秋 娇,李晓宁
(乾县植保植检站,陕西乾县 713300)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我县多处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小麦种植农户科学种植意识不断提高,小麦病虫害作为小麦种植效益主要影响因素,逐渐受到小麦种植户的关注。因此,从常见小麦病虫害入手,探讨科学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如小麦患病会导致根芽逐渐腐烂等问题,最终造成病苗枯死。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小麦幼芽芽鞘会逐渐变为褐色,病情严重时,可直接导致幼芽枯死。如在植株成苗后患病,则主要变现为小麦叶鞘变为灰色、叶片边缘变为褐色并出现暗绿色水渍等病状,病情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导致小麦植株失水问题,逐渐枯萎死亡。如在小麦植株拔节后患病,在其底部叶鞘可产生水渍型病斑,一般为椭圆形,随着时间推移,病斑边缘会出现云纹状病斑。过早播种、种植密度过大是导致小麦纹枯病的主要原因。
小麦蚜虫又被称为油虫,该虫害主要发生于小麦植株茎部、结穗部位以及叶片处。小麦被小麦蚜虫侵害后,侵害部位会逐渐由黄色小斑发展成条斑,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阻碍小麦植株对于营养的正常吸收,导致小麦植株死亡或影响小麦产量。小麦种子中附着有小麦蚜虫虫卵是导致这一虫害的主要原因,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蚜虫幼卵逐渐成长,在一定温度、湿度情况下,就会大量繁殖形成虫害。
小麦患有小麦条锈病,在初期主要表现为植株出现褪绿黄斑,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形成粉色菌堆,随后演变为黑色孢子堆。该病主要发生于小麦植株叶片顶端以及结穗部位。
如小麦种植地下存在有害虫虫卵,随着环境变暖,虫卵孵化同时大量繁殖,就可能导致虫害问题。
科学去除病虫害发生环境,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基础。首先,农户应严格遵守轮种原则,通过轮流种植大豆、油菜等其他植物,控制田地间的病菌数量;其次,科学控制小麦播种密度,适当增加农田通透性,避免小麦病菌的大范围扩散;最后,小麦种植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增加有机肥料使用量,并做好杂草清除工作,及时排净田间积水。此外,还应科学改善小麦种植生态环境,为小麦抗病性增长提供良好条件。
就小麦虫害防治而言,可选择引进害虫天敌的方法进行控制,以小麦蚜虫为例,可引进瓢虫等有益昆虫进行防治。就一般情况而言,瓢虫数量和蚜虫数量比值满足1:150时,就可以到达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选用这种方法,需注意引进昆虫对于小麦种植的影响。
就目前小麦种植而言,化学防治方法是最常见的病虫害控制方法。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各种药剂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小麦种植综合效益,但不科学用药,也可能对小麦种植造成不良的影响。
种子化学防治处理是化学防治的基础,部分小麦病虫害如纹枯病就是通过感染小麦种子进行传播的。因此,小麦种植农户在小麦种植前,应对小麦种子进行相应的化学处理,其中药剂拌种是最为常见的种子化学防治处理方法。在实际化学防治过程中,小麦种植户需结合以往的小麦种植经验,进行化学防治重点调整,以提高化学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喷洒农药是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农户需科学把握喷洒环节,加强喷洒操作质量,以提高农药防治效果。以小麦蚜虫为例,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农户可选择一些低毒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首先,应科学选择药剂类型,并根据相应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禁止过度使用药剂;其次,应根据具体的病虫害危害部位,进行有侧重的农药喷洒操作,以提高农药防治效果;最后,应在病虫害早期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
小麦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手段进行,相关部门应加强小麦病虫害科学防治宣传,引导小麦种植农户,科学选择防治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提高小麦种植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小麦病虫害作为影响小麦正常种植的最主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农户的经济收益。因此,小麦种植农户应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从小麦常见病虫害入手,科学选择小麦病虫害防治手段,实施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元化防治,以促进小麦健康生长,提高小麦种植综合效益。
[1] 陈万权.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J].植物保护,2013(5):16-24.
[2] 李菁.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6(3):69.
[3] 曹济红,郭小云.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