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辉+周传人
1890年,著名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产业集聚理论,并没有被经济学界和企业界接受,直到80年后才被认可。随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集聚风起云涌,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和经济发展。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年代,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产业集聚如雨后春笋,势不可当地涌现出来,数百个各类大型产业集聚区星罗棋布,遍布全国,开创了中国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做出了实在的努力和贡献。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一个光芒辐射最强的开发区,太阳般地出现在中国杭州下沙的上空。
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是,当年的滩涂淤泥之地,被数十万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创建了全国唯一的集工业园、高校园区、出口加工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连续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十强、多年位列浙江省开发区第一位,相继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最佳开发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城市示范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基地”、“浙江省物流产业基地”、“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基地(园区)品牌,成为杭州三大辅城之一。
2016年9月26日,节气位于中秋和深秋之间,气候宜人。早晨的太阳冉冉升起,给钱塘江畔的杭州,给新兴的经济大鳄园区下沙,涂满金丝般的阳光。我们驾车行进在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九千多家企业、200个研发单位、14家大学间穿行,驻步,观察、思考。
这天恰逢周一,是学校升旗的日子。我们站在新的一天的太阳下,沐浴着璀璨的阳光,和20万大学学子持立正姿势,仰望着五星红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聆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血脉膨涨,胸臆中激荡着无比的激情,眼前的太阳、国旗、阳光、教室、学子,附近的厂房、建筑、工人,幻化成一个民族富强的梦想在腾升。
把老虎和狮子关在一个园里,难道能繁生是狮虎
传统观念认为,企业是以生产商品产生盈利为目的,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经济数据,用老话说是挣钱。大学是以开启人的心智、传授人类创造的知识为目的,衡量的标准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用老话说是作学问的地方。把以挣钱为目的企业和以作学问为目的的学校,混杂在一块,像是把狮子和老虎豢养在一个园里,除了撕咬,还能干些什么?
然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偏偏就把老虎和狮子养在一个园子里。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永芳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讲起开发区的前世来生,精神立即振作起来,不看讲稿,如拉家常似地侃侃而谈,开发区的数据、发展历程、未来规划、科研精英、典型案例,全装在他脑子里,信手拈来:我们管委会的职责就是为管区内的企业、学校、单位、人员提供尽可能的公共服务。从宏观上讲,我们要提供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通、安全的社会治安。从微观上讲,我们要为企业提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疏通销售网络的服务;为学校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他谈到,下沙高教园区和开发区的大型设备共享就是我们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项目。
现在的世界各国,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都非常严格。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发展的基础,有一套非常具体、严格的检验标准。这种检验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购买价格非常昂贵,动辄数百万、上千万。这些检测仪器对于企业来说,使用率极低,可能一两年才使用一次,大都闲置在库房。巨额的设备投入和维护经费与实际使用效率相比,存在巨大的反差。企业买也不是,不买又不行,明知是浪费,还不能节省。如果不购买这些仪器设备,就得到外地检测产品,费时,收费昂贵,直接影响企业效益。
而大学的仪器设备普遍存在重购买、轻管理、分散放置、独立占有、缺乏绩效等问题。
如何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高校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2014年12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试点。把区内的高校分散的科研仪器设备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站平台,为企业科研、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共享平台首期项目是由开发区管委会和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共建,首批就开放仪器287台,每台价值都在10万以上,总价值达2.8亿元。其中不少昂贵稀有的大型精密仪器,如价值400万元的高分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量谱联用仪等。共享平台启动当日,就有120家企业自发前来,四十多家企业当场签订了预约意向。平台运作前两个月,就有三十多家企业通过网上预约,使用量达每月二百多次。杭州怡得乐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员朱加寒说:“去年,我们在浙江理工大学做了一次酸性耐腐蚀漏电流测试,效率很让人满意,收费也比较低,三个样点只收了200元,而同样的测试外边要收一千多元,学校的仪器设备帮了我们的大忙。开发区管委会搞的这个共享平台太好了,为我们解决了多年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这家公司是从事太阳能系列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大型企业。业务遍及美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因生产需要,要经常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不同的项目检测需要不同的仪器设备,企业购置不起。共享平台开启以后,他们不出开发区就可以解决这些检测问题
现在,只要进入平台网络,通过搜索就可以获知仪器名称、型号、存放地点等相关信息。选定仪器型号后,还可以看到仪器的功能介绍、性能参数、负责人、联系方式等。
目前,这个共享平台已经拥有价值五亿元的大型仪器设备。
浙江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教授陈海相说: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成,不仅有利于加快高教园区与工业园区的深度融合,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推进成果转化,既为企业节约了资金,又满足了企业科技创新的需求。同时,也让高校学生多了进实验室具体操作的实践机会。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把老虎和狮子豢养在一个园子里,狮子和老虎不但没有互相残杀,还创造了狮子给老虎喂奶,老虎抚养幼狮的奇迹,竟然创造出繁殖狮虎的奇迹。
拳假功夫真,一窍破千斤,
既要练功,又要悟窍
现代政府不仅要有全心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这就是拳家讲究的功夫,还必须远瞻经济发展的走向,前瞻性地策划经济发展的战略,这又是拳家讲究的悟窍。
产品创新、产业升级、变制造为智造,一字之差,关系着企业的命运。智造的基础是智慧,是科技。一个地区要得到飞跃式发展,必须拥有人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清醒地认识到,开发区的经济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全力打造“东部人才港、东部科技港”,坚持以用为本,高端引领、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政策举措。对人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开发区的眼光相当超前,《开发区打造“东部人才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自2013年起,每年安排三亿元人才资金和六亿元科技资金,实施“双百计划”——面向全球招引100名以上“千人计划”,培育100家销售收入上千万元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
在招引人才过程中,开发区坚持招引“三高一促”人才,即:人才层次高、技术水平高、产业化程度高,能引领促进产业发展。并坚持“三力合一”即:合心、合力、合拍,共建、共享、共用。
这是一套即练功又悟窍的招数。
引进了人才,才能一窍破千斤。
为了引进特高档次的人才,开发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举办生医药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论坛,合办创业大赛,承办学术论坛,聘请引才顾问等方式。开发区还在海外建立联络站,在美国、法国等五个国家建立了引才站点,建立了覆盖欧美日等地海外引才网络,覆盖“北上广”的引才网络,积累高端人才项目信息达到1000个以上。王永芳说:“这几年来,我们聚焦发展信息产业,推进智慧应用,围绕智慧产业化,瞄准“三高一促”项目,重点引进了252名智慧医疗,智慧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创业创新人才落户,占引才总量的80%以上。
方向对路了,态度摆正了,工作努力了,方法得当了,辛苦和心血都不会白费,必然浇灌出丰硕的成果。开发区不仅成为产业集聚区、大学集聚区,还成为高端人才的集聚地,2015年春节前统计:开发区拥有高层次人才1000名,其中两院院士1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9名,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40名,杭州市“521计划”专家17名,高层次人才累计创办企业108家,其中产值上千万企业40家,产值上亿元企业七家……
五年前,开发区人才办公室去美国招引人才,“遇到”林标扬。林标扬是一个具有丰富科研经历的传奇人物。16岁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系,在中国科学院生理生态研究所从事基因工程研究六年后,选择出国深造,分别在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遗传系、英国帝国癌症研究中心、德国维尔兹堡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分子生物工程系学习深造,后者被美国权威杂志誉为“世界上聪明人最多”的地方之一。36岁时因为科研能力突出,担任美国系统生物研究所癌症研究组组长,兼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副教授、美国西雅图瑞典医院资深科学家。他一直致力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纳米技术的癌症研究。他认为,自然界里,宏观最神秘的东西是宇宙形成之谜,微观最神奇的东西是生命。于是,他在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域一步一步地前行,越来越接近生命科学最隐秘的深处。
但是,他却不甘于仅仅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他认为:“科学家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把科研成果转换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中国有1.2亿肝病患者,平均12个人就有一个肝病患者,其中有25%——30%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在5——10年内有20%的几率转化为肝癌。他认为,这一专利在国内转化,比在美国转化更有意义。尽管重新创业具有极大的风险,但人活一辈子,总要做件有意义的事情。
按照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的最高需求。林标扬正在积极寻找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
谁能给他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开发区的领导得知林标扬的情况,亲往美国,登门拜访,讲解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讲解国内经济发展的前景,讲解国内市场的广大,讲解他的研究成果对国内病人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像林标扬这样的人才,像林标扬拥有的专利技术,在当代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落户,都会获得成功。如果能在杭州落户,肯定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因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无论在技术、设备配套、政策、资金支持,都会竭尽最大的努力。
常言道:只要心诚,铁树也能开出花。终于,林标扬被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真诚和热情感动,认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只有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和实现。很快就辞掉现职,离开研究条件、生活条件、待遇都十分优越的美国,拖着一个行李箱来到杭州,在下沙创建了杭州普望生物有限公司。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则给予他30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资金,手笔真不算小。
就这样,一个在国际上颇有声望的科研专家,被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引领走了。林标扬感慨地说:“我考察了许多地方,最后还是感觉下沙的吸引力最强,这里有很多可以走向成功的元素和配套服务。尤其是开发区提出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五年规划,让我感到特别踏实。还有开发区在多方面的鼎力支持也让我非常感动。”
林标扬没有辜负开发区领导的期望,2015年3月18日,国内体外诊断行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性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在厦门盛大开幕。林标扬的普望生物带去的小小试剂盒,震撼全场,成为博览会的燃爆点,吸引各地经销商和行业精英围观洽谈,签下巨额订单。其实,早在2014年底,林标扬就宣布: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他从两万个基因蛋白中检测出肝硬化的新标记物,“壳多糖酶三样蛋白1(CHI3L1)”能够诊断出早期肝硬化,1151列样本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灵敏度达92%以上,远优于目前的诊断方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郑树教授高度评价林标扬的研究成果:“林标扬的研究成果非常了不起,实现了防止恶性肿瘤的前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前沿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可用于检测肝硬化、肝炎、健康体检者血清水平。”
林标扬如鱼得水的今天,普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一片蓝天,里面含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少心血和卓有成效的努力。
科技型初创企业常常面临两大瓶颈,一是资金,二是人才。林标扬既是普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又是浙江大学浙江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他既是企业的经营者,又是大学的科研人员,大学的同行给他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2015年初,普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拥有五亿元的浙江海邦生物医药基金签订了合作协议,为负有梦想的雄鹰展示出更为广阔充满阳光的蓝天,期待着他展翅翱翔,搏击苍穹,我们会不断地听到高唱的凯歌。
近年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创业的科学家,还有固态制药技术研发领域专家盛晓霞、临床快速诊断技术研究领域权威专家陈功祥、多酞药物研发专家李湘、汽车底盘电子电器领域权威专家潘之杰、集成电路设计及无线通信领域专家倪文海……他们在各自的研发领域,都是身怀绝技的领军人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声望极高的科学家,大都在开发区的高校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开办讲座,辅导学生,又利用学校的科研设备、智力人力资源,尽可能地节省研发成本,加速研发时间。学校在这些科学家的带领下,共同参与设想、研发,提升了师生的知识水平,尽早地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项目。真是一箭多雕,多赢合作。
太阳还在沿着自己的轨道上升,阳光越来越强烈,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接近晚秋的凉意,驾车在下沙开发区,走马观花地欣赏一个个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大型智能企业和研发单位:中科院理化所杭州分所、新加坡麻省理工技术联盟中国创新中心、浙工大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入驻近70家的企业、天翼阅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翼信科技、传云互联网、新浪、百度、翠云科技、天宽科技、浙江网仓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引进和培养“国干”、“省干”、“市521”等领军型人才8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累计达135家,其中价值上千万企业36家、产值上亿元企业7家。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把高校和企业集聚在一起,这种独有的科研、生产、教学模式,产生出独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高校是企业的智库,企业是高校智库的受益者,高校企业联为一体,利用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必然能在科研生产中,披荆斩棘,攻城下寨。
陈海相认为:今后企业大鳄大部分从科学家中产生,尤其是高科技的智能创新,必然从科学家的研创中转换。像林标扬这样集科学家、研究家、企业家、创新者、学者为一身的创业者,落户在杭州,不仅仅是对杭州的经济有非常大的促进,对于大学的教学、为大学生树立人生榜样,都有巨大的意义。
有了大锅和足够的粮食,
才能盛满饭碗吃饱肚皮
就业,一直是困惑大学生的头痛问题,也是困惑千家万户的头疼问题,关系着社会治安、可持续发展。社会上流传的“博士遍地走,硕士不如狗”,虽说文字不那么优雅,形容似乎夸张,却说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的就业面临极大困境。共和国的各级政府早已把扩大就业岗位、做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千方百计地寻找安排就业的途径。
这个途径就是造锅,种植粮食。没有这两样,就不可能有饭碗,就是有了饭碗,也要瘪着肚皮。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把企业和高校集聚于同一地,这种发展模式对安排大学生就业起到多大作用?
近年来,IT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严重脱节。达内集团总裁韩少云认为:目前国内的IT人才培养受到瓶颈制约,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太偏重理论,脱离了行业的实际需求。虽然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灌输,加上课程体系更新慢,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欠缺。导致了学生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从毕业到正式上岗,还需要经过相当的培训和实践。
下沙大学城,每年有四万多名毕业生,有很大的培训需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区在人才培训上频频出招,建设投用了五万平米的服务外包培训大楼,打造以服务外包产业为重点,以中高端人才培训为特色,以综合配套设施为支撑的综合性服务外包园,成为杭州市服务外包产业的最大平台。
开发区引进了达内科技集团。这是家在美国首家上市的IT职业教育股,创建于2002年的中国职业教育先行者,从北京中关村一间简陋的教室起步,做到了业内第一。截至2014年初,达内科技集团创立11年,培训学员超过13万,学员就业率超过90%,向不同行业超过35000个雇主单位推荐和输送了毕业学员,在全国有92个教学点,11个培训项目。根据知名市场研究公司IDC数据,达内在IT职业教育市场占据8.3%的份额,排名业内第一。
有专家认为,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职业教育领域最辉煌的“黄金十年”。出现了两个热点,英语和IT教学。英语成就了新东方,IT开创了达内的蓝海。
以上数据足以证明达内对中国IT行业的贡献,但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对整个浙江的经济发展,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
开发区的一位领导一语见的地说:达内科技总部落户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实解决了开发区甚至整个浙江经济发展、就业的困惑问题。关键是他们的教育目的和方式,非常对应企业的需要,帮助企业解决了劳动力资源和素质问题。
达内创始人韩少云说:学习的核心在就业,就业的核心在教学,教学的核心在标准化。从字面上看,达内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招生——培训——就业。在招生端,达内定位于大学生的泛IT培训市场,可以采用先就业后分期付款的支付学费的模式。这种生源的定位,对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4所高校、20万大学生,是多么的需要!经过达内培训的学生,对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九千多家企业,又是多么需要!
达内科技集团每年为开发区培训各类IT人才六千多人,同时进行在线培训两万多人。
我们看到了一部反映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IT服务外包人才专场招聘会,本次专场招聘会邀请了神州数码思特奇、华数传媒、恒天软件、世导科技、海康威视、兰德纵横等一百多家知名IT企业,提供了一千多个岗位。这场专场招聘会的供求比例基本是一比一,而实际达成进一步面试意向的有五成左右。中软国际招聘人员介绍,由于公司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每年都需要大量优秀软件开发人员,这次特地赶到下沙参加招聘会。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场招聘会的应聘者多一半是在杭的应届大学生,一半是开发区外包大楼经过专业培训的毕业生,这就是高校和企业共同集聚一地的优越。可以这么认为,学以致用,不是一句过时的理念。尤其在职业培训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员的就业上。
在招聘现场,我们看到了这么一幅照片,四位身穿黄色T恤的年轻人。站在韩少云身边。他们是达内培训学员毕业生的代表。26岁的杭州小伙王一波,就是其中一位。
社会只承认成功者,也许是社会的偏见,但自古以来,谁不偏爱成功者?从哲学的角度讲,成功者不仅仅付出了常人没有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而且在人生道路的选择,奋斗的毅力和技巧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阿里巴巴软件工程师王一波,就是一个成功者。五年前,王一波还是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的大四学生,他报名参加了达内培训。四个月的培训结束后,他参加了阿里巴巴等公司的高校招聘会,一举成功。
达内一位负责人徐朝阳说:“我们专门做学员和企业之间的就业对接工作。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我们做的是最后一公里的教育培训。对于企业招聘人才来说,我们做的是最初一公里的就业培训。”
达内每年都有专场招聘会,在达内身后,有IBM、华为、惠普、亚信联剑、电讯盈科、中软国际、神州数码、YAHOO、阿里巴巴、TOM、新浪等一大批国内外IT业知名企业。
徐朝阳说:在知名的IT企业中,都有达内的毕业生。
有了肥沃的土地和饱满的种子,必然生长出茂密的树林
像盛晓霞、陈功祥、李湘、林标扬、潘之杰、倪文海这些高端科学家正确的研究思路、刻苦的研究精神、艰辛的创业经历、成功的荣誉光环,对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引导和榜样力量。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的14所高校,经常把这些优秀的尖端科学家做为共和国的脊梁进行宣传,激发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理想。在一代人崇尚娱乐,崇尚娱乐英雄的时代,这里的20万师生,几乎没人不知道这些标志性人物。
“浙江省优秀大学生创业者”、“杭州市优秀创业导师”“2011青春领袖”,第三代门户网站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下沙网创始人尚贞涛,目前拥有三个分公司,分别经营着软件,硬件和网站,其创立的网站平台下沙网,经过八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为下沙地区百姓提供全方位、本土化、人性化服务的最大的综合信息平台。如今下沙网独有县区级门户网站的模式,已经在其他区域试点开花。500万条数据,构建下沙生活服务“天网”,创造着日访问量40万的“奇迹”——这是尚贞涛和他的团队缔造的传奇。如今,继续探路的他,正着手二次创业,希望撬动中国区域小门户网站(第三代门户网站)近千亿市场。
究其他的人生历程,我们不能不在许多方面发出感慨长叹。
尚贞涛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他出生在湖北广水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四人,父亲还有癌症,当年只带了42元钱上大学,大三时受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顶尖创业型科学家的影响,和两位同学白手起家,创建下沙网。那时,他特别崇尚哈姆雷特的那句话——就是把我关在火柴盒里,我也是这无限空间的主宰者。2003年暑假,尚贞涛和同学谢茂胜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实习机会。“下沙那边做什么呢,那个地方很荒凉!”公司的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让尚贞涛灵光一闪——下沙这个区域内缺乏一个综合信息载体。
于是,以280元起步,两人办起了下沙网,年轻人是下沙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网络媒体在下沙的受欢迎程度,要远胜于传统媒体,加上门户区域网站提供信息的独特性,该网站一经诞生,便受到追捧。加上中国计量学院的娄建勇,三人一起组建了工作室。杭州市区一家公司表示愿意合作搞网站,有了启动资金、设备……他们才将办公场地从学校宿舍迁到外面,真正开始创业之旅。
然而,网站成立不到半年,在国内对网站的一次清理整顿中,网站一度被停封,投资公司也撤离了设备和资金……团队中有三人相继退出,下沙网几经崩溃。余下的人只能依靠代理门票维持生计。
几经周折,余下的三人决定逆流而上,娄建勇将一万元学费垫了出来,背水一战,下沙网梅开二度。为缓解债务,他们先后替三百多家公司做过网站,以养活下沙网。
2005年,当身边的同学毕业忙着找工作时,他们却把招聘桌搬到了母校的招聘会场上。次年,下沙网顺利通过广告经营许可证的审批。随着流量上升,商家开始上门做广告……
现在,尚贞涛和他的团队又在第三代门户网站这块大蛋糕上,尝到了甜头。如果在全球各大搜索引擎中搜索“下沙”、“下沙网”、“下沙房产”、“下沙人才”含“下沙”等相关一系列关键词时你会发现,一个名为下沙网的门户网站始终排名前列。这就是尚贞涛和他的团队在经过几年努力之后的成果。
如今,下沙网的总注册量已占到下沙总人口的一多半。但是,尚贞涛并没有就此止步。早在2008年初,他便率领团队,对全国门户网站进行调研,发现虽然地方区域门户网站有一定的基础量,并以每年150%的速度递增,但大部分第三代门户网站还处在初级的阶段,需要系统化的支持和指导,从业人员层次不高。
2009年,尚贞涛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希望通过“技术开发升级——硬件构架维护——成长交流学院——盈利模式植入”这一系统化项目链,撬动全国二千八百多个地方小门户经济的近100亿的市场,建立全国县区级门户网站市场的新“帝国”。
就是到了今天,尚贞涛还是认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那些创业型企业家,仍然是他学习的楷模。他仍然崇尚哈姆雷特的那句话——就是把我关在火柴盒里,我也是这个空间的主宰者。
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理工大学,还走出了一位创造神奇的人物——朱建龙。他和尚贞涛一样,在大学读书时就对创业型企业家充满敬意,立志以他们为榜样,奋斗出一番事业。
这位土生土长的浙江乌镇的学子,设计出了第一届、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志愿者和礼仪服装,还设计了30届中国电视飞天奖礼仪服装;参与设计了2016年G20峰会的晚宴服装。
设计展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它与时代的发展理念、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等融汇在一起,与文化背景和人文风貌密切相关。
朱建龙谈到:第一次互联网大会的礼仪服装,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太仓促,通宵达旦赶出礼仪服装,所以当时方案不是特别满意。但后来别人给了我很多参考意见,经过修改和完善,衣服上扇形的结构以及下摆的蓝印花布,使得服装特别漂亮。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拉开序幕,近千名志愿者提前到岗。礼仪人员和志愿者的神采飞扬,自然离不开一套好服装的映衬。本次大会的统一着装,仍然是朱建龙的作品。
第二届互联网志愿者服装,淡蓝色的缎面中式对襟上衣外,套上深蓝色的羊绒外套,配上一条宽松的黑色长裤。为了达到最好效果,朱建龙前后设计了十余套相关服饰,从面料采用、细节设计,经过两个月的反复修改,具有江南特色的设计作品最终定稿,被人们赞誉为“乌镇蓝”。
一家新闻媒体报道朱建龙时,有如下精美文字:
作为土生土长的乌镇人,朱建龙对家乡有着浓烈的感情。2014年6月,当他在学校公告栏里看到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服饰征集公告时,灵感如泉涌般冒出:“既然是乌镇,蓝印花布的旗袍是最好不过的。”
“把刚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大太阳底下,那场景才是最纯正的乌镇味道,把整个乌镇都染成蓝色了,像天空开出的花一样。”直到今天谈及家乡的特色,朱建龙依然兴奋地手舞足蹈。
对于朱建龙而言,乌镇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谈起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特色文化、特色建筑,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尽管如此,想要一下子绘出家乡的点滴风情并不容易。为此,朱建龙在乌镇“沉淀”下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拜访了镇上的手工艺人,从纺织、印染到针剪,他细细地了解蓝印花布制作的每一个步骤。
在乌镇出生并成长的朱建龙,又经过目的性的调研,对乌镇的文化元素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设计来自乌镇这片土地。”这是支撑他画好每一张设计图的原动力。
服装体现的是文化,讲述的是故事。在家乡乌镇召开的互联网大会的礼仪服装,必须浓缩着江南水乡地域特色,东方文化的缩影。每一次服装设计,都是一次“讲述东方故事”的过程。
在一篇记者采访朱建龙的文章里,我们读到了这段文字,描绘的互联网大会礼仪服装中蕴含的诗情画意:“在乌镇傍水而坐,喝上一杯地道的杭白菊茶,看船桨悠悠,氤氲的水汽中有着独属江南小镇的清香淡雅。于是,色玉白、气清香、味甘醇、花形美的杭白菊成为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礼仪旗袍上的主角。”“摆的波浪纹映衬着江南水乡和小桥流水人家,上面的‘蓝不光是花布的颜色,也是乌镇河水的颜色,更是能代表乌镇的颜色。”另外,领口下方也独具匠心——这个灵感源自乌镇窗锁设计的传统花纹,既清新素雅,又有柔美的建筑线条。
朱建龙设计的互联网大会礼仪服装,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图案,每一个色素,都充满了乌镇的文化元素。就是凭着对乌镇文化的理解,设计的礼仪服装方能被第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采用。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4所大学中的浙江理工大学,出现了尚贞涛、朱建龙,还有更多的尚贞涛、朱建龙。更有另外13所大学涌现出类似尚贞涛、朱建龙的大学生创业成才的案例,不能不证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大学和企业,集聚在同一地区的举措是多么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对开发区内的大学教学和企业的科研生产,提供了多少方便条件。
开发区锻造了大锅,种植了粮食,就能满足饭碗里的内容。
母鸡可以孵出小鸡,孵化平台甚至可以孵出大象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绝对离不开企业的贡献。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没有企业就没有创造财富的母体。就像没有母鸡就没有鸡蛋的道理一样。如果有非常多的母鸡,繁生出非常多的鸡蛋,再把这些鸡蛋孵化成小鸡,待它们长成母鸡的时候,再孵化这些鸡蛋,这样鸡生蛋、蛋变鸡,鸡族就会兴旺。如果没有这个眼光和谋略,图一时之快,杀鸡取蛋,鸡蛋鸡肉同吃,发展的趋势就会使鸡族灭亡。
在出现机械孵化器之前,鸡族的繁衍只能靠老母鸡的孵化。我们可以看到,在杂草堆积的鸡窝里,卧着一只老母鸡,肚皮下放着几个鸡蛋,除了吃食拉屎,一步都不离开。一只母鸡的肚皮能覆盖几个鸡蛋?如果创造一个孵化平台,可以孵化多少个鸡蛋?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又出现了一桩极为新鲜的事物——孵化企业!
企业也能像鸡蛋、鸭蛋、鹅蛋、鸽子蛋那样孵化?
如果真能这样,新企业的创意、萌生,成型、发展,会减少多少困难和障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繁华的必须之路。但是,还有一个大家公认认的事实,创业需要条件,创业之路无比艰难。一个由蛋变鸡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脱胎换骨的过程,稍有不慎,不但没有孵出小鸡,还会使鸡蛋变为臭蛋。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了孵化企业的众创平台,这个平台不但可以最大量度地使鸡蛋孵化出鸡崽,不让新鲜鸡蛋变成臭蛋,还能孵化出鹅崽、鸭崽、鸽子崽,甚至孵化出大鳄和老虎。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15年4月,就陆续建设20个孵化器,总面积130万平方米。既有国家级的孵化器,也有省级、市级的孵化器,可以为10000家企业提供创业平台和一流的服务环境。
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园在业内享有盛名,被评为国家级孵化器、我们采访了总经理、博士、硕士生导师张淑琴,坐在她旁边的是年轻的副总经理董晔。她们介绍,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园创建于2009年7月,园区以培育和引导广大师生自主创业为宗旨,为学校师生的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和支持,打造集管理、咨询、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及整合多种优势于资源一体的集约式创新创业基地。
园区现有孵化场地面积22153平米,累计孵化企业245家,毕业企业76家,其中包含大学生创业企业138家。目前在孵企业105家,浙江省科技型企业42家,“雏鹰计划”企业17家,“青蓝企业”3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
我们还看到他们荣获的荣誉:2010年被认定为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杭州市文化创意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11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杭州市“青蓝计划”首批试点基地,被评为杭州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百优”项目;2012年被评为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十佳示范点;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杭州市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014年被认定为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杭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杭州市科技创新示范服务站,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5年被认定为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2015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建立的嘉禾地带众创空间与2015年被认定为杭州市第二批众创空间。
2013年底,他们与良渚街道办事处合作共建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园良渚分园;2016年,与桐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将落户到桐庐进行品牌和管理输出。
除此之外,中国计量大学还和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江干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2002年10月经浙江省科技厅、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大学科技园,2005年12月通过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通过以上枯燥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园一步一步走过的脚印,他们用自己踏实的脚步,走出了下沙,辐射到外地,不但促进了杭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浙江的经济发展。
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潮一波赶着一波,滚滚而来的钱塘江水一浪催着一浪,西子湖水清莹透澈。江的气势,浪的磅礴,湖的灵秀,造就了杭州地域灵气,人的睿智胆略。天不负杭,杭不负天。
我们在采访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张淑琴、副总经理董晔时问:开发区把大学和企业集聚在一起,这样的运作模式对大学的教学、企业的发展到底如何?
她们几乎没有思考就回答:好,非常好!
我们把她们的话做为本文的结尾。
作者简介:
杜光辉,海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
责任编辑/卢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