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时期

2017-01-11 20:13黑白
回族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冶金回族土地

黑白

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全国相继开展的“土改”运动,深刻改变了乡土中国的传统面貌。在记录这一段历史的诸多影像资料中,我意外发现了一组珍贵的老照片。摄影者是西北新闻局十九岁的干部茹遂初,1951年他以土地改革工作队员和摄影记者的双重身份,从北京出发,千里迢迢来到青海省民和县和湟中县等地,用镜头为我们保留下了半个多世纪前,回族农民参与那场运动时难得一见的历史状貌。

青海民和县和湟中县是回、汉、土、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年轻的茹遂初在那里共待了七八个月时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善于捕捉典型场景和人物的他,用镜头拍下了翻身得解放的回族农民以及在那场运动中的一个个历史瞬间。

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一条是这样规定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图①是农民正在展开一场批斗会的场面。这是那个时代土改运动中都会看到的一个典型景象。在这样的大会上,长期受到封建地主剥削压迫的贫下中农,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对曾经盘剥过他们的人,倾诉自己的苦难史。

图②是一个乡村召开农民代表大会的场景。前面坐着的都是参会的妇女代表。从照片里可以看到,当时参加会议的妇女,头上都戴着黑色盖头,有些怀里还抱着孩子。坐在后面的则是男性农民代表,大多数人戴着白帽子。从他们的服饰和头饰可以明显看出,参会的基本上都是回族代表。

土地改革,改的不仅仅是土地所有制,还有其他生产生活资料。一些地主出于私心,提前将财产藏匿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有些埋在房前屋后,有的干脆就用泥巴封在了墙壁里面。图③为民和县一区二乡的回族群众,发现并搬出了地主在土地改革中隐藏的财物。从照片可以看出,这家人原本是将财物用木头箱子装起来,封闭在了墙壁里面。

土改中从各地收集起来的财务,不论大小、贵贱,都有专人负责登记造册。图④为群众将没收来的财物一一做好登记、编号,集中到指定的地方等待重新分配。

图⑨为摄影者茹遂初再次把镜头对准回族农民冶金财的瞬间。腰上扎着白色布带的冶金财,左手牵着一匹马,右肩扛着一个播种用的木耧,站在分配财产的大院里,满脸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冶金财不仅分到了马和木耧,还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图⑩为冶金财正在刚刚分到的二亩五分水浇地里高兴地犁地,这是他第一次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地上插的木牌上,横写的是“磨沟村雇农冶金财分得水地二亩五分”,竖着写的是“毛主席万岁”字样。

与民和县一样,邻近的湟中县土地改革也开展得热热闹闹。图11为湟中县上五庄土地改革中分配财产的盛况。前面那位戴帽子的男子,右手拉着分到的一头黑色毛驴,左肩上扛着两把木锨。后面那位戴白帽的回族中年人,手里拉着一头白色毛驴。站在旁边的回族百姓纷纷为他们鼓掌叫好。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和激动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图12同样是上五庄分配财产的场景。身着破烂不堪棉大衣的回族贫苦农民马穆萨,之前一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当天,他分到了一头健壮的耕牛。望着属于自己的牛,马穆萨喜不自胜的样子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图13中回族贫民王占龙家也分到了一匹马,他和老婆领着两个孩子高兴地面对着茹遂初的镜头。牵马的小女孩,那种幸福满足的表情,藏都藏不住。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在这个并非盛夏,大人还穿着棉袄的季节里,右边妇女怀里的孩子,上身穿着棉衣,下身却光着腿,没有穿裤子。

图14 为民和县川口区回族群众在分好的土地上插地标,从插在地上的木牌上可以看出,这块地是分给王成才的。王成才是川口区王家户的回族雇农,他分到了水浇地一亩五分。蹲在地里的人,有的专门负责插木牌,有的专门负责用绳子丈量土地的面积。站在右边的那位戴帽子的人,识文断字,他正用笔在本子上记录着分配土地的相关信息。而左边这位蓄着胡须的回族男子,正在给妇女讲解此次分配土地的政策,争取做到公平公正。

王家户回族贫农马生有,分到了二亩七分水浇地,他正带着一大家子人看这块又平坦又肥沃的土地(图15)。他们一家人,扶老携幼,站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心里盘算着开春该种什么庄稼,秋后的收成如何。

土地改革极大鼓舞了各族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昔日生意惨淡的铁匠铺,也逐渐红火起来了。图16为一家铁匠铺门口,打铁的师傅正在抡着锤子赶工,买铁具的人围在门口,用心鉴定着铁匠的手艺。

回族青年马义哥给地主当了多年长工,马祖布黛(回族)过去是给地主家当丫鬟的。这次土改过程中,他们分了房子又分地,还结了婚,真是双喜临门。结婚那天,村里的群众纷纷前来道喜(图17)。从图片可以看出,新郎新娘结婚当天穿的衣服也很寒碜。据说,在那个年代很多回族穷苦人结婚没有新衣服穿,都是临时借别人的衣服撑面子。看着新娘那个宽大的棉袄,或许就是临时借来的。看着昔日两个可怜的年轻人终于成了两口子,在场的人一个个高兴地鼓掌叫好。

土地改革完成后,老百姓拿到了新的土地所有证。以前的封建土地契约,一律作废。图18是当地群众集中烧毁旧地契、旧土地证的现场。现场的人摩肩接踵,挥舞着拳头高呼土改胜利的口号。前面那位手里拿着铁锹的人,正在翻着灰烬。随着一股青烟升起,沿袭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也走到了尽头。

农民虽然有了自己的土地、农具和牲畜,但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牲畜,而犁地的活都是二牛抬杠,牲畜显然不够。于是,他们就有组织地团结起来,集中力量耕作,互相帮助,渡过难关。图19就是湟中县上五庄分到土地的农民相互帮衬、一起耕种的现场。

图20是回、汉、藏、土等各族群众,积极兴修水利的场景。从照片可以看出,当时兴修水利靠的还是人工,劳动者手里拿着头、铁锹,推着独轮车,热火朝天地干活。这也是那个时代集体劳动的一个缩影。

猜你喜欢
冶金回族土地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钢铁行业冶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析钢铁冶金工艺的发展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分土地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