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杨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处处长刘路军,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心中首位,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必尽之责,一心扑在他热爱的公安工作上。自2010年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处成立以来,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他不仅带领党支部荣获中央国家机关第二届“‘创建文明机关 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称号,连续3年被公安部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2016年被评为公安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指挥侦办的“江西精彩生活”特大传销犯罪案件在全国网民评选的“2012年公安十大给力行动”中名列前茅;他自身也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优良本色,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多次获嘉奖,在担任公安部派驻菲律宾首任警务联络官期间被评为外交部优秀公务员,2016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勇于担当 情系民生
当前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经济犯罪活动总体上仍处于高发态势。其中,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持续爆发,涉及人员多、涉案金额大、涉及地区广,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2015年以来,“e租宝”“泛亚”“上海申彤大大”等一批案情复杂、影响重大的特大非法集资案件浮出水面……在这些备受关注的案件中,犯罪分子打着互联网金融、现货交易等幌子,吸收、骗取巨额资金,让无数老百姓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一件件触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案件成了刘路军的心头刺。如何在案件定性、查处、处置等方面把握好法律和政策,把握好措施的尺度和范围,如何正确统筹指导地方开展工作,如何让老百姓更好地防范犯罪,刘路军始终在思考着、行动着。
2016年2月1日,全国人民在欢天喜地准备迎接农历春节时,一条消息铺天盖地席卷各大媒体头条—“e租宝”案件的21名犯罪嫌疑人被北京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群众看到的仅仅是一条消息,却不知道刘路军和众多经侦民警在部、局领导一线指挥下,连续几个月日夜奋战。专案工作启动初期的两个多月里,刘路军的活动就固定在了部办公楼内的专案办公室。虽然从办公室到家骑车仅需20多分钟,但他却近20天未入家门,此后虽然回家,也大多是午夜已过。为了尽早查明案情、挽回损失,给群众一个清晰的回应,给犯罪分子应有的惩罚,通宵工作已成为常态;折叠床、办公椅,成了黎明前短暂休息的倚靠。刘路军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轻描淡写地将度过的数十个不眠之夜一带而过。然而,这样连续作战的情况并不止一次。2011年以来,刘路军带领全处,会同各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将常态化打击与部署开展9个全国专项行动相结合,推动各地破获案件5万余起;组织查办、指挥协调“e租宝” “泛亚”等重特大案件逾千起;推动各地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逾600亿元;协调处置涉案资产价值逾30亿元。
对公安部的干部来说,有力推动打击犯罪是重要职责,但顶层设计、长效机制建设的责任更是不可忽视。对此,刘路军有着深切的体会和不断的践行。他在部、局领导的带领和处内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国家层面完善互联网金融政策、措施;参与起草关于防范处置非法集资的工作文件;主笔起草办理非法集资、传销犯罪案件的司法解释性文件;参与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管理等多项重要规章的起草、修改工作。同时,他稳抓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并落实非法集资案件查处和处置等四项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公安改革中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建设。积极拓展预警、防控、办案模式,在部、局领导的指挥下,会同相关单位搭建外网风险信息监测及投资人信息登记、内网专项数据库等网络工作平台,提升防范和打击效能。
维护稳定 坚忍不拔
刘路军所在的处室既要组织协调打击犯罪,又要着眼长远建章立制,更要将极大的精力投入到案件处置当中。为此,领头人刘路军勇挑重担,倾心而为:他接待上访群众,处理信访材料,并督促、部署各地做好接访、帮扶工作;他参与近年来国内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协调各地相关单位及早发现、全力化解矛盾,坚决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在2012年至2014年连续开展的打击传销专项行动中,刘路军率处里的分管同志,逐一审查案件材料,对办案工作严格把关,找漏洞、找不足、找隐患,一边为地方办案单位提供指导,共同明确案件定性和工作思路,唯恐因举措不当对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刑事打击是最后的救济措施,不能过度和不当,抓多少人不是公安机关办案的目的,让群众安居乐业、让社会和谐稳定才是打击犯罪的终极目标。”这是刘路军所一直秉持的原则。
接待信访群众也是刘路军的一项重要工作,“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群众工作是基本要求。对群众信访要坚持‘有理推定,把来访群众视为亲人。” 截至2016年,刘路军带领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处接待群众上万人次,与各地公安机关共同化解大量矛盾。“我们一点一滴的工作,是在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做着贡献。”这是刘路军一直秉持的理念。为了提升群众的警觉性,他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律、风险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敢打敢拼 忠诚奉献
2011年初就任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处处长及处党支部书记以来,刘路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奉献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业务和队伍建设中,夙夜在公,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地谋划、推进所负责的工作。
刘路军和处内同志长期超负荷工作。一直以来,他的年工作天数、日工作小时数均远远超过正常量,工作日每天加班至夜成为常态,休息日、节假日难得休息成为常态,办理重大专案、组织重大专项行动及落实重大安保任务期间彻夜工作、有家难回、全天候备战习以为常。2014年至2015年,河南某地的大量人员以“传、帮、带”的方式集中前往全国多地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发案上千起,受害群众近20万名,涉案金额巨大,各地办案中产生的管辖、协作等需要协调、统筹的事务异常繁重,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案件查处和追赃挽损。对此,刘路军心急如焚,与处内同事密集研究工作对策,连续对各地做出工作部署,并在2015年7月召开多省、市参加的协调会,在一天半的时间内以超密度、超强度的状态协调十余起疑难、复杂的案中案、案套案,连夜拟定跨区域案件查处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查处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了跟上紧张的工作节奏,在出差期间,刘路军尽可能地使途中和迎来送往更少地占用工作时间,“红眼”航班、车次是他出差的首选,旅途时间就是他的休息、就餐时间,抵达目的地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全力投入工作。他曾有过一天跨三省的纪录,同事代他报销差旅费时,财务部门的同志看着他马不停蹄般的出差行程感叹道:“这个处长真够拼的。”很多地方同志夜里和周末也会打他办公室电话谈工作,因为知道他十有八九会在办公室。
由于超负荷工作,刘路军常难以照顾家庭,父亲、母亲、岳母生病、住院难以陪护,对孩子的学习、成长难以尽责。一次,姐姐劝慰生病的母亲说:“妈,我弟是国家的人,身不由己。”母亲说:“我现在知道什么是忠孝不能两全了”。刘路军事后得知这番对话不禁热泪盈眶。“我之所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背后的家庭、家人尤其是我的妻子、双方老人对我默默无闻的支持。”他对记者这样说。
风雨兼程,刘路军始终将百姓放在心间,怀揣报效党和国家的情志,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一线,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