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肌转位术治疗不可修复性前上侧肩袖损伤的远期疗效

2017-01-11 16:30MoroderP,SchulzE,MittererM
关键词:内旋肩袖线片

胸大肌转位术治疗不可修复性前上侧肩袖损伤的远期疗效

肩袖撕裂常由退行性病变或创伤引起,导致疼痛及功能障碍。对于不可修复性前上侧肩袖撕裂,临床上可采用胸大肌肌腱转位术治疗,短期疗效(<5年)优异,但未有远期疗效报道。本文研究分析胸大肌肌腱转位术治疗不可修复性前上侧肩袖撕裂术后10年的临床、影像学及超声检查结果。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5年收治的27例采用胸大肌肌腱转位术治疗不可修复性前上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死于无关病因,4例失访,其余22例随访平均10年(9~11年)。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62.4岁(42~74岁);16例为优势侧损伤;5例伴有冈上肌腱前半部全层撕裂、10例冈上肌完全撕裂、7例冈上肌完全撕裂伴冈下肌上部撕裂;所有患者均未见术前假性隆起。术前疼痛持续时间平均29个月(2~120个月),9例患者伤侧至少有一次手术史。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肌力及活动度评估、Constant评分、简易肩关节测试(Simple Shoulder Test,SST)、X线片及超声等随访检查将远期结果与术前以及前期研究报道的短期疗效[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是Resch等描述的胸大肌转位方法(即胸大肌胸肋部和肌腹部的喙突下转位),17例患者(77%)对手术结果非常满意。短期随访期间,Constant校正得分从54%提升到87%(P<0.001),并在长期随访中保持增长趋势(平均得分83%,P=0.001);长短期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81)。SST得分表现出相同趋势,短期随访期间由术前7分上升至10分(P=0.004),长期随访期间得分有所降低,但与短期随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分,P=0.303)。短期随访时疼痛水平明显改善,直至末次随访时仍能维持这一水平(P=0.001),但肌力却又逐渐下降至术前水平(P=0.178),活动度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29),但程度随着时间逐渐削弱,尤其是内旋活动度(P<0.001)。长期随访期同侧活动度为外展(137°±32°)、屈曲(133°±35°)、外旋(47°±15°)以及内旋至L1椎体处(±3个节段);与健侧相比,活动度并无明显差异。

影像学方面,术前伴1级、2级肩袖关节病各11例;肩峰-肱骨距离6.1 mm;前后位X线片示所有关节窝为E0级,腋侧位片示所有病例关节窝均为A1型且盂肱关节居中。长期随访时发现肩峰-肱骨距离明显减少(4.4 mm,P=0.006);1/3的患者肩袖关节病分级无进展、1/3进展1级、1/3进展2级以上。前后位片示3例患者关节窝形态分级进展为E1级、1例进展为E2级,轴位X线片示1例为关节窝A2型、2例关节窝为B1型伴肱骨头前移位。超声检查发现3例患者转位肌腱断裂(1例为再植入时断裂)。随访期间共3例患者行翻修手术,其中1例行反肩置换术,2例转位肌腱创伤性断裂者行翻修术以重新附着肌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表层伤口感染,经手术灌洗、静脉注射抗生素处理后治愈,1例前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分支)短暂感觉麻痹,1例正中神经感觉损伤导致患侧手臂周围神经永久性病变。

研究结果表明,胸大肌转位术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疼痛与恢复内旋活动度方面,术后10年仍效果良好。尽管术后远期影像学上有肩袖关节病变进展表现,但患者满意度仍较高,极少部分患者需行反肩置换翻修术,并发症发生率也很低,但术中需注意预防神经损伤。

(摘自Moroder P,Schulz E,Mitterer M,et al.Long-term outcome after pectoralis major transfer fo irreparable anterosuperior rotator cuff tears.J Bone Joint Surg Am,2017,99(3):239-245.胡玮摘译,夏远军审校)

猜你喜欢
内旋肩袖线片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热爱跑步要当心过度足内旋
热爱跑步要当心过度足内旋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锥形束CT 与根尖X 线片诊断根尖病变的准确性对比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合体袖的内旋结构原理与制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