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干预围绝经期妇女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17-01-11 13:08李步满
关键词:绝经期中医药综合征

杨 曼,李步满*,庞 磊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41)

中医药干预围绝经期妇女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杨 曼,李步满*,庞 磊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41)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多种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组临床证候群。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为其高发人群,中医认为其与肝脾肾三脏失调,痰瘀阻滞相关。中医治疗常根据其病证特点辨证论治,在改善症状与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现就近五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中医药;代谢综合征;围绝经期妇女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1]。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组2000~2001年在我国进行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是MS高发人群[2],考虑与围绝经期女性卵巢逐渐萎缩,雌激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升高有关[3],长期的低激素水平会导致一系列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苏州、杭州、邯郸等多地针对围绝经期妇女代谢综合征的调查研究均发现,女性MS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三地围绝经期妇女MS的患病率分别为10.3%、15.96%、18.93%[4-6],围绝经期妇女代谢综合征的防治不容忽视。

1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代谢综合征这一诊断名称在中医古籍中没有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特点,类似于“肥胖”、“消渴”、“眩晕”、“胸痹”、“痰饮”等中医病症。

1.1 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灵枢·五变篇》云:“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可见MS主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李步满等认为,MS的致病因素有①先天不足,脏腑柔弱;②嗜食肥甘、厚味、酒酪,积热伤津;③情志久郁,化热伤阴;④房劳过度,肾精亏损;⑤久坐少动,脾虚湿蕴;⑥滥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临床除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肝阳亢逆、肝风内动的表现外,还出现有精神不振、体倦乏力、背部冷感、胸脘满闷、四肢困重、大便稀溏等脾阳不足、痰湿困阻的症状,临床辨证以“脾虚肝旺”居多,治当温脾平肝、化浊活血。王昌儒等[7]认为肝脾肾三脏与MS关系密切,脾肾气(阳)虚是产生的基础,肝失疏泄为加重因素。纪少秀等[8]认为MS的发生发展与气相关,初期气盛和气郁并存,共同作用导致了气耗的发生,中后期气虚和气郁成为了气病的主要形式。陈俊等[9]认为痰浊是MS形成的病理基础,瘀血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痰瘀成毒是病机演变的核心,脾气虚弱是发生的内在依据。杨宇峰等[10]认为MS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先天禀赋不足,长期过食肥甘且少动,膏脂过积,引发肥胖;肥胖生中满,继而生内热,脾失健运,枢机不利;情志不舒,肝气郁滞,血行艰涩,水液代谢受阻,化热、化湿、化痰、化浊。总结起来,MS病位在脾、肝、肾,病性为本虚标实,肝脾肾三脏失调,肝气疏泄不利,脾气运化不健,久之导致气液代谢失常,湿浊内生,随气而流行、停聚于清窍、脏腑、经络及皮里膜外之间,久则入血伤络,百病由此而生。

1.2 代谢综合征的证候类型

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将MS分为气滞湿阻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四种证型[11]。除此之外,王富春等[12]将MS分为三种证型: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气阴两虚证。邱娅等[13]将MS分为痰浊阻遏证、肝胃郁热证与阴虚阳亢证三种证型。分型不同,主体仍与MS的病因病机高度契合。

2 方 法

目前围绝经期女性MS的治疗以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为主,结合降糖、降脂、降压药治疗。但根据研究,生理剂量的HRT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过量使用也伴随糖耐量受损。经皮雌激素与口服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可明显降低妇女腰围和皮下脂肪厚度,但体重、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无明显变化[1-14]。因此,运用祖国医学的方法改善围绝经期女性MS也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2.1 中医辨证治疗MS

郜贺[15]应用益糖康复方汤剂(黄芪、红参、黄精、黄柏等)合并西医常规干预手段治疗MS患者,在降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餐后两小时血糖(P2hb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杨宇峰等[16]运用生活方式干预+益糖康治疗糖调节受损的MS患者,可降低患者BMI、血糖,还能够有效改善MS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同时提高其生存质量。MS核心病生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在诱导胰岛素分泌增加的同时,还启动了胰岛细胞上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从而加速β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诱导内皮功能损伤,凝血和纤溶状态的失衡。王丹等[17]通过益糖康对脾虚证MS大鼠进行干预,发现干预后的大鼠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益糖康以健脾益气、清热养阴活血为组方原则,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李勤等[18]运用糖脂平颗粒(桑白皮、泽泻、鬼箭羽、黄连等)治疗MS患者,在降低SB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方面均优于西药组。冀天威等[19]运用降糖丸(黄芪、黄精、茯苓、白术等)治疗糖调节受损合并MS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BMI、血糖。李步满等[20]运用侯氏黑散汤剂(菊花、防风、白术、太子参等)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与血脂康胶囊治疗对照,治疗组在降低TG、空腹血糖(FBG)、P2hBG、HbA1c上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李步满等[21]尚运用温脾平肝、化痰宁风法治疗脾虚肝旺、风痰上扰型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采用标准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侯氏黑散,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SBP、DBP、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2.2 中成药治疗MS

张国荣等[22]运用养阴降压胶囊(龟甲、白芍、人参、珍珠粉等)及降浊祛瘀颗粒(山楂、莱菔子、枳实、厚朴等)合并西医常规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MS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优于西药组,HbA1c、腰围、腰臀比、TC、LDL-C水平均低于西药组。陈欣燕等[23]运用天芪降糖胶囊(天花粉、黄芪、黄连)治疗糖耐量降低合并MS患者,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对血压、血脂也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刘淑琴等[24]运用心元胶囊(何首乌、丹参、三七、麦门冬等)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观察组治疗后SBP、DBP、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研究表明,中药成分治疗MS可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肥胖,调节脂质紊乱,降低炎症水平,改善高血压相关指标的效果[25]。

2.3 其他方法治疗MS

中医调养措施在MS的治疗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邱娅等[13]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运动、药物及经络调养干预,对腰围、血压、TG的调节效果及HDL-C的升高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吴旭[26]采用“通督温阳法”,选取百会、风池、天柱、大椎以清泻虚火,配合命门、心俞、膀胱俞温补下元阳气,肝俞、肾俞益肝肾之阴,脾俞健脾胃助运化,增强机体代谢功能,促进机体血脂恢复正常。钱璐[27]等运用穴位埋线(对封闭穴位处的皮肤和肌肉间进行羊绒线埋线,并健康教育患者需按时给予穴位3~8 min的按摩)联合西药治疗MS患者,BMI、FBG、TC、TG的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3 讨 论

代谢综合征近年来的人群患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其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和糖代谢异常明显增加,中国11省市的女性MS患病率为14.2%[28],成都2010年进行的调查显示MS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达到了16.5%,且女性高于男性[29]。对于MS的病因学研究也在逐渐发展中,Torrens等[30]的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睾酮/雌二醇水平在5年内升高了约10.1%,与MS发病率增加显著相关,提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MS发病率增加与雄激素水平的相对升高可能有关。对围绝经期妇女的MS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复方汤剂、中成药及辅助干预治疗,主要针对不同的病机特点选用化痰行气、益气养阴、化瘀散结等中药及穴位针刺加以调理,效果显著。

[1] 张巧利,吕淑兰,周 杨.激素补充治疗与代谢综合征[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05):26-29+62.

[2] 顾东风,ReynoldsK,杨文杰,等.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03):181-186.

[3] 孙杨芳,周坚红.不同绝经阶段女性硫酸脱氢表雄酮、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10):803-807.

[4] 王慧华,陆云霞,殷华芬.苏州吴中区围绝经期妇女代谢综合征调查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3):365+367.

[5] 盛祝梅,黄 坚,李 婧,等.杭州地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代谢综合征的调查研究[J].浙江医学,2016,(07):451-454+464.

[6] 王雪丹,张 勇,杜慧玲,等.邯郸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02):155-156.

[7] 王昌儒,向 楠.肝脾肾功能失调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3,8(12):1412-1413+1444.

[8] 纪少秀,张恒耀,刘永家.从气病论治代谢综合征探讨[J].山西中医,2014,30(03):1-3.

[9] 陈 俊,肖万泽.痰瘀毒虚与代谢综合征发病关系探讨[J].河南中医,2012,3208:962-963.

[10] 杨宇峰,陈红谨,石 岩.代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结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1):259-261.

[11] 赵能江,黄献钟,祁志娟,等.基于证素辨证的代谢综合征中医病理特点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09):91-93.

[12] 王富春,刘明军,朴春丽,等.“通经调脏法”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04):598-600.

[13] 邱 娅,马富春,刘 俊.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86例[J].陕西中医,2013,(04):451-452.

[14] 吴 洁.绝经相关症状及疾病的非激素治疗[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05):35-41.

[15] 郜 贺,杨宇峰,朴峰仪,等.以甘油三酯分层分析益糖康对并有糖调节受损痰热互结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05):1181-1183.

[16] 杨宇峰,秦延斌,石 岩.益糖康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代谢综合征疗效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2):197-199.

[17] 王丹,石岩.中药复方“益糖康”对“脾虚证”代谢综合征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3,29(06):549-552.

[18] 李 勤,邹大威,朱智耀,等.糖脂平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21):287-290.

[19] 冀天威,石 岩.降糖丸治疗气阴两虚型并有糖调节受损的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11):3003-3005.

[20] 李步满,刘培红,尹李虎,等.侯氏黑散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疗效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5,1104:37-38.

[21] 李步满,刘培红,尹李虎,等.温脾平肝、化痰宁风法治疗高血压病62例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144-146.

[22] 张国荣,易小红,尹礼烘,等.养阴降压胶囊联合降浊祛瘀颗粒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3):171-175.

[23] 陈欣燕,连凤梅,朱 妍,等.中医综合干预治疗210例糖耐量减低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04):1155-1160.

[24] 刘淑琴,李步满,张庆江.心元胶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5,3203:105-107.

[25] 李董平,陈伊莉,李佑生.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作用机制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01):13-16.

[26] 吴晓亮,孙建华,艾炳蔚,等.吴旭教授“通督温阳法”在代谢综合征个体化针刺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06):1887-1889.

[27] 钱 璐,周 蕾.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04):1044-1046.

[28] 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协作组.1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2002,36(5):298-300.

[29] 舒 燕,姜荣建,孔 洪,等.代谢综合征五种诊断标准在成都地区城镇老年人群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08):803-806.

[30] Torrens Ji,Sutton-Tyrell K,Zhao X,et al.Relative androgen excess during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predicts incident metabolic syndrome in midlife women: 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 the Nation[J].Menopause,2009,16:257-264.

本文编辑:吴宏艳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Interven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YANG Man,i,LI Bu-man,PANG Lei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 Shougang Hospital,Beijing 100041,China)

Metabolic syndrome is a group of clinical syndrome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metabolic disorders,characterized by insulin resistance as the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are the high-risk population.TCM believes that it is related to three viscera disorders of liver, spleen and kidney,which cause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block.TCM treatment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it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symptoms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TCM syndrome integral.Comprehensive literatures about how to treat it by TCM during last 5 year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abolic syndrome;Perimenopausal women

R711.75

A

ISSN.2095-6681.2017.13.16.02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资助项目(编号:QN2016-07);石景山区中医传承工作室(高彦彬)项目资助

李步满

猜你喜欢
绝经期中医药综合征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Chandler综合征1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考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