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肖申克的救赎》以“救赎”为主题,以获得“自由”为终极目的,在二十年光影浓缩中诠释了诸多的“生死”谜题,更完成了对人性、人生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深层解读,正像该片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所言:这是一部似乎可以把勇气借给需要勇气的人的电影。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 救赎 自由 生死
弗兰克·达拉邦特(Frank Darabont)导演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改编自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小说集《四季奇谭》之《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又翻译为《刺激1995》或《月黑高飞》。该片讲述了男主角安迪莫名其妙地被指控谋杀妻子及其情夫而被终身监禁在肖申克监狱中,由受人尊重的银行家沦为阶下囚,丧失了自由和尊严。肖申克里惨绝人寰的事件让安迪选择了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他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束缚中自我突围,在灵魂的拷问与搏杀中完成心灵上的救赎;同时,他以“外化而内不化”的生存方式度过近二十年的牢狱生涯。安于体制是他得以生存和保护自我的必要手段,而对希望的追索是获取自由的途径。“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本文拟从救赎、自由和生死三个角度来对影片进行解读。
一、关于救赎
1.自我的救赎
尽管安迪并没有杀死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但是内心对妻子死亡的痛苦和对自己道德上的谴责让他放弃了在法庭上做无罪辩护,而选择了一条任重道远的自我救赎之旅。原本安迪理想中的自我是“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忠诚的伴侣”,但随着妻子外遇的曝光和雨夜的谋杀案,安迪跌入了现实中的我,即“嫌疑犯、失败的丈夫”。此时,安迪的自我陷入混沌状态,幽怨、愤怒、委屈、自责等情绪让他感到焦虑和不安。当安迪还沉浸在妻子外遇、死亡,自己酒醉、入狱的幻灭中时,肖申克监狱安排的洗澡、撒消毒粉、穿上囚服才让他真实地意识到自我的迷失会导致多么严重的问题。荒僻、黑暗、压抑、没有任何希望和自由的肖申克监狱既是自己的选择也是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了自己的内心。安迪开始尝试在内心层面做一个调整,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的可以改变的地方。所以,刚进肖申克监狱的安迪是迷茫和柔弱的,以至于老囚犯瑞德会和他人打赌安迪将是第一个痛哭的,但瑞德看走了眼。当一名新来的囚犯因对监狱的黑暗环境不适应而号啕大哭时,文弱的安迪却以一种超常态的漠视平静地度过了第一夜。同时,理性的回归也让安迪积极重建坍塌的自我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个体的自我意识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行动三种成分构成的。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在漫长的几乎会毁灭人的肉体和心灵的二十年内,安迪重建了自我。首先,在多舛的命运和绝望中获得正向的自我认知。尽管深陷囹圄,安迪并不认可囚徒的身份,他开始审时度势,拒绝独处,主动接近瑞德并获得了鹤嘴钳,实现了越狱的第一步;当受到“三姐妹”的凌辱和殴打时,安迪选择了抵抗和对自我的积极认同。他身体肮脏了,但心灵依旧纯净。其次,在设限的空间获得成功的自我体验。因为帮助狱警海利逃税而获得了在明媚的阳光下悠闲地喝啤酒的机会,安迪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六年的坚持换来了图书馆环境的极大改善,在使更多的囚犯们得到精神慰藉的同时,安迪获得了狱友的尊重和认可;以被关禁闭一个月为代价,让莫扎特的音乐响彻肖申克监狱的每一个角落,安迪和狱友们获得了精神上的洗礼。再次,在向黑暗势力的屈从和妥协中坚持积极的自我行动。为了得到监狱长的信任,安迪不得不帮助其做账洗黑钱;为了逃离象征着死亡的肖申克监狱,安迪用了十九年挖通了六百年不可能挖通的墙壁。最终,他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深夜爬出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肮脏的整整五百码下水道。在安迪扒去了身上的囚服,仰天大喊的那一刻,他实现了自我的救赎。正向的自我认知、成功的自我体验和积极的自我行动共同构成了安迪在狱中崭新的自我意识,它犹如一把经久不息的火炬,让安迪突破环境的设限,如凤凰般涅再生。自我救赎之路很长也很短,如果我们愿意和自己开始对话,愿意承认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脆弱,愿意与自己和解,那么自我救赎的旅程就开始了。诚如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里说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其实,人们每天都在解决自己面临的种种问题,而区别在于:有的人采用破坏性方式,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而有的人则采用建设性方式,使自己进入良性循环。
2.爱的救赎
每个人都是那么渴望得到爱,不管自己愿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人的一生就是寻爱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中,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爱情三角理论的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而完美的爱情等于“激情+亲密+承诺”,这是我们需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培育的。但是在婚姻中,安迪以沉默来表达爱和承诺,令妻子说他是一本读不懂的书。海誓山盟的激情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丧失,爱情也由情人式的浪漫转为亲人式的温暖。在夫妻现实生活的互动中,一些积极的话语不能不说,也不能以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必须明确地说出来,因为我们不能依赖伴侣去读懂我们的内心。可是,当时的安迪太自信,他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用辛勤的劳动和忠诚的品质去为妻子营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但是,这一切不是妻子想要的。高尔夫球教练的出现让妻子找到了久违的被关注、被宠溺的感受,于是她提出离婚并选择离开安迪。妻子的举动触痛了安迪:第一,他开始觉得自己不够好,一个有社会地位的银行家还不如一个乡村高尔夫球教练;第二,对未来产生了深切的不安全感;第三,妻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割舍不下。于是,伴随着愤怒、羞耻、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安迪采取了“儿童自我中心模式”,即“我喜欢的人,那就是我的,无论她是否爱我;如果你夺去了我喜欢的妻子,哪怕采取极端手段我也要夺回来;如果我得不到妻子,那么别人也别想得到,因为我会毁了她”。在酒精的麻醉下,安迪企图射杀妻子,但是深沉的爱胜过了盲目的恨,最后一刻,安迪放弃了。而巧合的是,妻子却意外被谋杀了。即使再恨妻子,他也不希望妻子死去,所以悲痛万分的安迪认可了自己在道德上的“犯罪”。正如后来在狱中他曾对瑞德说的,是他的不善言谈逼走了妻子,是他杀了自己的妻子。他自愿对妻子的遇害承担罪责,在近二十年的牢狱生涯中完成了一场爱的救赎和洗礼。安迪明白了:女人在婚姻中更需要感到被珍爱,而不仅仅是生活照顾、物质满足;更需要别人聆听她的感受,而不是替她分析和建议;更需要感到被对方了解和重视,她们会将男性的沉默理解为不满和疏离。诚如台湾心理学家张怡筠所说:“一段感情的成功与否,不是看是否还牵手,而是由感情品质而定,很多时候牵手不代表成功,分手不代表失败。关键是看在这段感情中你是否完成了两件重要的恋爱心理任务。你是否更了解自己的需求,你是否已学会疼爱别人。”
二、关于自由
1.自由的囚徒
可以说,这本来就是一部崇尚自由的电影,而且多角度地对自由进行了解读。什么是自由?翻阅诸多资料后发现这是个极其复杂的哲学命题,古今中外的很多智者探讨过,但未形成统一观点。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所不在枷锁之中。”他认为,自由乃是人的本质属性,“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是放弃自己的义务”。在冰冷、黑暗、暴力和冷血的肖申克监狱中,囚犯们过着丧失自由的生活。“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监狱长露骨的训话得到了囚犯们的认同。所以,当“三姐妹”凌辱安迪的时候,狱友们或者充当看客,或者间接地充当帮凶,为了活着而谋求自保,为了自保而舍弃了灵魂的自由。而安迪的出现让自由的阳光穿越监狱的阴霾,照亮了每个人的内心:冒着生命危险,安迪为同伴们争取到了自由自在地喝啤酒的机会;《费加罗的婚礼》高亢优美的乐声让犯人们忘记了高墙的束缚;监狱图书馆的建设让囚犯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与之相对应,狱卒、典狱长等何尝不是自由的囚徒?因为自由是有约束条件的,是建立在法律与公德基础之上的。个人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拥有个人的“为所欲为”的权利才是真正的自由。狱警海利用手中的职权杀死了因无助而哭泣的犯人;典狱长诺顿为了控制安迪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让狱警将证人汤米射杀。正如他办公室墙上所挂着的那幅刺绣《圣经》里的一句话一样:“上帝的审判比预料的来得快。”无论是海利还是诺顿,他们忘记了世界上根本没有纯粹的自由,随心所欲地妨碍别人自由的同时也最终会落入自由的桎梏。安迪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肖申克里的人,要勇于打破自由的桎梏,而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性的、愿意为自己负责的人。
2.自由的双面性
自由与禁锢是一组矛盾对立体,而本片中的禁锢则是“体制化”。瑞德曾说:“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一方面,人奋力打破体制化对自由的约束;另一方面,长期的体制化又消解了人对自由的追求。自由的“围城效应”出现了:在狱中对自由的渴望和在出狱后对自由的恐惧。剧中的老布和瑞德都是因体制化而被自由约束的典型。在监狱图书馆呆了五十年的老布得到被假释的机会后竟然悬梁自尽,而瑞德在出狱之后也悲哀地发现自己如果没有按程序汇报连一滴尿都挤不出来。他们都被肖申克常年的囚禁体制化了,因此,违法再次入狱或自杀是他们共同的想法。五十年的监狱生涯中,老布对体制化也经历了“反抗——适应——严重依赖”的心路历程,垂暮之年的他无论是灵魂还是肉体都已经完全被体制化了。假释意味着老布要脱离肖申克的体制,这无异于一个胎儿被斩断脐带。最终,无所适从的老布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瑞德是幸运的,对安迪的承诺使他内心残存着对自由最后的希冀。瀚海蓝天下,瑞德走向了安迪,走向了自由。表面上看是自由惹的祸,如果没有自由,就不会有老布的自杀;但是,如果没有自由,也没有安迪和瑞德的新生。对自由,我们渴望又纠结,我们向往又惧怕。自由的双重性使得肖申克的围墙具有了心理效应:围墙外获释的老布想重新进去,而围墙内的囚犯们则幻想着出去后的惬意。其实自由永远值得人们憧憬和珍惜,但当人们被体制化的枷锁套牢的时候,无论围墙内外,人们都成了自由的囚徒。至此,我想到了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一些犹太难友在最终走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后也有人选择了自杀。他们对生活的领悟和对意义的赋予仍然定格在被抓进集中营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生命停滞了。可见,自由是很神奇的,它其实无关乎我们具体的生存环境或状态,哪怕身陷囹圄,监狱的铁门也无法锁住心灵的自由。同样,身处顺境却画地为牢,我们依然无法感受触手可及的自由。感受自由很难,但也很容易。当我们为自己松绑,当我们赋予生活以意义的时候,自由就是影片中的那只鸟,是安迪,永远无法用任何牢固的门关住,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3.自由的妥协
进入肖申克的安迪经历着时间、心理和肉体上的蹂躏,自由对他而言成了奢侈品。看守长哈德利对刚入监狱的囚徒们说:“我叫你们吃的时候吃,我叫你们上厕所的时候上厕所。”狱警可以肆意毒打或杀死犯人;道貌岸然的典狱长要犯人们相信《圣经》的同时,却也因为汤姆承诺手抚《圣经》为安迪洗清罪名而将其杀害;安迪被迫成为典狱长洗黑钱的工具。典狱长对安迪说:“把你的信念交给《圣经》,把你的贱命交给我。”同时,安迪不幸沦为“三姐妹”泄欲的工具。为了自由,安迪选择了一次次向黑暗和侮辱妥协。在帮典狱长洗钱、做假账的时候,安迪也踏入了“肮脏的河流”;在汤米被杀、遭到典狱长的威胁后,安迪选择了沉默的妥协来获得一丝苟延残喘的机会;在屡遭“三姐妹”凌辱的过程中,柔弱的安迪选择了妥协地“活着”。最终,安迪通过妥协,使囚徒们得到了图书馆重建和莫扎特音乐带来的精神自由的洗礼,让“三姐妹”屡试不爽的暴力规则落败,让自己能拥有十九年的时间挖通隧道而爬出肖申克监狱。当然,安迪的自由不是通过一味地丧失原则和尊严换取的,而是面临屈辱和死亡时选择暂时妥协换取的。因此,单纯的妥协、丧失尊严换不来真正的自由,暂时的妥协可以帮你达到希望的彼岸。
三、关于生死
“人为什么活着?”是屈辱地生抑或是悲壮地死?余华的《活着》告诉我们:“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这个论断在现代思想中是经常被引用、但却最难于理解的口头禅。越狱的前一天,安迪对瑞德说:“无论多么复杂的生活,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选择:忙着生,或者忙着死。”安迪监狱内外的经历代表了对于人生存方式的思辨。
1.肉体的生死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维持肉体的生存,也必须与他人交往,于是有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所满足的是人的外在的功利性需要。”在肖申克的监禁中要维持肉体的生存需要无尽的忍耐和艰苦的劳动。刚刚入狱的安迪没有哭闹和反抗,他异常冷静地面对被终身监禁的命运。也就是这样的态度和处事方法使他目睹了一个强壮但脆弱的犯人被暴打致死的厄运。在心灵的救赎还没有真正开始时,安迪不愿意就这样被剥夺生存的权利。在他被变态“姊妹花”残暴殴打并遭受凌辱的时候,他既没有寻求狱警的保护,也没有选择自杀。在积极地反抗的同时他选择孤独地忍受,任由身体的伤痛自愈。汤米的死坚定了安迪重获自由的渴望,他要让自己活着走出肖申克。于是,近二十年监狱的艰苦生活让他能在风雨中迎接“新生”。
2.精神的生死
面对肖申克的终身监禁、狱警的强权等,安迪选择了在精神上继续充满希望地活着。瑞德说:“希望是件危险的事,希望能叫人疯狂。”然而安迪告诉他:“记住,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东西永不消失……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肖申克对囚犯的禁锢是双重的:监狱的高墙束缚住了肉身,而体制化则约束了精神。诚如臧克家诗中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漫长的岁月、精神的奴役让囚犯们忘记了生存的意义,他们像行尸走肉般沦为狱警、典狱长压榨的工具。而安迪则在近二十年看似绝望的岁月里,仍保持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情。图书与音乐是人类精神的符号。安迪努力重建图书馆和播放莫扎特的音乐让自己和囚犯们又再次拥有了可以让精神自由翱翔的空间。安迪受控并成为监狱长的高智商赚钱机器,但安迪的精神并不屈从。“我是世界的光明,跟着我就不会有黑暗”,安迪的精神领域是自由的,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逃离了肖申克双重禁锢的老布、瑞德和安迪是否真的能了悟人类生死的谜题?我们在祝福与期待中得到的是不确定的答案,因为“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老布在假释后选择了死亡,而瑞德则成了以另一种状态存在的老布。新的生活没有意义,瑞德的内心受到空虚的困扰,他陷入了存在之虚无的状态。此时,狱外的自由对他来说不过是另一个更加凄惨和黑暗的肖申克。叔本华说:“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而走出肖申克的安迪却在碧海蓝天下修补残破的旧船,新的生活就在他的手中和脚下。那么我们该怎样在生命的视域中统合肉体和精神?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核心理念值得借鉴: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找寻生命的意义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参考文献:
[1] 马敏.救赎的三层次——《肖申克的救赎》解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
[2] 倪慧.浅谈《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自由和希望主题[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3).
[3] 江峰.普渡众生的无奈和众生的自我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解析[J].电影文学,2004(1).
[4] 罗建波,丁旭.信念拯救希望——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救赎主题[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 蒋昕臻.知识对自我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一改美国自由主义奋斗之路的暴力模式[J].电影文学,2008(5).
[6] 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作 者:武春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名作欣赏·下旬刊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