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传奇

2017-01-10 12:08肖复兴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镊子刻刀木刻

肖复兴

老北京的大买卖,一般都开在明眼的闹市。但也别小瞧了那些蜿蜒逶迤的老胡同,那里面一样藏龙卧虎。很多老店,很多人物,很多故事,甚至很多传奇,都曾经风生水起地发生在那里。比如中国最早出现的照相馆之一大北照相馆,藏在石头胡同里;北京第一家理发馆胡记理发馆,藏在三转桥胡同里;老北京最负盛名的龙顺成木器厂,藏在鲁班馆小胡同里;明末就开张的青山居玉器老店,藏在羊市口胡同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小时候居住的西打磨厂街,一街店铺林立,有名的老字号很多。刻刀张是其中一家。如今的人们,知道刻刀张的已经很少。在我小时候,也就是建国初期,刻刀张名气不小,一直顽强挺立在西打磨厂96号。那时,我家住179号,相隔不远。记得它在南深沟西边,路北,门脸儿很小,上有“顺兴刻刀张”的匾额。它旁边几步,有一家小人书铺,我常去小人书铺租书看,一分钱看一本,便知道了它。

知道它,是因为听大人们说起它的传奇。这个传奇,和大画家齐白石有关。说是齐白石的一个女徒弟买了他家生产的刻刀,送给齐白石,齐白石擅于治印,不知多少把刻刀经过他的手,如风过花,自是行家里手,比较之后,觉得不错,以后专门用他家的刻刀。据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齐白石让他的这个女徒弟陪着他,特意专程来到我们西打磨厂刻刀张的小店拜访,不仅慷慨送给店家他画的三幅国画,还为店家书写了“顺兴刻刀”的匾额,和一副对联:“我有锤钳成利器,君由雕刻出神工”。

你得佩服刻刀张的手艺精良,方才让齐白石折服;也得佩服齐白石的礼贤下士,对一位普通刻刀匠的尊重。对联里的“我”指的是刻刀张,“君”指的是买刻刀的雕刻家,而“利器”则是对刻刀张的褒扬和赞美。在老北京众多的老字号里,这真是一段绝无仅有的传奇,这传奇中,有情节,有细节,有大人物和小人物的邂逅相逢,指刀为诗,雕刻成画,更有的是艺人和匠人惺惺相惜的感情。

名人效应,让刻刀张名声大振,也让我们的街坊们口口相传,成为西打磨厂一条街的骄傲。应该说,自那时候起到北平和平解放初期,是刻刀张的鼎盛时期。

不过,客观地讲,刻刀张并不仅仅是仰仗齐白石的名声而得名,它的成名和出名,要早得多。也就是说,先有了刻刀张的名声,才有了齐白石和它的传奇,齐白石是慕名而去,不是如今一些店铺借助资本和权势然后请名人捧场的攀附与借水行船。

刻刀张的创始人,叫张正新,他是齐白石来刻刀张时店主的爷爷。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张正新从老家冀县来到北京,在一家打铁铺里学徒,主要学作镊子。这种镊子是为修脚工为人修脚和女人开脸所用。张正新出徒之后,自己开店做镊子,店址选择我们西打磨厂,并不是机缘巧合,而是和老北京胡同最初成因相关。因为我们西打磨厂是明朝建起的一条老街,之所以叫打磨厂,是因为一条街打石磨的小店很多,连带着打铁铺也很多。老北京开店讲究群居效应,一花带动百花开,刻刀张才会选择西打磨厂。当然,这里离前门近,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尽管在陋巷之中,只要手艺好,酒香不怕巷子深。

张正新做镊子的手艺确实不错,当初应该没有店名。镊子张,是老北京这类小店惯用的称呼,老北京人愿意将店主的姓氏放在他所做的产品后面,既形象,又一目了然,还好记。年糕杨、爆肚冯、羊头李、豆汁丁、葡萄常……都是这样叫法。因为手艺好,在同光两代,镊子张一时很出名,和当时很出名的王麻子剪刀铺齐名,两家掌柜也成了好朋友。不过,同当时真假王麻子刀剪铺忽然多了起来一样,前门一带涌出好多家镊子张,做它的仿品,卖得很是红火。同治年间有竹枝词这样写道:“锤剪刀锥百炼钢,打磨厂内货精良,教人何处分真假,处处招牌镊子张。”

假货盛行,从来都是不良商家发财的捷径。如此“处处招牌镊子张”,逼迫得真的镊子张想办法另求生路。张正新发现此时的京城石刻和刻字的生意很大,但所用的刻刀质量不行,也很少有专门的店铺打制刻刀。张正新改弦更张,改做镊子为刻刀。有做镊子的手艺,又有做镊子时的名气,他做的刻刀一样精良,为显示自己做的刻刀货真价实,不欺世骗人,也为了和其他店家尤其是假店的区别,他在每一把刻刀上都刻有一个“不”字,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成为那个时代专属于他自己的LOGO。光绪六年(1880年),“张顺兴刻刀铺”的牌子,正式在西打磨厂挂出。牌子这样悬挂,名字叫起来觉得长而绕嘴,随着生意的兴隆,刻刀张便叫顺了嘴。刻刀张,在前门一带很有些名气。人们提起它,或问到它,一准儿会说,知道,打磨厂的刻刀张!就像当年一提全聚德,一准儿说“肉市里的全聚德”一样,透着亲切劲儿。

其实,说是名气大,它只是家小店,连个门脸儿都没有,当时只有一间半房,还在院子里面,得走一条过道才到。说好听点儿,算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吧。

张正新掌门刻刀张的日子不长,三年过后,1891年,张正新过世,把店铺传给了儿子张德山。张德山把店铺扩大为三间,又雇了五六个工人,还在过道上搭起了顶棚,在门口挂起了自己书写的“张顺兴”黑底金字的匾额。1925年,张德山把生意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张凤鸣。张凤鸣接手之后,把整个小院买下,店铺从三间扩大到七八间,工人也扩充到十人。在三代人的打磨下,刻刀张迎来了自己最好的年华。这时候,齐白石才出场了。齐白石出场前,这一系列的铺垫,是刻刀张的前戏,充满艰辛和跌宕,方才烘托得齐白石出场时的光彩照人。

其实,在齐白石出场之前,还有一位画家出场,只是因为没有齐白石名气大,被我们的街坊们所忽略。但是,这位画家对于刻刀张的振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说,齐白石的出场,是给刻刀张锦上添花;这位画家的出场,则是为刻刀张响鼓重锤的关键一锤。这都是我后来长大看资料知道的,小时候,大人们传说里,只有齐白石和刻刀张的传奇。

这位画家即是木刻家郑野夫。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之初,郑野夫拿着一把从日本带来的木刻刀,来到刻刀张。那时候,木刻是洋玩意儿,人们最早见到是鲁迅先生介绍的德国木刻家珂勒惠支和麦绥莱德的木刻版画。这种专门做版画的木刻刀,我们国家以前没有生产过,这种舶来品自然就价格昂贵。郑野夫希望刻刀张能够为他打造出和日本一样的木刻刀。那时候刻刀张的掌柜的是张家第三代的张凤鸣。是他经过在梨木版上刻印,在炉膛的蘸火和淬火的反复实验中,打造出了这种不仅在刻刀张没有同时在我们国家也没有过的木刻刀。他打造的木刻刀的质量一点儿不比日本的差,不卷毛,不出刺,很锋利,而且,他为郑野夫特意在木刻刀上配了一把仿古的把手,古色古香,精致趁手。

从此,刻刀张有了新的品种,有了新的发展。在张凤鸣的试验和实践中,不仅可以生产木刻刀,还可以生产瓷刻刀、竹刻刀、金石刻刀、锌版刻刀、石膏雕塑刀、油画调色刀……系列产品,纷至沓来,如花竞放。京城很多雕刻家都用过他家的刻刀。他家的刻刀才不再只是为打石磨和刻字或修脚所用,而是扩充了它的内涵与外延,才有了齐白石所说的“利器”和“神工”。

刻刀张在西打磨厂一直坚持到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迁移到了顺义。那一年,我11岁,读小学五年级,并不懂得世事沧桑的变化,不会意识到刻刀张已经无可奈何地走到了它的尾声。和树挪死的道理相似,老字号忌讳随意迁址。尽管1963年,刻刀张在崇文门外大街的喜鹊胡同旁重张旧帜,但那只是它的回光返照而已。三年过后,它在劫难逃,彻底消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刻刀张的门徒心有不甘,在前门一带将“刻刀张”的牌子再次竖起,也只是昙花一现,乏善可陈,无力重挽旧日山河。一直住在南深沟的刻刀张的家人,都搬到通县,刻刀张在西打磨厂这条老街上彻底的销声匿迹。

十多年前,到西打磨厂去,还能找到老门牌96号新门牌145号的刻刀张旧址。虽然已经变成破烂不堪的小杂院,依然可以让人迎风遥想当年。站在刻刀张旧址门前,我想,那些曾经风靡京城的一把把刻刀,竟然就出自这样狭窄简陋的小院里;齐白石,郑野夫、李岘、古元、朱友麟……那些名噪一时的大画家,竟然都曾经出入过这样拥挤不堪的小院。这不是传奇,又是什么呢?

前些天,我又去了一趟西打磨厂,那里,包括刻刀张的小院在内的好多院子,都已经被一道新砌不久的灰墙所替代,灰墙里面,是一片拆毁房屋后所剩下的碎砖乱瓦。刻刀张的传奇,便埋藏在那片碎砖乱瓦里面。正是大雨过后,碎砖乱瓦之间,杂草丛生,长得很旺盛,绿得照眼。萋萋野草,随风摇曳,绿雾一团,迷离一片,让人恍惚,心生错觉。或许,月明星稀之时,雪落雨飘之际,会有幽魂出现,为后人讲述刻刀张那段旷世传奇吧。

选自《文汇报》

猜你喜欢
镊子刻刀木刻
北巷(外一首)
转一转,日期早知道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鱼刺卡喉怎样急救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为革命而“新兴”
趣图
胡同里的传奇
最小纸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