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会是那1/10吗?
8月23日,停牌半年后的格力以130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100%股权,继智能手机后,又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于此次大动作,外界褒贬不一,因为十几年前就有美的造车失败这个活生生的案例,支持者则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外来者未必不是一匹黑马。不过,不论外界如何评价,格力CEO董明珠信心十足,“汽车底盘技术根本不是问题,没有任何门槛。”这样的耿直表态,颇有当年李书福“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沙发”的“豪言”之风。
虽然已有美的的失败案例,但现在格力和当时美的所处的大环境是不同的。格力现在面临的新机会是,国家将会给近十家新的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造车资质。目前,除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占得两个名额外,还有8个资质空位以待,格力通过收购进入新能源领域,将会有机会成为其余的那1/8。
除此之外,我国新能源车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也给了格力进入新能源后对未来的无限遐想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7.7万辆和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达125%和126.9%。这样的一块大蛋糕,也使得百度、阿里、乐视等各路外来者纷纷加入分羹大军。再说被格力收购的银隆新能源,其实它的实力不容小觑。首先,其核心产品钛酸锂电池技术已经进入补贴政策目录,对资本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其次,银隆新能源目前是惟一可以与日本东芝公司在钛酸锂材料动力和产业化应用上抗衡的企业;最后,银隆新能源此前通过收购一些国内企业,已经拥有了国内整车制造资质。
综合以上内外部因素,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我认为格力新能源(格力收购银隆后,银隆将改名格力新能源)的未来是可期的。一方面,格力新能源可以在乘用车生产牌照和申请新能源牌照这两条路上齐头并进,另一方面,其还可以在新能源电池上发挥优势,为其他新能源汽车产品做配套。
北京 胡耀可
小编:在被格力收购前,银隆新能源的主营业务是客车,但毫无疑问的是,客车行业的天花板非常明显,所以必须涉足乘用车。但是,制造乘用车对于生产资质、资金和品牌力的需求又成为了银隆绕不开的困难,因此和格力的合作也就势在必行,可能这也是双方在短时间内就完成收购的原因之一。不过,到本刊出版时,格力的此次收购正受到深交所的质询,收购是否还存在变数尚未可知。
如何联系《品质汽车》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84637043 传真:010-84639014 电子邮件:autoquality@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
本杂志欢迎读者来信来稿,来信来稿请署真实姓名,另请注明办公电话或宅电,以便有疑问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