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政策解析

2017-01-10 15:14陶杰夫陈世华
声屏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分类改革

□陶杰夫 陈世华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政策解析

□陶杰夫 陈世华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是针对国有文化企业例外要求,体现文化产业特殊性、严谨性的改革措施。同时分类改革强调社会效益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净化国内文化市场,要求精心细致区别对待五大分类,各类文化企业专司其职,发挥应有功能。国有文化企业要通过内外联动改革,兼收并蓄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宽发展渠道,为其他类文化企业做好改革示范带头作用,以推动全国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国有文化企业 分类改革 策略探析

2016年7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门统筹关于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政策即《关于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三大工作部署将文化例外要求、分类施策、紧抓体制作为具体战略步骤主要核心,政策既体现了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亦是因势利导合理提升国有文化企业发展之策。改革过程要固本至上,借力新环境资源,按部就班,有的放矢,将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之功力发挥至致。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政策解析

透析《关于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的意见》可以看出,该意见将国有文化企业分设为五大类型即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传播渠道、投资运营和综合经营,五类企业各司其职各担其责,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分类改革谋划周密,各司其职保值增值。首先,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大背景下,凸显国有文化企业的文化例外和特殊要求,而不是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国有企业改革中对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不适用的措施免除,其改革深度小于国有企业,符合我国重视文化建设、敢于革新文化企业现行状况,同样说明文化企业在我国的重要性、敏感性。其次,分类改革涵盖国有文化企业五大分类,根据各企业的职能、定位、现状、主要核心业务重新进行作用定位,区分以待。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分类改革,能激发各类文化企业的活力,有利于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在改革之中持续保值增值的目的。如此周密的分类改革有益于改革稳步进行,同时有益于改革效益及时显现。

二、抓好管理体制改革,配合配套整体改革。《意见》三项重点之一便是强调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的管理体制革新,分类出台领导层面、考核业绩、工资分配等详细措施,做到差别化、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实行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体制相结合,企业内部激励与约束相合,不仅寻求契合现行企业的管理制度,又符合文化企业特色,体现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中领导层面的全面创新。与此同时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内部分类改革,对收入分配、人事关系、业绩考核循序渐进地改革,《意见》说明社会效益为考核首要标准,收入、奖励差异化倾斜对待。变革传统机制,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在保持原有优势之下,适应市场化企业制度,配合配套整体改革,去除改革换汤不换药的诟病,全面、全新、细致进行管理,进行分类改革。

三、政策全面支持引导,推动企业力争发展。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中,政策支持持续增强,财政支撑、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企业顺利过渡分类改革之期,给与文化企业发展动力,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做强做大。《意见》针对文化创意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企业项目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成立国有文化资本投资基金鼓励创新形式。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在触动部分利益的同时赋予部分利益,其关键在于赋予利益的长久性、及时性。《意见》中政策利益明显,且体现出此次改革历经的持续性、创新性,如此一来给与企业发展变革、不断创新之动力,形成良性竞争局面。“引导+激励+支持”推动文化企业创新做好核心业务的同时,探索科学、创新发展道路,占据发展制高点。

四、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净化作用已然显见。《意见》之中着重强调社会效益放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并行之下,国有文化企业在传播优秀文化、承接文化历史,为公众提供精神产品功用上作用显著。国有文化企业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净化因市场经济带来的文化不正之风,给与更多具备艺术性、思想性、公益性文化产品,带动国家软实力提升。国有文化企业承担提供社会服务、引领社会风尚、教导公众职能,这正是《意见》出台后所要实现的目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达成于分类改革之中,消灭国有文化企业唯利是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当现象,既有助于提高其社会效益,亦有助于实现其经济效益,凸显国有文化企业应有的功能和使命。

五、试点示范,激励各类文化企业携手并进。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政策在国有文化企业中试行,起到试点示范的作用。当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试点成功,社会其他各类文化企业学习先进,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社会其他各类文化企业属于经营性企业,看重经济利益增长,社会效益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失,且其整体体制机制相对来说并不完善,整体竞争力及核心竞争力并不强大。实施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既是对国家政策重视文化企业的呼应,也是提升我国整体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试点若成功有效,其他各类文化企业就会学习和借鉴,去除自身糟粕精益求精,合力推动我国文化企业健康、持续、有序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迅速成长。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策略建议

进行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既是顺应国有企业改革大环境也是面对社会环境新变迁的必要之举,分类改革要切合现实,符合文化企业发展趋势。

一、洗牌重组再塑优势,增速企业制度现代化。企业之间兼并重组联合壮大,是市场化背景下企业发展壮大的可行之路。我国国有文化企业相对来说规模、实力并不强大,面对国内、国外优秀文化企业竞争力明显不足。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可进行企业之间强强联合,资本、架构兼并形成具备强大竞争能力的优质文化企业。实力强大的文化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形式渗入它类企业,然后对内部制度缺陷改革创新。实力相当的中型文化企业双双合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以此洗牌淘汰影响落后文化企业。国有文化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化管理不仅是当务之急且迫在眉睫,应形成企业决策层面、实施层面、监管层面三方互相平衡制约,达成良好企业管理层构。同时做好学习各方先进经验,引进值得借鉴的现代企业制度,重塑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寻求发展机遇。

二、重视人才持续培养,打造学习型企业。人才是国有文化企业发展的根源动力,企业实现健康、创新发展,需要格外重视人才培养。分类改革具体实施,着重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高校联合培养新兴人才,既能辅助高校培养实用性人才,亦是为企业创造高素质、适用型人才;内部采取奖励型自主学习机制,调动员工持久学习热情,引导员工自行学习提升;外部与国外企业联合培养出既了解国内行业发展实况,又兼懂国外文化企业实情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不断扩展人才培养渠道,持续为文化企业输送可用人才。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需要敢于改革、有想法且能够踏实实施的高素质人才,这亦是改革稳步前进的前提之一。

三、借力互联网创新发展思维,提升软硬件设施。如今国有文化企业所要面对的是互联网成为主角的新媒体环境,其中既有挑战又有机遇,应借互联网之力发展壮大企业,同时更新内部软硬件设施。互联网带来了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不断演进的技术,因此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可应用于这些先进科技,增强自身软硬件实力。“互联网+”时代下,万众创业成为社会主流,国有文化企业积极利用创新发展思维,促进企业全新发展,同时顺时而用,将大数据应用企业业务运营监管、用户数据收集、用户体验分化等方面;将云计算引入企业监管、设计、并行工作等方面;新媒体用于企业信息传递、共享,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当然这一切借力是基于企业软硬件的强力支持,国有文化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进行资本投资并用于设备更新之中,改造配套硬件,升级软件使用,并组建专业团队进行开发、运行、维护,确保企业正常发展。

四、清晰定位重设战略布局,打破行业壁垒。国有文化企业作为国内领头文化企业,汇聚了较多行业资源并享有政策优势,但《意见》提出进行改革意味着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存在弊端或有缺陷,例如部分国有文化企业定位不清晰、布局不全面、存在地方性行业壁垒等。因此根据《意见》的五大分类,国有文化企业应各归其位做好自身清晰定位,明确核心主业,围绕主业整体重新布局;重视新兴领域战略布局,融合新兴领域与主营业务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借鉴新浪、腾讯、阿里巴巴等新兴民营企业经验,涉足以往未曾涉及的领域,着力投资新兴行业,打破行业壁垒去除分区分块体制模式,化除地方性保护弊端,破除障碍融合资源,广告、旅游、出版、影视等行业协同发展,共同壮大规模共进共退

五、紧握融合发展契机,巩固核心竞争力。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需要把握契机,抓住国家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服务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跨界融合发展是新型发展模式,存在各种可能性。作为试点示范的国有文化企业应分析当前形势认真决策,做到文化企业与跨界融合发展相契合,顺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如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介重获新的生命力,从而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跨界发展涉足多个领域,国有文化企业拥有各类资源,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发展其他业务,如有的媒体集团业务涉及房地产、旅游、服务行业等,扩张文化企业规模,做好企业发展“加减法”。与民营文化企业相比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略占上风,但是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不允许国有文化企业稍有懈怠。做好“加减法”首要做好核心业务,应用各种条件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壮大发展国有文化企业。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进行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需要考虑改革的长期性、持久性,顾及改革之中可能遇到阻力,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不可操之过急,需要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地推进。

一、谨慎把握分类尺度,符合市场发展趋势。《意见》强调国有文化企业分设为五大类型即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传播渠道、投资运营和综合经营。如何分类,如何定性企业,如何把握恰当尺度需要决策部门谨慎思量,切合国有文化企业实际情况,跟随市场发展趋势,正确、果断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分类。这样既利于国有文化企业的正常发展,也利于改革顺利进行,发挥分类改革最优化效益。

二、重视社会效益时,不能忽略经济效益。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着重强调文化企业的社会效益之重,但企业正常运转仍需经济效益来保障。分类改革不能只抓政策强调社会效益忽略其他,一味迎合政策要求。强调社会效益时要注意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应有作用,同时创新寻求提升经济效益之路,统一两个效益协同发展,如此国有文化企业才能健康长久发展。

三、改革不可一蹴而就,先稳后快逐步进行。所有改革不应一蹴而就,有时间、过程等因素在里面,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应稳扎稳打,先慢后快,试点之后广泛实施。操之过急只会过犹不及起相反作用,借鉴经验学习先进方是可行之路。

结语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兹事体大不宜仓促行事,厘清现实状况准确分类,做到大框架上改革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同时做到细化内部改革,稳步推进。按照《意见》要求,将社会效益位置首位,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繁荣文化市场、引领文化风向的职能,为公众提供思想性、娱乐性、先进性文化产品。经营性文化企业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提供社会效益同时兼顾拓宽经济效益发展的渠道。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应周密考虑社会环境,将互联网络创新思维应用改革发展之中,采用先进科技提升软硬件实力,做好主营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贡献自身力量。(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全媒体语境下文创产品的感官传播研究》(YG2015012),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电影政治经济学研究:历史、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分类改革
分类算一算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改革之路
分类讨论求坐标
好刊社会效益高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