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 徐丹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规律,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AMI患者200例,均接受24 h心电监护,统计其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给予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结果:1~4时与21~24时两个时段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主要发生在AMI后第2d的凌晨5时至晚上8时之间,9~12时的发生率为32.5%,高于其他时段,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并发心律失常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根据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特点在易发时段密切观察病情,给予精心护理,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时间;护理措施
心律失常是AMI后的一种常见症状,2/3左右的AAVII患者在急性期接受治疗时会并发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其死亡。患者发生AMI的范围、部位与时间均是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例AMI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发病的时间规律,并总结了临床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24 h心电监护,且于AMI后并发心律失常。其中男性152例,女性48例;年龄54~85岁,平均(71.8±5.3)岁;梗死部位:下壁心肌梗死43例,后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41例,广泛性心肌梗死31例,前间壁性心肌梗死25例,前侧壁性心肌梗死19例,心房右室心肌梗死41例;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室颤、室速、房颤、房速、房早、室早等。本次研究排除接受溶栓治疗、入院后立即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AMI发病前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
1.2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发生AMI后一天内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AMI的初始症状以胸痛等为主,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以进入CCU、门诊或急诊科处通过心电监测、心电图或听诊时发现的房室传导阻滞、快速异位心律失常、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表现。AMI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平均分为6个时段,每个时段4h,分别为1~4时、5~8时……21~24时。观察治疗与护理后患者的恢复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计数数据,用X2检验其组间比较。如果P<0.05,说明组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MI患者在不同时段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见表1,其中1~4时与21~24时两个时段的发生率最低,经过组间两两对比,发现9~12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时段,13~16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1~4时与21~24时,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 AMI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4时与21~24时两个时段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主要发生在AMI后第2 d的凌晨5时至晚上8时之间,9~12时的发生率为32.5%,高于其他时段,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MI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就是其体内儿茶酚胺等神经内分泌的水平变化。大部分患者在上午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3.2 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
虽然AMI后一天内的各个时段均可能发生心律失常,但发生时间大多集中在上午,所以护士在上午应多巡视病房,加强心电监护,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从而尽早发现心律失常征兆,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特别在早晨交接班之后,该阶段的工作较为繁琐,护士除了要认真完成常规工作,还应有意识地观察患者病情,护士长需要合理分配工作。除此之外,管理人员需要训练CCU护士的抢救技术,如电击除颤、心肺复苏、心脏骤停等,完善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确保成功抢救患者。相关研究显示,采用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交感神经再生,而且对于AMI后发生的猝死与心律失常有预防作用。所以若患者对此类药物无禁忌症,那么可以在发生AMI后次日凌晨5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者在给药时合理调整剂量,将上午的剂量增加,促进药物充分发挥作用,预防发生心律失常。与此同时,凌晨与上午温度不高,比较寒冷,会提升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压、增加血管阻力,进而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与心肌耗氧量,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在气温较低时,特别在凌晨,护士应调节病房内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5~20℃之间,嘱咐患者适当增加或减少衣被,使其自身为调节温度所消耗的能量减少。发生AMI后,患者的心电不稳定,一旦用力过大或情绪激动、紧张等均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导致心律失常发生和加重。
综上所述,AMI并发心律失常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根据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特点在易发时段密切观察病情,给予精心护理,避免发生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