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腹腔镜下修补术的急性胃穿孔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关键词】腹腔镜下修补术;急性胃穿孔;护理
急性胃穿孔是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一般是由溃疡穿孔、癌性穿孔和外伤性穿孔等造成,常在外伤、炎症及肿瘤后多发,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需要紧急实行手术治疗。腹腔镜下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损伤低、恢复快等优点,是临床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主要方法。科学的围术期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88例于我院行腹腔镜下修补术的急性胃穿孔患者,探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护理资料
本研究选取88例于2013年1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修补术的急性胃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研究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4-68岁,平均(40.36±5.51)岁;体质量53-70kg,平均(61.36±5.22)kg。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3-67岁,平均(39.96±5.57)岁;体质量52-69kg,平均(60.99±5.37)kg。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行腹腔镜下修补术的急性胃穿孔患者。(2)年龄20-70岁,体质量50-75kg。(3)精神和理解能力正常,能进行有效沟通。(4)对护理分组知情,自愿签署研究知情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依从性差,不愿积极配合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1)所有患者术前先禁食,使用碘伏轻柔患者腹部进行清洗,注意避免损伤皮肤。(2)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心、肺、肝等脏器功能进行常规检查。(3)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依据患者病况及时补液确保体内电解质和水的平衡。(4)为预防手术感染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准备药物和急救设备预防休克。(5)保持手术问温湿度事宜、干净卫生,每天用生理盐水早晚各一次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术后8h后鼓励患者下床适当活动。
研究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2)胃管护理;(3)腹腔管护理;(4)饮食护理。
1.4观察指标
(1)胃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2)观察并记录护理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行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t检验;护理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描述,X2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出现穿刺口渗血1例,穿刺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出现组织损伤2例,腹腔感染3例,穿刺口感染3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728,P=0.030)。
3讨论
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不仅安全性高而且对患者所造成的损伤相对较小,术后患者康复速度快,治疗效果显著,广泛应用在临床中。患者的手术疗效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而且和围术期护理配合关系密切,常规围术期护理配合是保障手术疗效的基本措施,但是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不能保证所有患者都有显著的疗效,从而使部分患者康复速度较慢或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情况,因此,对行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异常重要。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患者康复速度快,安全性高。本次研究也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