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滨龙,缪 邈,房师顺
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急性药物中毒并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季滨龙,缪 邈,房师顺
机械通气;早期;药物中毒;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急性药物中毒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常因低氧血症,脏器衰竭而死亡[1]。笔者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药物中毒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方式,发现早期机械通气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一般资料78例患者均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急诊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均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按照机械通气选择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1.2±4.6)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7例,急性安眠药中毒9例,急性灭鼠药中毒3例。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0.9±4.8)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9例,急性安眠药中毒8例,急性灭鼠药中毒2例。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中毒类型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洗胃、导泻、补液、解毒治疗。对照组在呼吸停止后,立即给予机械通气,呼吸机采用Siemens 900C型呼吸机,呼吸频率12~18次/min,吸氧浓度30%~50%,按患者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组给予早期机械通气,入院之初患者仍可自主呼吸时即给予辅助通气。并分别在机械通气前后动态监测动脉血气。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通气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记录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肺部感染、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R、HR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RR、HR、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HR、SaO2、PaO2均高于对照组,RR、P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2.2 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2例,低血压1例,无心律失常患者发生;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4例,低血压5例,心律失常3例。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6,P<0.05)。
急性药物中毒在临床非常常见,患者多数死于呼吸衰竭。究其原因,主要与急性中毒后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呼吸中枢和呼吸肌麻痹有关,患者呼气功能与气流受阻,出现缺血缺氧状况,并发中毒性肺水肿,发生重度低氧血症,引起患者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上以迅速纠正低氧血症为第一要务[2,3]。药物治疗与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呼吸机的应用与预后关系密切。早期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的关键[4,5]。
本研究中观察组39例患者进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分析原因认为,早期机械通气可以减轻呼吸肌疲劳,使组织氧耗量降低,纠正低氧血症,为其他救治措施的实施争取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而患者自主呼吸停止后再给予机械通气,此时机体组织器官已经不同程度受到缺氧影响,影响治疗效果,早期机械通气可以有效避免缺氧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的不利影响,另外早期机械通气也是能有效降低缺氧造成的脑部不良影响,早期阻断脑缺氧损害,有效抑制脑水肿及神经损伤,改善CO2潴留情况。因而抢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是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也要注意应用时间以及方法,从而尽最大可能改善预后及减少并发症。
[1]樊景生.机械通气救治重度中毒致呼吸衰竭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49-50.
[2]张作江.机械辅助呼吸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36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71.
[3]杨飞云,孔令宇.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急性中毒导致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74-1575.
[4]欧云亭,张红飞,黄 浩.应用机械通气救治急性药物中毒并呼吸衰竭[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7-8.
[5]吉 杨.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237-238.
[2015-09-20收稿,2015-10-18修回] [本文编辑:刘立平]
R595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3.014
266071山东青岛,解放军401医院急诊科(季滨龙,缪邈,房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