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团队”相关研究的分析与启示

2017-01-09 07:19申晓晶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篇文章辅导员文章

申晓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郑州 450046)



“辅导员团队”相关研究的分析与启示

申晓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郑州 450046)

通过对目前高校辅导员团队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研究特点,并从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方法创新、个案总结等四条主线,梳理总结了学界关于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研究内容及进展。从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和更新思想观念等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提供启示。

辅导员团队 职业能力 专业化

团队建设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现实需求和有效途径。近年来,高校和学界逐步意识到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搭建辅导员团体建构框架与运行模式,并在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形成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但是,总体上看,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1]

一、“辅导员团队”研究的现状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在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之间有关“辅导员团队”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31日24点检索到相关文章共199篇,发现“辅导员团队”的相关文献的数量并不多。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24号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发展指导,辅导员团队建设问题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以2007年为起点,出现了第一篇有关研究“辅导员团队”的文章,此后,该主题的发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之后,发文数量成倍增长,这说明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背景下,国家和高校逐步意识到团队建设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工作,旨在通过评选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推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预计今后涉及到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文章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在这199篇文章中,虽然有些文章题目也出现了“辅导员团队”的字眼,但是文章内容并不切合主题,这类文章有关于讨论大学生创业团队、班级团队建设的;有关于探索辅导员在各种教学团队或导师团队建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的;有关于某几所高校辅导员团队展示或介绍优秀辅导员的通讯报道;另外还有关于某些期刊的征稿启事。上述四类文章共25篇约占总检索数12.6%,不作为本文研究的有效样本,剩下的174篇文章的刊发载体及篇数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数据分析

(一)起步较晚,关注度不高,研究群体单一

从2007年开始国内有学者关注辅导员团队建设问题,距今9年的时间里,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不到200篇,而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仅23篇。从作者群体的分布来看,约59.8%共104篇文章的作者为基层院系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其中75篇文章作者为辅导员,19篇文章作者为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9篇文章作者为党总支书记,1篇文章作者为院长;约23.0%共40篇文章的作者为高校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其中27篇文章作者的所在单位为学生处(学工部);约6.3%共11篇文章的作者为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约有5.1%共9篇文章的作者为硕士研究生,或研究生与导师合著的,其中包括5篇硕士学位论文;约2.9%共5篇文章的作者为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约2.9%共5篇文章的作者无法明确判断其身份。可以看出,该主题的研究群体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居多,表明“辅导员团队”研究与其实施开展的社会环境有较大关系,后续可针对其实施环境开展改善和提升工作。

(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创新程度不够

从研究样本的学术价值上看,缺乏有深刻洞见的学术思想,观点重复,创新程度不够,许多文章的基本观点相同,仅仅在表述方式上略有变化,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从刊发的刊物层次上分析,有23篇文章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上刊发,仅占有效样本的13.2%;从文章的资助来源看,仅有8篇文章是教育部课题的研究成果,约占有效样本的4.6%,以上数据指标一方面反映了目前该主题缺乏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映射出其研究水平和受重视程度。我国对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探阶段,未满足辅导员工作内容日益扩充、观念不断更新的现实需要。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研究者仍未跳脱出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工作的思维框架,无法有效地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无法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为高水平理论成果。

根据目前国家和高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如果后续有政策研究的专家和教育管理领域的著名学者等参与其中,“辅导员团队"的学术研究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挖掘,从而有力推动辅导员团队建设以及辅导员本身专业化、职业化向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辅导员团队”研究的主题分析

在本文研究的有效样本中,由于作者的身份职务、研究目的、行文思路等不同,每篇文章的研究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差别。总体来看,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着“什么是高校辅导员团队、高校辅导员团队的现状与困境、怎样实现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与管理”三个问题,形成了四大研究主题,即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理论依据、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现实依据、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模式创新、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教训。

(一)从理论依据出发,研究辅导员团队的内涵、特征和建设方法

任何一项制度均由其存在并进化的理论基础。在174篇有效样本中,对辅导员团队建设实施的理论依据进行研究的文章约占到36.2%。此类文章运用描述性研究法,研究思路是先解读“团队组织”这个一般概念的内涵和特点,指出团队管理模式适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 再概括出“辅导员团队”这一特殊概念的内涵、特点、组建原则或重要性,最后分析出如何建立高校辅导员团队。

例如樊宁宁通过综合分析团队、辅导员的概念等,归纳出辅导员团队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为目标,以知识互补、资源共用、经验共享、协同合作为基本要求,由在年龄、性别、学历、知识结构、工作经验、优势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专业及年级的辅导员组成的一支正式群体;指出辅导员团队特点和建设原则,并以学生事务的不同工作内容为分类标准,划分出了不同类型的辅导员团队。[2]13樊泽民从团队文化的角度出发,指出辅导员团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四个层次与维度,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要在准确把握其团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从凝聚目标、完善机制、培养兴趣、推动创新、尊重个性、营造氛围等方面不断推进。[3]

(二)从现实状况出发,提出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虽然各高校积极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是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和困境,这是实施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现实依据。在有效样本中,约有40.2%文章的作者不同程度地将在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体会与感受诉诸于文,尝试分析来源于学校层面、制度机制、资源平台、文化理念和辅导员自身等各方面原因,提出突破现实困境的对策建议。

如郭超分析了目前高校辅导员团队结构不合理、团队意识不强烈、合作不深入和建设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从团队“组阁”制,建设共享型辅导员团队文化,搭建院系辅导员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健全评价、激励、保障制度等四个方面来促进辅导员团队的建设。[4]俞世恩则指出建设辅导员团队的现实困境在于其建设理念、组织构建、工作运行、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必须根据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既要立足学校层面的建设团队以克服院系工作团队的局限性,又要努力培养专业或专项工作带头人,实现与院系团队的功能互补。[5]

(三)从方法创新出发,探讨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新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在有效样本中,只有19.0%共33篇文章的作者借鉴多学科的理论成果以指导辅导员团队建设实践,将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渗透,创新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研究成果。有文章基于学习型组织、团队绩效、胜任力、知识管理、波士顿矩阵等管理学概念知识,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尝试构建一种辅导员团队的新模式,从新视角提出了有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设想;也有文章从分析心理契约、期望理论、激励理论等管理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入手,寻找与高校辅导员团队实践操作结合的可行性与目的性,并提出强化团队建设可行性的方案。任海生则强调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从党建的角度,加强对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引领;[6]蒋福玲等将徐特立“双师”教育思想、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运用到辅导员团队建设中,探索辅导员团队化配置和运作的制度模式。[7]

(四)从个案分析出发,总结个别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成功经验

这类文章采取个案研究法,对某高校的辅导员团队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提出解决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参考策略,进行总结推广。这类文章共有8篇,仅占到研究样本的4.6%。钟冲介绍了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北斗五型”专业化辅导员团队建设,指出团队成员可通过“三学”(导学、互学、评学)机制建设,结合个人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特长,将团队成员打造成长为具有“五型”(理想信念育人型、心理帮扶育人型、资助支持育人型、生活指导育人型、第二课堂育人型)专业优势的辅导员。[8]李艳霞等分析了湖南中医药大学打破院系局限组成校级“新月”辅导员团队的案例,积极探索了辅导员团队建设新模式并给出了模式构建途径。[9]夏国荣等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学习型辅导员团队模式的长期探索与实践,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从树立学习理念、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加强学习管理等方面实现团队建设的路径选择,并从拉力、推力、压力、动力四方面促进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建设的进一步完善。[10]

三、对“辅导员团队”研究的反思

(一)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保障辅导员团队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梳理分析中发现,前三类文章基本是采用描述性研究法完成,即通过叙述和分析已有的概念、规律和理论,解释自己的论证,提出个人的观点。这类文章明显的缺点就是靠“冥思苦想”而来,容易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尽管这种描述性研究法在科学研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也会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想的火花,但严格上讲,这种研究方法还过于简单,导致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缺乏实践检验。第四类文章是采用个案研究法完成,案例来源于高校的具体实践,是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的反映,切实能够增加实证的有效性,但是案例研究的结果不易归纳为普遍的结论。

研究者应将文献调查法、行为研究法、交叉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广泛收集资料和数据,科学统计和分析,才能写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文章,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构建及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非常需要采取一种有别于书斋式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二)深挖研究内容,提高辅导员团队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内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选题重复,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基本集中在上文归纳的四个方面。二是辅导员团队建设停留在理论探索或顶层规划层面,缺乏应有的深度挖掘。研究者虽然都试图运用最新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辅导员团队建设,但往往“浅尝辄止”,缺少内容的“精耕细作”和具体的实施部署,其原因与研究者易对“短、平、快”选题投资、群体整体理论水平不高等因素有关。

辅导员团队的研究群体多为高校辅导员,院系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和学生处(学工部)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培养这些群体的学习意识,通过常态化培训、搭建学习平台、进修深造、攻读学位等方法,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素养,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在学习中提升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深化他们对辅导员工作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探索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

辅导员团队建设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价值观念,发挥学科引领作用。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终极目标还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与高校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高校要把“你教我学、你管我听”的管理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归根到底还是树立“立德树人”的辅导员团队文化。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统一领导,要把辅导员队伍发展纳入到高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去,要把辅导员团队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同等重要位置。借鉴高校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来组建和管理辅导员团队,打破院系界限,形成纵横两条辅导员团队建设线路。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以专业学科支撑推动辅导员团队专业化建设,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学科建设的三大要素,即汇聚学术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三个方面来顶层设计辅导员团队,利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来规范和促进辅导员团队发展。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5

[2] 樊宁宁.完善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3] 樊泽民.团队文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路径[J].北京教育,2011,(1)

[4] 郭超.高校院系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意义、现状与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 俞世恩.高校校院辅导员团队分层建设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

[6] 任海生.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对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引领作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S1)

[7] 蒋福玲,等.徐特立“双师”教育思想与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方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5,(6)

[8] 钟冲.“北斗五型”专业化辅导员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

[9] 李艳霞,等.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创新与实践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3)

[10] 夏国荣,等.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实践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

(责任编辑:乐程)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Team of College Advisors

Shen Xiaojing

(ZhengzhouUniversityofAeronautics,Zhengzhou, 450046,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advisors' team building. It is a summary of the contents of related studies and the achievements, focusing on the theory behind advisors' team building, the reality it is rooted in, the method innovation and case review. The paper suggests to boost college advisors' team construction by using new methods, enriching the contents and changing ideas.

team of advisors;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fessionalization

申晓晶(1981-),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10.13585/j.cnki.gxfdyxk.2016.06.010

G641

A

1674-5337(2016)06-0039-04

猜你喜欢
篇文章辅导员文章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