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不停地折腾全世界
中国人常说“当家人不闹事”。然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却不停地折腾他国,到处寻找敌人,导致世界狼烟四起。冷战结束之后,从大中东失序、到美国刻意挤压俄罗斯、再到美国包剿中国,世界更加不太平了。原因何在?
美国政府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意味着“重返亚太”的美国对华战略最终成型。中国人感受到的显性威胁首先是军事上的,从东北亚的反导系统、东亚的日美同盟,再到中国南海的炫耀武力,对中国形成了“C字形”包围圈。在经济上,排斥中国的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即TPP。这些都是新近的部署,而一直未曾停止的就是通过文化输出而进行的“颜色革命”。美国对中国可谓全方位夹击,也可以称之为战略遏制。
对另一个战略性大国俄罗斯,美国也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全武行。
在同时把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战略对手而施压之际,美国自冷战之后就实行的“改造大中东计划”还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携冷战胜利的狂热,布什政府发动了第一次对伊拉克战争,由此酿成了2001年的“9·11事件”。几年之后又点燃了“阿拉伯之春”,二战之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中东秩序崩塌了。离中东最近的欧洲盟国难民潮一波接着一波,恐怖袭击此起彼伏,为此而导致英国脱欧公投,欧洲的秩序也在重组之中。
美国成功地遏制了苏联并迫使其自我解体。同理,美国的扩张行为也不会停顿下来,这是一个资本“利维坦”所驱动的永动机式的“战车体制”。
特朗普竞选期间曾表示,会在反恐和叙利亚问题上加强与俄罗斯合作。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说,俄方愿意就现存问题与美国好好谈谈。要知道,在奥巴马任内,美俄关系一直紧张,甚至交恶
在美国寡头所有制体制中,最强大的力量无疑是“军事工业复合体”——二战后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不小心一语道破天机。这种体制形成于二战期间的“全民皆兵”,工业为战争而运转;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工业体制养活着很多工人,豢养了一大批政治代理人,即议员,一大批“政治企业家”也靠其生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政治生物链条:军工企业-选民-议员-政治企业家。世界大战停止以后,这个链条靠什么维持下去?爱好和平的中国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自我消化矛盾,比如“三线”建设时期建立起来的军工厂自谋出路而形成的长虹电视。但是,美国人的路径依赖更重,那就是走战争的老路子——没有敌人也要找出新的敌人,以便维持“军事工业复合体”,结果敌人越来越多。
中美之间虽然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尤其是贸易领域内的相互依存度很高,但是中美之间在根本上还有抹不去的“结构性冲突”。一战之前欧洲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度一点也不比今天的中美低,但欧洲国家之间硬是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同样,即使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很高了,也不能不让美国战略家去搞什么排斥中国的TPP。
中美之间的结构性冲突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结构性张力不会消弭,就像俄罗斯曾经变成了美国“普世价值”俱乐部成员而没能消解美俄之间的结构性冲突一样。除非资本“利维坦”遇到不可跨越的阻力而停顿下来,资本“利维坦”主导的300年世界政治进程才会被逆转。看来,中美之间的结构性冲突直接影响着世界政治的走向,是延续过去300年还是出现新拐点?让历史告诉未来吧。
(《人民论坛》2016.10.22杨光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