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莞芸 (景德镇陶瓷学院 333003)
乐平古戏台与明清乡村“族群”意识研究
刘莞芸 (景德镇陶瓷学院 333003)
景德镇乐平市,拥有约412座古戏台,被誉为 “中国古戏台博物馆”。古戏台建筑拥有精湛工艺和华丽的装饰美感,但完整保存至今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明清时期乐平的宗族多,势力大,宗法观念强。本文分析乐平古戏台发展历程;深层次挖掘明清乐平戏台兴起的多重因素;研究乐平古戏台装饰特点;并从“族群”意识的认同性、相对性、活态性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度剖析促使乐平古戏台能够发展至今的原因、明清时期与现代乐平民众对戏台文化、宗族礼法文化的意识转变。
古戏台;明清;族群意识
本项目由江西省研究生创新资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C2014-S309
景德镇乐平市,被誉为 “中国古戏台博物馆”。拥有约412座古戏台,古戏台以其庞大的数量和清晰的地质脉络分布于乐平市的各个乡村,建造年代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清朝至今仍有发展,跨越4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中国戏台的演变形式经历了由宋代的露台到金元时期舞亭再到明清时期三面观戏台形成的过程,而最早出现三面观戏台的原因是因为需在庙宇中祭拜神灵或祖宗。乐平古戏台的兴起也是因当时民众需要酬神祭祖而产生。明清时期,戏曲表演成为大众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并且赋予它作为献给神灵或祖先的一项特殊祭品。而作为戏曲表演必须使用的舞台——戏台开始在庙宇和祠堂中出现。这种将戏台建立在祠堂中,并视为祠堂附属建筑,是当时江南地区的流行。
关于乐平戏台的历史最早始于明代,明代流行的戏曲唱腔——弋阳腔发展活跃,而乐平毗邻弋阳,这无疑间接推动了乐平戏曲的发展,所以为了满足民众对于戏曲表演的热爱,戏台建设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乐平古戏台从建造最早的明崇祯时期到清乾隆时期的戏台多数都建于祠堂之中。但到清嘉庆、道光时期,戏台逐渐脱离祠堂,开始出现裂变,它不再附属于祠堂,而是独立于祠堂之外,成为主体建筑。由于乐平老百姓喜爱戏曲表演,所以对于古戏台的建造虽然历经历史战乱和自然灾害,但却坚持着继续发展。现在,随着乐平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成为首要兴趣。而传承四百多年的乐平古戏台,也渐渐走回民众视野,得到追捧和喜爱。
明清时期乐平古戏台的兴起是多方便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政治方面,明清戏台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制度有密切关系。明朱元璋命“中书省下郡县访求应祀神祇,名山大川,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凡有功于社稷及惠爱在民者,据实以闻,着于祀典,令有司岁时致祭。”到明嘉靖年间,颁布了可以“联宗立庙”的圣旨后,宗族们纷纷兴修祠堂与神庙,而戏台作为祠堂附属建筑成为当时百姓敬神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此时乐平也跟随着政治制度的要求,开始建造戏台,这是乐平戏台起源及流行的开端。经济方面:明清时期,由于商人会馆和皇宫贵族的鼎力支持,从经济基础上为戏台建筑愈趋华美精致推波助澜。同时,由地方士绅或宗族集资兴建的一些祠庙戏台,也具有较高的建筑水平。乐平的戏台就属于这类。文化方面:戏台建筑的蓬勃发展,核心推动力当属戏曲文化的流行。由于民众喜爱戏曲,所以建造戏台演戏成为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
明清时期乐平古戏台从属性上看,主要可分为宅院台、庙宇台、祠堂台、万年台、会馆台五种。其中乐平古戏台最多见的为祠堂台和万年台。但遗憾的是,其它三种类型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灰飞烟灭了,只存在于历史典籍中。乐平古戏台装饰的基本格局相似,但装饰考究,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装饰的繁华渐趋极致,有的甚至达到了“凡木必雕”的程度。而较为落后的村庄,也尽最大的努力在一些显眼的构件上,饰以雕饰或彩绘。
乐平古戏台最具代表性的为年代最早的明崇祯年间建造的涌山村昭穆堂和清嘉庆年间建造的浒崦名分堂双面戏台。浒崦戏台以“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著称,属乐平古戏台精品中之精品。
涌山村昭穆堂戏台位于王宗五祠内,单面开放式,由左场、右场、临时表演区三个部分组成,台前隔天井为观戏庭院。后台为长方形,较为简陋,有上下场门贯穿前台和后台,并用木板壁相隔开。戏台整体简约古朴、灵巧精致。涌山村昭穆堂戏台是乐平古戏台中年代最为久远的戏台,因而弥足珍贵。
涌山村昭穆堂戏台 明崇祯年间建造
浒崦名分堂双面戏台 浒崦名分堂双面戏台据民国26年《浒崦程氏》宗谱记载: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建筑面宽25米,深12米,高14米。双面台,也称为“晴雨台”。晴台面朝广场,雨台正对正堂,两台相互背依,浑然一体。戏台里外遍布戏台人物故事百余幅,雕刻精致,装饰豪华,放眼望去,一派金碧辉煌、美仑美奂。其设计之巧妙、结构之别致、雕塑之精工、布局之繁华,在江南地区堪称一绝。
浒崦名分堂晴台
浒崦名分堂雨台
乐平古戏台兴起且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明清时期乐平的宗族势力与宗法观念的强盛。宗族之间明面上相互攀比,暗里则是通过建造戏台来展示各自宗族势力的强大。当时宗族观念的兴盛,可以从乐平旧风俗“攀华宗,打械斗”中深刻的领悟。宗族间有间隙,便会找同姓宗族成员相帮,称作“攀华宗”;宗族发生打斗纠纷,便持刀枪互斗,谓之“打械斗”。“攀华宗”的风俗是乐平乡村各宗族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联络感情之用,古戏台则成为宗族间的情感纽带;搭台唱戏,大家欢聚一堂,情感上因戏曲而产生共鸣。而乐平械斗一般发生在不同族姓之间,称为“宗族械斗”。发生械斗时,以血缘凝聚宗族成员关系,以“先灵”作为心理依托。中国械斗更有“以福建之漳泉,江西之乐平、余干为最烈”之说。而乐平械斗之所以如此激烈,是因为他们械斗的方式多是“强强对峙”。所以表现的尤为猛烈与持久。械斗这种极端的维护宗族利益的现象,无疑表现出乐平人对宗法观念与血缘的重视。
族群认同是自己认定或被他人认定的具有共同世系和相同文化特征的人群。任何族群都是在长期交往与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族群间因这种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的对比形成巨大的文化差异和心理距离,于是在互动的前提下形成了族群认同意识。
宗教是族群认同的一种方式,也是族群认同意识中最为强烈的特征之一。族群关系实质上可理解为宗教关系。宗教信仰通过神灵和祖先崇拜来加强族群内部的凝聚力。宗教组织的祖先崇拜成为乐平人最重要的文化认同象征。而乐平古戏台的发展,是建立在这种牢固的敬祖的思想当中。
乐平在明清时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类型——祠堂,以血缘为连接点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祖先魂魄的安息地,并且成为民众追思和祭祖的圣地;是凝聚宗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这群有着共同世系和共同文化特征的族众,围绕着宗祠而居。所以导致乐平乡村“有宗必有祠,有祠必有台”。每逢节庆、祖先忌日必举行祭祖活动。而演剧则是他们选择对祖先追思的最佳的方式。
“族群”意识的产生并不是抽象的,而是来源于生活实践并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之中。当一个族群周围都是与之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人,其族群意识就相对薄弱;但当它面对异族成员时,族群的意识也会随之增强。
乐平农村,始终保持着氏族宗法,同姓一村。这种传统通过族谱和祠堂得到巩固,戏台的出现则使这种传统达到了极致。因为民众把对宗族血缘看重外化成主要外化成对戏台、戏事的热衷。乐平各个村庄的民众都具有较为强烈的乡土观念与情感,但也因长时间的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其族群意识也就在平淡的生活中相对薄弱下来。但是当异姓村庄在关于自己宗族血缘受到侵害时,绝大多数村庄则会以械斗的武力方式解决问题。械斗解决问题的方式虽不可取,但它间接加强了各村对于自己族群的认同感,使得族群认同意识得以加强。
族群意识随时间、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所以个体对一个族群的认同是具有不稳定性和活态性。
族群意识和观念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变化的。明清时期,乐平民众把宗族看得至高无上,宗族意识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与进步,族群之间由相互闭塞到逐步交流,交往的增多必然导致联系的加强。而族群成员联系密切的结果则是族际文化共同性的增加和文化差异度的降低,这往往是族群认同弱化的关键点。所以相比明清时期乐平村民对宗族及戏台文化的推崇,现代村民受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逐渐发生改变。
明清时期,乐平农村把宗族伦理看得至高无上,家族的荣誉与利益高于一切,外村对本村任何一个人的攻击都被看成是对全体成员的侵犯,一人有难,全村相助。但是,现在这种凝聚力已经逐渐淡去。从乐平古戏台现今的保护和民众对戏台文化认识的淡薄中就能看出昔日的辉煌景象已然不复存在。明清时期,乐平村民对于修祠堂与戏台、续家谱、修祖坟都是抱有虔诚的态度,因为它们是维系宗族血缘纽带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同族人共同的精神寄托。但现在的村民,虽仍然会修祠堂与戏台、续家谱、修祖坟,但已经没有往日热情,所以如何重拾这个昔日热忱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
[1]《明史卷 50 礼四》[M].中华书局,1974.
[2]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政协乐平市委员会编.中国乐平古戏台[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4]余重耀.乐平械斗记[M].铅印本,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