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助力知产保护与司法改革“双推进”

2017-01-09 05:36
北京观察 2016年5期
关键词:审判司法知识产权

文 本刊记者 郭 隆

委员提案助力知产保护与司法改革“双推进”

文 本刊记者 郭 隆

2014年11月6日,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履职。一年多来,作为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的专业机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286件,并深入推进以审判权运行机制为核心的各项司法改革。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它建立和运行的背后,自始至终留下了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奔走疾呼的足迹。他凭借前瞻的思想、敏锐的眼光和一份责任与担当,不懈推动着司法改革的进程。他就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马一德。

提案的由来

“2008年的时候,我作为执笔人正在草拟《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其中‘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是重要问题之一。”谈及对知识产权司法问题的关注,马一德说,世界各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都是以司法保护为主干线,多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确确实实还存有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尺度上。“我们的司法保护的尺度不一样,比如某项技术或专利在江苏保护得更好一些,到了西北地区就变成了招商引资的对象,所以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就形成了各地方标准参差不齐,同样一件事情,在苏州是不合规的打压对象,到内陆省份就变成为了吸引外资而开绿灯。”

对此,马一德想到要建立一个知识产权的上诉法院并作为终审法院,把全国各省市关于知识产权的案件,在二审阶段统一到一个尺度,彰显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实力和水平。“后来十八大又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应该说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条件已经具备。具体到北京来说,建立一个知识产权的法院,对北京保护知识产权,对中关村的创新产业发展,对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北京的法制环境都大有益处。”

知识产权为自主创新提供保障

于是,马一德撰写并提交了《关于率先在北京市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提案》。其中分析指出:“建立知识产权法院,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纠纷数量暴增,案件审理日趋复杂,现行知识产权审判制度已经应接不暇,亟须一套更为专业和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长期、大量的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经验和高素质的审判队伍,也为北京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提供了必要条件。”马一德建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应尽快对建立知识产权法院进行调研和论证,争取率先在北京建立起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院。

提案上交后,马一德履职的脚步没有停歇。他全面查找资料对北京市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北京市知识产权专业审判自1993年至今已审结6万件”,“2008至2012年,北京市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共审结案件50443件,占全国法院的21%”……同时,马一德找到市高法、市人大、市政协、海淀区政府、区政协等相关部门和领导积极沟通:“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关村是科技创新的桥头堡,且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商标局都在北京,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北京一定要积极争取。”

用心沟通

提案得到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北京市委的要求,市高法相关部门组成了专项工作组,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提案办理报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可行性的报告》,论证了北京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必要性和独特优势,并从案件管辖、人员储备、组织机构、办公场所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构想和方案。原院长慕平亲自带队赴最高法院提交报告,并向相关领导作了当面汇报。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做了重要批示,支持北京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工作。市高法专项工作组展开进一步调研论证,并与最高法院保持经常性沟通,后形成了《关于在北京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相关事项的请示报告》,就知识产权法院的规格设置、案件管辖、审判组织及审判权配置、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人员编制等问题拿出了详细具体的方案,报最高法院相关部门。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高法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马一德委员的建议得到了切实落实。2014年11月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正式成立。

“在推动建立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这件事上,我的经验是要‘接地气’。”马一德解释说:“在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得到批准后,我与市高法就一系列的具体问题又进行了多次沟通,如法院的专业审判队伍怎样组建、怎样配置、知识产权的简易程序还是合议庭程序、人员比例的配备、法官的遴选怎样进行等等。”马一德说,大家在用心交流,就是要建立一个符合国际化标准的,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又能解决现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法律制度,来解决目前知识产权案件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等面临的问题。“放眼国际,要让中小微企业包括外资企业看到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飞跃式的突破,让世界看到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和力度。”

谈及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困难,马一德坦言还是人才问题。市高法从北京三级法院、朝阳区人民法院、海淀区人民法院,遴选出经验丰富的优秀知识产权法官。陈锦川、宋鱼水、姜颖等全国知名的、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专家型优秀法官均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任职。

截至今年4月20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286件,同期共审结案件6414件。同时,深入推进以审判权运行机制为核心的各项改革,共接待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来访团体48批次,成为展现中国司法形象的重要窗口。

2016年4月21日,2015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专利)领域重大事件、重大案件及有影响人物评议活动结果在京揭晓。马一德委员被评为2015年度知识产权(专利)领域有影响人物。由他建议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被评为“2015年知识产权领域重大事件”。谈及自己的提案推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立一事,马一德很是开心,他说:“这是我的专业优势,也是政协委员的一份责任。”

猜你喜欢
审判司法知识产权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下侦羁关系的反思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Chapter 20 Extreme torment 第20章 极度惩罚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人大代表活跃在“司法大舞台”上
奏好人大内务司法监督“三步曲”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