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
【摘要】 在新课改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每一位教育者心中. 教师们在理论上可能对学生一视同仁和平等对待,不贴“标签”. 在文中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学生标签进行分析,为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标签;心理健康
在每个小学生的心目中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哪怕是一丁点表扬,但待在一个集体中的时间长了,有部分学生心中总觉得“这样的赞许绝对没有我的份”,这样的学生就开始感受“标签”的不公,不想听老师的话,甚至厌恶学习. 如何才能唤醒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怎样才能让他们也喜欢上数学课?保护其心理健康呢?笔者觉得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急需探究这类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话语权:“胆小的”VS“胆大的”
教师不仅仅要关注爱发言的“胆大的”孩子,还要给“胆小的”孩子一些表达的机会,他们也是您的学生,也要受到同等的重视和爱护,多给他们一些发言机会,以后他们在接触社会时就不会那么的“羞涩”,敢闯敢拼.
教育者们会发现年级越高,学生的举手率呈现下降趋势. 针对这一变化,笔者最近组织四年级的学生看了高斯从1加到100简便计算的故事动画片,并上了一节关于高斯如何解决问题的课,学生们兴趣较浓. 课后布置了家庭作业,即回家跟家长讲一遍高斯的故事. 第二天学生上学,教师再次组织大家讲高斯的故事,针对平时“胆小的”群体展开,邀请他们上台讲故事,并在他们讲完后表扬,“你是今日最出彩的404班数学人”“敢于讲,有进步”“能站在404的讲台上讲故事,老师为你鼓掌”……这样做,增强了“胆小的”课堂上发言的自信心,并以此作为起点,跟进一个月“胆小的”上课发言情况,并多次组织讲数学故事(多利用下午自习时间),笔者明显感觉“胆小的”能与“胆大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了.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会回答问题还不够,作为教育者还要告诉学生,老师是欣赏与喜欢问问题的学生的,这样的话语权更为重要,这对于“胆小的”是更大的挑战.
于是,笔者在学生中利用PPT,又讲了个故事. 国内颇有名气的节目主持人杨澜,她曾在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选修了社会学课程. 学期结束,其他科目都得了A,这门她自认学得还不错的课程却仅仅得了B. 杨澜去问教授,教授告诉她,“这是因为你一个学期上课都没有问过一个问题,即使你听懂了也可以提问,否则怎么证明自己是个有观点、有思想的人?”
表扬在听这个故事之前,曾向老师提过问题的勇敢学生,鼓励“胆小的”要会问问题. 从此,笔者的课后总有些孩子问课外作业题或问课堂上还没有弄明白的题,课堂中的问题也生成了很好的教育资源,如:老师您布置的课堂作业是不是太多了?老师谦逊地赔不是,并要孩子告诉自己多在何处,以便调整.
因此,教师不要低估“胆小的”学生的能力,他们也是可以说话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和提升,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的发展还应当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与学生以后的成长(或终身学习)有着共同的外延,其效果应逐渐在学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显现.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思维慢”VS“思维快”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要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设计游戏时,就要想到有部分学生厌恶玩游戏的原因是“思维慢”,不能说在数学课堂中,有一部分孩子完全反应慢,跟不上,就剥夺孩子参与游戏的权利,因此玩什么样的数学游戏,用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玩,怎么玩,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尽量针对大多数孩子,注重参与面. 如:一年级“7的合与分”一课,老师先设计了“几与3合成7?”等问题抢答游戏,一些孩子根本没达到抽象思考的程度,抢答积极性逐渐降低,因为总抢答不上,非常遗憾. 于是修改了这一游戏,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达思考的结果,如合起来是7,老师出示3,孩子可以画4根小棒,也可以拍4次掌,也可以出手势4,摆4支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展示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游戏就避免抢答的“思维慢”VS“思维快”,让他们之间更加平等,学生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现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予学生的首先应该是公平、公正,更加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 学生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先不要给孩子们贴“标签”,促进每一位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和谐发展,最终让有个性的学生们都能顺利地走向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亚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究[J]. 学周刊,2014(04):84.
[2]林华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 教师,2015(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