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璐
“吴地饮食文化探寻”是高职语文的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从吴地的饮食特点中探索吴地人文精神。教师可以引导服装专业学生在吴地人文精神的感召下进行服装设计,探寻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
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的掣肘在于教材。在以学科知识为前提的框架下,教学始终围绕教材灌输知识,教师极少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价值观的建构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教学中的活动忽视甚至排斥学生以获取直接经验和感性体验为目的的实验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只能遵照教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是观念与实践、知识与生活相脱离的活动。吴地的地域文化可谓资源丰富,吴地的语文课堂如能在烟波浩渺的吴地文化中攫取一瓢,将会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内涵。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培养要求之一就是“善于借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尽管语文学科与服装专业大相径庭,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艺术鉴赏能力,高职语文教学则又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因此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成为两门学科的交集。
3100多年前勾吴建立,吴文化逐渐发展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居吴地中心区域的苏州文化在整个吴文化体系中最具特色、最有个性,是吴文化最完美、最集中的体现。苏州作为吴文化的代表,水乡妇女服饰世代相传。这些服饰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水乡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审美观念。服装专业学生可以从语文教学中汲取文化养料,培养服装审美情趣,从而提高设计能力。下面笔者以《吴地饮食文化探寻》综合活动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导入
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吃”已经逐步发展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素来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吴地,饮食资源丰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就开始一场吴地饮食文化的探寻之旅吧。
二、探寻之旅
吴地的地理环境以及太湖流域的气候特点,为稻谷的生长提供了有力的自然条件。吴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点决定了吴地“饭稻羹鱼”的饮食特点。此次探寻之旅我们将从“主食”“副食”和“点心”三个模块展开。学生代表分组介绍:
1.主食篇: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稻谷一直是长江流域人们的主食。
竺可桢在《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认为,从太湖流域出土的稻谷品种来看,当时已经有籼稻、粳稻、糯稻三大类。
吴地以粥饭为主食。米粥,古称“糜”。吴地的米粥,花样颇多:糖粥、腊八粥——消灾除病、绿豆粥——消暑降温、马兰粥——明目亮晶……
吴地通常所吃的米饭为白米饭,吴地人民还常常将稻米煮成花色饭,比如“百宝饭”——办喜事吃;“豆腐饭”——丧事所食;“乌米饭”——强身明目;“青精饭”——每年的四月初八吴地寺院浴佛节食用。
2.副食篇
吴地水面占土地总面积的17.5%。太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生产基地。鱼、虾是吴地最大宗的土产,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要菜肴。
吴地渔谚:
银鱼、梅鲚、白虾——太湖三宝。
魛鱼、鲥鱼、河豚——长江三鲜。
大闸蟹、河虾、鳜鱼——阳澄湖三宝。
在甲骨文里,“吴”在字形上很像鱼,其最初的读音也是“鱼”音。吴地每月都有时令鱼上市,民间谚语称:正月塘鳢肉头细;二月桃花鳜鱼肥;三月甲鱼补身体;四月鲥鱼加葱须;五月白鱼吃肚鱼;六月鳝鱼鲜似鸡;七月鳗鲡酱油闷;八月鲃鱼只吃肺;九月鲫鱼要塞肉;十月草鱼打牙祭;十一月鲢鱼汤头肥;十二月青鱼要吃尾。
3.小吃篇
吴地点心品种十分丰富,讲究随时令的变化而变化,注重岁时食俗。民间流传有岁时食俗的谚语。
《十二月时令歌》:正月一日吃圆子;二月里放鸢子;三月清明买青团子;四月里蚕宝宝上山做茧子;五月端午吃粽子;六月里摇扇子;七月上帐子,蒲扇拍蚊子;八月中秋炒南瓜子,勒西瓜子;九月里打梧桐子;十月朝就剥桔子;十一月踢毽子;十二月年底搓圆子。
4.教师小结
纵观吴地的饮食文化,无不闪烁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精工巧制的特点,而今天的苏式美食,在传统的基础上更是具有兼容并包的“和合”精神。今天的文化探寻之旅的第二程,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服装专业的,我们是否可以从吴地饮食文化中汲取养分,做地域文化与专业结合的一次尝试!接下来就请小组代表来展示大家的设计成果!
5.学生展示
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设计成果,并讲解设计灵感。
主食篇:
设计灵感:灵感来自吴地主食中的稻米稻穗的形态与金黄色泽,追求纯净大方的自然美,以时尚优雅的款式为主。黄与白色泽交相辉映,稻米和稻穗的图案镶嵌在面料上,勾勒出原始自然的形态。设计给人传递了优雅简质朴之感,就像稻米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象:简单、醇厚。整套设计传达了设计者不忘大地对我们的哺育之恩。
副食篇:
设计灵感:总体采用丝绸面料来传递水乡泽国的质感。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吴地人民水一样灵动温婉的性格之外,进取张扬成为了吴地文化的新内涵。从服饰几何图案的角度去看,设计者透过藕片上一个个小圆孔中看到了吴地自古以来的兼容并包的圆融精神,遂以镂空的形式,结合疏密相间的艺术手法,加深礼服华丽的空间感、视觉感。
小吃篇:
设计灵感:在苏式点心中,最有代表性的点心即为梅花糕。苏式点心味觉上最大特点是甜和糯,视觉上则造型别致精巧,结合以上两点,设计组将风格定位为温婉、甜美。状如梅花的梅花糕因其造型独特,设计中紧扣这一花型,将礼服的裙摆分割为四片,自然散落的裙摆更具柔美、温婉的特点。形态逼真、甜而不腻的苏式点心,仿佛远处觅渡桥上站着的姑苏女子那一声“倷好”般清脆婉转,窈窕多情。
三、教师总结
如今的服饰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和风格化,讲究独特的文化气息在今后的服装消费中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本课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尝试,今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运用于我们的专业。
以上是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例,笔者对这一课例有一些思考。语文学习,更大的目的在于“文化底气”的培养。在笔者看来“文化底气”就是学识渊博、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语文学习天地广阔,课内课外连成一片,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广。在今天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里,如果再把语文课堂搞得暮气沉沉,那么课堂将成为束缚学生精神自由的罪魁祸首。
此次课例,是一次语文学科和专业融合的尝试,连接语文和专业的纽带则是吴文化。学生查询大量吴地饮食文化的资料,走访名胜古迹,切身体验吴地饮食文化,最后在课堂上汇总成这些直观的资料,当然,学生自身的文化视野还不够开阔,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是浮光掠影式的。学生是否能在人文底蕴这条路上走得坚实,设计之路上走得更远,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阅读给学生打下的“精神的底色”。作为吴地文化的后继者,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即“文化归属”,需要在大量阅读中积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