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潮颠覆一切,但我们该将重点转回到人类身上了

2017-01-07 19:31文亿
财经天下周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初创独角兽资本

文亿

每年年终,我们都会品评过去一年的得失。2016年,我开始思考当下时代的加速发展问题。消费者的习惯在发生变化,市场上有充裕的资本,大量投资涌入新技术领域,这无疑加速了创新和发展的步伐,同时又反过来颠覆了我们身边的一切。

我会忍不住想,在这样的科技热潮冲击下,我们还能够时刻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吗?显然,企业、政府和个人都在努力适应变化,但如果我们无法将重点从科技狂潮转回人类自身的话,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将一败涂地。

站在2016年的时间节点,回过头来观察科技狂潮开始的时间节点,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机器人等新技术开始涌现、第一批“独角兽”公司初露峥嵘,这些事情都发生在2009年。我想这并非仅仅是一个巧合。那时,全球大部分地区还在金融与经济危机中苦苦挣扎。在彼时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和低利率的资本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转型,催生了数字化、自动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延长寿命的生物科技等等科技浪潮。然后政府通过注入资金来为全球经济输血,这是个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措施。此举大幅降低了资本成本,提高了全球层面的资本充裕度,也开启了科技与创业的泄洪闸。

从那时起,投资开始变得很便宜,人们在全球范围内大举投资科技公司。截至2016年,全世界的“独角兽”公司数量已经攀升至180余家,总价值超过7000亿美元。

现在,我的办公桌上每天都会有至少5份新的项目投资书,罗兰贝格在上海合作的一家孵化器,2016年年底已经进驻了1万家创业公司。创新理念所面临的阻碍正在减少,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我把这种状况称为“时间加速”。这个说法来自一本名为《社会加速》的书,作者是德国哲学家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书中提到,这种加速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要共同应对的一项挑战,不亚于地缘政治动荡、全球变暖和恐怖主义袭击。因为在这种加速状态下,世界会变得更加动荡、无常、复杂和模糊,而人们在这个时代里会变得既心怀恐惧又抱有憧憬:恐惧未知的变化,憧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我观察到,一部分惴惴不安的人,开始变得更倾向于存钱,而不是去消费。这进一步增加了全球资本的存量。与此同时,又有人在不断推动着数量惊人的新项目。即使现在很多初创企业完全无法盈利,其中一些企业甚至将70%的收入投入到了市场营销上。但在这部分投资人看来,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企业迅速地变大,盈利不是重点,成长才是关键。这些初创企业不依赖公共资金,也不需要分红,缺少现金的时候就找来更多的私募资金来支撑下一轮融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Twitter、Snapchat。

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里,这个趋势更加明显。中国的创业者们天生乐观而勤奋,似乎更热衷于快速发展。在这种加速的状况下,初创企业必须开始自我审视:公司的生命力足够强大吗?目前的现金流能否达到盈亏平衡?需要追加更多的资本吗?基于长时间的近距离观察,我认为如果考虑到这几个问题,那么很多初创公司都是“虽生犹死”的。

另外,我观察到,2016年大多数的普通人和小部分的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们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这势必会引发一系列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和商业领域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失业问题即是一例,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正在被不断发展的软硬件技术所取代,比如2016年的富士康工厂裁员潮。

这种“加速”将会影响到那些不断努力攒钱的普通人的生活。如果要避免这种威胁的话,我认为我们现在就该启动扭转局势的进程,第一步就是将关注点重新放回到人类自身。我们需要频繁地自问: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些技术创新?这些创新更带来能美好的生活吗?还是说,我们只是执迷于创新这件事,为了创新而创新呢?我们是否应该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基础建设项目的投资呢?

科技狂潮之下,或许这个进程会困难重重。但现在开始,我们必须要为即将到来的风险做好准备了。

猜你喜欢
初创独角兽资本
“初创”杯喜剧大赛
初创企业的估值与融资问题
吃眼泪的小独角兽
中国的独角兽在哪里?
京沪初创企业领跑亚洲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认不出了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入初创企业,随行业趋势
寻找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