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艺正窘,其路漫漫

2017-01-07 13:52
优雅 2017年2期
关键词:艺校杂技演员杂技团

随着现代社会观演形式的多样化,大众有了更丰富的娱乐形式。无法回避的是,现在,看杂技的人越来越少了,下苦工夫去练杂技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演员们用台下十年功换得台上一分钟的精彩表演,相较于其他的行业或艺术门类,这样的付出和回报也显得越来越不成正比,这是令人惋惜而又无奈的现实。但即便如此,即便杂技完全不再可能像当年如火如荼的盛行,但它始终都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表演形式,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艺术感染力,而在这样一种现实面前,仍然有一部分人醉心于这门艺术并勤勉努力地将这一艺术传承下去,他们依旧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刻苦奋斗着。

去时·今日

四川杂技盛行于上世纪50年代,曾经在国内外舞台上都拥有一席之地,在杂技史上留下光辉璀璨的一页。虽然四川一直称得上杂技大省,现在国营和民营院团共有10余个,其数量可位列全国前三,但它远不是杂技强省,节目水平只能称得上中流,惟有德阳、遂宁两个民营杂技团的演出业绩相对比较突出。很大一部分团队急功近利,创作质量跟不上,没有新的好节目上市,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存和低效益运转。还有极少的民营杂技团由于经济实力、节目质量、剧团规模所限,生存状态不佳,农闲则演,农忙则散,不免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个别的国营院团经济状况也是每况愈下,如果得不得政府的帮扶,也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以致最终不得不退出杂技舞台。

眼下的杂技之所以身处窘境,最大的原因是人才的匮乏。由于杂技的特点所决定,从事杂技的演员要具有超常的吃苦受累的能力,身体还有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的潜在风险。何况杂技的艺术生命又很短,人到30岁基本功就很难维持,上台自然也就勉为其难了,面临二次就业的问题。如果不是转而当训练老师,大有前功尽弃之憾。加上如今可供选择的艺体门类又如此之多,谁又愿意让子女去学杂技呢?就算有寥寥无几的人愿学杂技,其身体条件不见得适合练杂技,所以,其后继乏人的现状令人忧虑。

磨艺·征途

对于杂技演员来说,表演是他们赖以谋生的“活路”。老师会通过他们的身体条件为其挑选适合的项目,从小就得吃下一般人吃不下的苦,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不能叫苦叫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而且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超负荷练习,大多数人身上都有一些新伤旧患。

为了能够真实反应四川杂技的现状和杂技演员当下的状态,《优雅GRACE》杂志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专程前往采访了四川省杂技协会的会员、青年柔术演员陈舒琴。这位年仅26岁的姑娘,已经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老人”。她虽然娇小,但却单纯质朴,坚韧执著。

GRACE:什么样的人才能练好杂技?

“从小就得练,对先天条件也有要求。因为在学杂技的时候,老师会给你分类,比如你先天柔韧性比较好,老师会让你去学柔术;如果你比较硬,但爆发力比较好,就会让你去做一些翻跟头之类的力量性强的表演。”

GRACE:你的身体上会不会也有一些职业病?

“有,我主要是练柔术的,身体的柔韧度非常关键。长期练习,我的腰已经有了职业病,腰椎尖盘突出,横突肥大,都有。我们这种训练属于超出人体常规的训练。”

学习杂技,可能并非出于他们本来的意愿,也许是家人安排,也许就是机缘巧合。他们已经在从小枯燥痛苦的训练中,培养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枯燥的训练与流淌的汗水中,握紧了这根藤蔓,不断向上攀登。

GRACE:为什么家里人会选择让你去学杂技?

“我小时候身体不好,父亲就送我去学习一些运动,一开始在少年宫学舞蹈。由于我天生柔韧性好,老师很喜欢我,甚至不收我的钱。老师建议我进体院,但那一年体院没来招生,艺校却来了,加上父亲本身也喜欢杂技。就这样让我阴差阳错地进了艺校的杂技班。”

GRACE:家里人都支持你学杂技吗?

“我母亲看到我练功,表面上虽然支持,但内心是很不忍。她觉得杂技太苦了,经常在我面前哭。我从12岁进艺校起再到杂技团都是自己一个人,已经学会了独立和坚强。家里刚把我送去杂技团的时候,有一回妈妈来看我,刚好看到我在练功,我亲眼看到她在一旁悄悄地哭。现在看到我出成绩了,对她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杂技演员的生活基本上可以用“单纯”来形容,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单纯”未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日常的训练占据了他们绝大多数的时间,汗水成了日常生活的主题。由于要经常保持技艺水平和良好的状态,他们自己也不敢懈怠。没有太多的社交,最多的就是成员之间的小聚会,而这些,已经能令他们感到充实和开心。

GRACE:平时的练功场地在哪?多久练一次?

“虽然一场节目我的表演就只有5分钟,但每天都要活动,长时间不练状态就差很多了。我在家里练,家里有一个次卧我没有放床,就作为自己的练功房。”

GRACE:除了杂技还有其他爱好吗?

“最爱的就是几个人约上去喝喝咖啡,看看书聊聊天。我们几个成员一起演出的时候比较多,前段时间经常在宽窄巷子进行表演,中午开始演出,然后会有1-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那时我们几乎天天聚在宽窄巷子的一间咖啡厅里喝茶聊天。”

杂技,对演员的身体条件有严苛的要求,而年龄,将是制约他们发展的最大枷锁。一旦到了某个年纪,就绝不是能通过硬撑或者逞强就可以继续表演下去的。他们将面临着下一步的生计问题,留给他们的选择余地并不大,要么留在行业里面当老师,传承技艺指导新人;要么就转行到一个陌生的领域,因为他们已经将大把大把的时间献给了平时的练习,对别的行业并不了解。

GRACE:杂技演员的巅峰时期是什么年龄?

“16岁到20岁左右,杂技真的是一碗青春饭。技术技巧在这个年龄段是最饱和的时期,之后便会慢慢退化。”

GRACE:你会转行还是继续当老师?

“在柔术方面,我现在26岁,已经属于年龄比较大的了。我现在天天演着,再演两三年我也演不动了。想过转行,或者去艺校当老师。转行的话,难度很大,因为我们从小几乎只在学习杂技,只懂这个。要去做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还真不敢面对,能在艺校当老师也是无奈的选择吧。”

即便最终要离开杂技事业,他们也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更未曾辜负昔日的汗水。在杂技演艺事业上多年的努力,早已积攒下了深厚的情谊,不论是成员之间的友谊,抑或是自己对杂技的情感。它于演员来说,也许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饭碗,更多地承载着了他们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品质。

GRACE:在你的演艺生涯里,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以前是德阳杂技团的,当我要离开德阳杂技团的时候,看了其他成员的一整场演出。舞台上面都是曾经共事的兄弟姐妹,觉得自己要离开了,心里无比落寞,一阵阵止不住的心酸。我当时出了一次车祸,以为这辈子要永远离开舞台了。那时只感觉非常的酸楚与伤感。”

GRACE:如果有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这门艰辛的技艺吗?

“接触了杂技,慢慢地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门艺术。我喜欢在舞台上的那种感觉。单纯地喜欢自己的表演。再走一遍也同样会选择这条路,因为通过杂技我找到了我自己。”

革新·未来

任何一门艺术,都曾经历辉煌灿烂的时刻,也同样有黯淡甚至陨落湮灭的风险,杂技也不例外,这是艺术的宿命。唐诗宋词不可能再回归昔日竞相争读、创作的巅峰状态,但千余年来,它们也未曾烟消云散,因为总有人会乐此不疲地传承文脉,创作不绝,这也算是艺术自身的规律。而杂技艺术从几千年来的历史来看,发展到今天,既是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样也遇到了前所未见的机遇。人才与创新,是杂技未来发展的不二良方。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杂技技巧的不断创新、艺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更具观赏性和综艺性的杂技越来越受到当代年轻人的喜欢和青睐,其艺术内涵也愈发丰富,舞台杂技也逐渐从单一的节目发展到出现主题晚会、情景剧、杂技剧等多种形式。如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杂技的春天终将来临,杂技本身的艺术创新也将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满足杂技观众审美的多元需求。

就如同你看见像陈舒琴这样的年轻演员压腿、练功的场景,在这个寒风瑟瑟的冬日的成都,何尝不是一抹耀眼的亮色?

猜你喜欢
艺校杂技演员杂技团
秦俑里的杂技演员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杂技演员星星狐
锦州银河艺校作品展示
如果大马不是马?
成对的杂技演员
廉进则腐退
杂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