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漫长的中场休息》 [美]本·方登 打仗确实烂透了
比利林恩的战争的原著。“人的一生只有几个时刻让你能肯定地说:没错,那是历史性的一刻,那天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这场漫长的中场休息,看似无比荣耀的凯旋之旅,却更像是一场场杂沓纷陈的闹剧,战场上直面生死、刀兵相见的残酷与人们口中的所谓大国旧梦、掘金大计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好像是事实的两个面向,又好像是真理与谎言一般形成荒诞的对照。而那些在狂热包裹之下、思绪任意游走的自由时刻,才是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时刻,目睹战友离去的伤痛,手刃敌人的快意与恐惧,昙花一现的爱情幻梦,所有这一切都带领着比利走向关于灵魂、关于自我的追问之中,也将带领他继续走完作为一名战士的征程,“唯有完成这一阶段才能走向下一阶段”,打仗确实烂透了,可他实在看不出这种无聊的和平生活又有什么好的。
02
《东京本屋》 [日] 吉井忍 摒弃“最美”书店
“书店若只是卖书,那就不能持续经营。主要的不是物,而是看不见的一种价值……书店存在的意义不只是卖书。最重要的是跟周围产生关联,努力成为社区所需要的一份子,让自身具有社区性。”虽然精神生活并非只有书籍才能提供,书籍也并非只有纸质书,但纸质书不可否认仍是通向精神生活主要入口。只要阅读对人们来说不只是功课、任务或消遣,还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方式,那书籍和书店就不会消亡。毕竟,对许多人来说,就算是在天堂里,没有书店的日子恐怕也是不堪忍受的。“就像在河川放流鲑鱼苗,等待鱼儿从大海洄游并溯河而上,这样漫长的过程。它们都不在了,我游回来了。”
03
《理想家:2025》 [日]原研哉 / 张永和等 2015年,你会怎么住?
“2030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将处在移动的状态中。家,不单纯是住宅产业化的商品。它既是各个产业的交叉点,又是文化生活的基础。理想家一定不是仅仅关乎住宅建造的项目,而是要与能够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具备优秀创造力的建筑师一起合作,把潜在的未来社会发展问题、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可能性等通过‘居住—家的形式可视化地呈现给社会。” 从原野走进城市,人类自私地寻求着利己的住宅“私密性”,科技便利指数最大化。建筑设计中的最大化共享空间,又何尝不是一种完美的乌托邦幻想?共享经济是社会主义产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年做过的设计版“美丽新世界”的梦。
04
《松风》 [中]早稻 快意江湖
“我也想到早稻的画里去啊,变成头顶的咸鱼,变成铺天盖地的牛毛皴,变成冷漠的眉眼里映出的星星。”隐隐有侠客的魄,大师的淡定,孩童的天马行空。“不知情节为何,可这磅礴山川,鬼面精怪,独行少年,古老坠饰,荒野孤月,无不令人瞠目惊叹。又有那几幕闲聚喝酒的好友,悠哉随意的形容,衬得几幅面无表情的特写孤独了许多。 群景和个人都大气粗犷,又细节繁多。”一个来自深山的年轻侠客仗剑四方、游历奇境、斩妖除魔、拨尘见佛最终到达一片广袤宁静之地,大河奔流,松风阵阵。早稻的剧情绝赞,魑魅魍魉、快意江湖、酣畅淋漓、杀气满腔,也醉酒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