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娱
朱可染,青岛大学艺术学院水彩专业,师从水彩画家陶世虎、王少波、侯安智。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院油画研究生,师从油画家何多苓。与85后的年轻艺术家不同,在朱可染的画中,很难捕捉到年轻一代艺术家以主动的视觉冲击为创作重心,她的画更愿意去被感受而非定性,从她的素描作品入手便可窥探一二,如今已被众多藏家争相收藏。近几年,跟随导师何多苓学习油画,她的身上便多了诸如“得意门生”的标签,外界对她的评价是空灵,孤寂。在这一年中创作了20多张油画作品,她开始在绘画中探讨人物和周围事物环境的看似简单又充满矛盾的关系。
第一部分:
第一眼看到朱可染,便觉与照片中的不一样,瘦高的个头,腿部修长线条清晰可见,显得健美有力,运动鞋、双肩包、齐肩短发,既不像照片中那么清冷,又不像世人眼中的那般沉静,反倒颇有几分邻家女孩的真诚活泼。
一进门,还没等我们开口,便与我们看她自己养的昙花,以及在阳台上她自己经营的一片小天地,昙花是她搬家搬过来的,因此也有特别的情感。这间属于她的工作室不大,一间画油画,一间画素描,一间堆放画材。工作台边除了画框和颜料,最多的便是书籍,诗歌和美学书居多,她说自己喜欢的就买回来,或许哪一天里面的素材就用得到。柜子里摆放着玲珑的瓷器,古老的清代房檐,宋代的器物,所有的物品都被分类归置,丝毫没有理解中画家的那种凌乱随意,这些都是她从各地淘来的,每去到一个地方都会捡颗当地的石头收藏。她喜欢收藏小东西,最早画的素描也全是从身边的小罐子小葫芦小石榴开始的,似乎房间里的一切都能与她亲密对话。她白天在画室画画,常常待到晚上两三点,这个习惯从她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持续至今,因为喜欢诗歌和音乐,也经常参加关于诗歌和音乐的活动。
本科学习水彩,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川音美院油画系,后又经过全国筛选,成为当年唯一考入成都画院的艺术家。从北到南,为了追求自己的信念,也曾遭到父母反对学油画,几经折腾下,依旧坚持油画创作。“我特别固执,但凡认定的事情很难被改变”。
孤单,不是生命的本质。至少,不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我不想探究和追问,一个虽然缓慢生长,但依然在夜晚,细心守候昙花一现之香的朱可染,是为什么深入到如此孤单的。任何一个艺术家的个人生活,都可能影响作品呈现的样子。只是,我不愿意,也不相信,美丽,心思可以与万物细语的朱可染,就仅仅把孤单作为个人艺术的独唱,仅仅因为虚无的虚无感,就把好像惟一真实的孤单,作为艺术中抵抗虚无的武器。虽然,把生命的孤单,表现得如此醒目,如此决绝,如此与世界无关,已经足以让我们惊叹她精神的纯度。她拒绝用暴力的、抽象的、晦暗的形式来表现,更让我们钦佩她艺术控制力的成熟。
朱可染是有硬度的。在她曾经的骨头、石头系列中,我知道了,她艺术的坚强。终于,我接着看到了《失乐园》。荒草丛中,一座废弃已久的转轮木马亭。虽然,还是令人伤感的流逝,让人落寞的遗忘,叫人不忍的荒凉。但是,这里,毕竟有过满亭的欢笑,有过飞转和无忧。消失了,还有回忆。废弃了,只是回到自然。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发问:生活与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本质就在这里。存在过,自然而无知。是的,如果一定要我回答,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无知。要知,有知以后,还是无知。这不是玄说和绕口令。因为无知,就无障无碍地接受,就无涩无滞地放下。也许,对于朱可染,这是无意的一种醒悟吧,也许,是她作为一个可能达到高处的艺术家,艺术与智慧的天赋,总是要让她把孤单的在,带向自然而无知的在。她又画了百合花,画了在林中走到断路、但是想小心走过去的少女。我更想问一问朱可染,那个自画像头上是熊猫宝宝吗?谁才是真正的你?才是想做的你?
朱可染可以不回答,因为,一个艺术家朱可染,不需要被追问,更不需要去回答。对于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应该做的是,安静的看见她的存在,无论她在的方式是什么,在哪里,她都是值得看见的一个朱可染。
去掉观念,我们还剩下什么?
有次和朋友谈到画画。有人说:画要有观念。我说,有观念,好啊……不过欣赏完观念后,还应该剩下点什么。我说,应该剩下一幅画,一幅好画。
有人追问:什么是好画?这问题我答不上来,只知道它就挂在那儿,挂在博物馆里。也许画里有某些观念,不过已经不大看得出来,因为过去了几百年,只剩一幅画了……我追求这样的画。
承认我认死理,可能也很落伍。但私下观察——通过其作品——如我者还颇有人在。此类画家想画一幅好画,深陷其过程中。我觉得朱可染就是这种画家。
GRACE对话朱可染
生命不管再微小都是值得敬畏的
GRACE:你的油画和素描作品都有一种空灵的美,很干净。
“我喜欢很空的东西。大学时做过一些抽象,极简,具有哲学性思考的作品。我喜欢画面特别简单,我个人的思考是事物越简单就越接近本质,这个可能受禅宗的影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想把微小的东西做到极致就行了,所以大面积的留白也是考虑到布局上的因素,在中国画里讲究的章法和布局,我喜欢空灵的美。我画一幅素描的时间有时候比画油画时间还长,画素描做减法更多,每次画完会擦掉,留在纸上的痕迹就保留住,会有很多偶然性。画实很简单,画虚很难,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把虚做够,有时候的我会很犯强迫症,曾经有一张小素描画了6天,直到觉得满意了才结束。”
GRACE:油画中的模特都是你熟知的人吗?
“最新这两张模特是我自己,另外几张有些是我的朋友。画面中模特的动作也不是特意的,我希望画面中看着很舒服但又有一点点不对劲的地方,比如浴缸里面我就没有画水,因为画水就是一个常态,我会让人觉得有些不一样,这点也是受到何老师创作的启发。”
结果不是自己能预想到的,做自己喜欢的就好
GRACE:好像你的很多东西都是受到何老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是你有意识去学习的?
“诗歌和音乐赋予何老师的东西特别多,他的阅历丰富,修养也很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但我现在的生活经历少一些,所以要慢慢地从音乐和诗歌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滋养自已,因为你曾经看到的东西或学到的东西或许会在哪一天会带给你更多灵感。我画画会有这样的感觉,就突然间那个点好像以前有过。我也经常看何老师画画,一起探讨对绘画的思考和技法,时常会获得一些启发。因为我本科是学水彩的,研究生才学的油画,又多以素描为创作,我希望能将这几点结合起来,创作上有新的突破,在我看来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一定是掌握很多创作方法的,因为它们是相通的。
GRACE:会经常有人说你和何多苓的作品很像吗?
“就学习来说,先把老师的优点学到,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会慢慢的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我想按照这个过程来就可以了,急不来的,艺术需要时间的积淀。但就中国绘画来说,古往今来都是师承关系的,不可能完全摆脱,看个人吧,如果不在乎这个评价就无所谓。首先绘画对于个人开心就好,因为结果不是自己能预想到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GRACE:最开始学油画,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我学油画的一点优势就是我把水彩很多透明的技法用上了,在这一点上我向何老师学习比其他学生更容易一些,因为何老师的画面中亮的地方留白的地方跟水彩的技法是相通的,越亮的地方越薄,所以我看何老师的作品很快就能理解。虽然我对于绘画领悟很快,但还是会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油画材料跟水彩差异太大了,包括时间、用油、对材料的掌握才是更大的问题。我真正画油画是在研究生二年级才开始的,之前也出现过很多问题,比如做油画底子,油画实在太考究了,它是一个既宏观又细致的东西,从用布的材料就会影响你最后的手感和技法。当时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每天都在画室待到很晚,经常刷十几个画框来研究油画材料的问题,现在油画底子和颜料的使用都会考究,会影响到一幅作品保存时间的长短。”
我特别相信信念
GRACE:最初喜欢素描,本科学习水彩,又跟着何老师学习油画,跨度挺大,这之间有什么故事吗?
“其实我本科就要学油画的,但是我爸爸不允许,因为我的父亲特别传统,他就希望我学国画,或者学设计,他觉得在中国一个女生,以油画创作为职业以后肯定会特别辛苦,大学就因为这个原因没能报考油画专业。”
GRACE:那现在你父母是什么态度?
“我父亲期初是坚决反对我来四川的,2008年地震后我准备考研,他总拿地震来吓唬我,我说我不怕,我就要去。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我 想画画考研是可以让我坚持画下去的,会为我获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时间,几近波折我由水彩改考油画,第一年考了专业第一名,却因为外语没过未能考取,第二年的时候,因为已经大学毕业了,我父母想让我工作,我努力说服父母再给我一年的机会,考上我就去上学,考不上我就去工作。第二年我把我画画的材料全送朋友了(因为考研的时候就忍不住想画画,总是不能专心学英语)后来就跑去川大,每天朝九晚五地在自习室里待着复习英语,也就考过了。后来我父亲知道我考的是何多苓老师的学生,就很支持,觉得我的坚持很值得鼓励。”
GRACE:其实你的素描才是受认可度最高的,现在素描作品好像很少了?
“素描的作品基本上都在上海,我和上海的艺博画廊签约了,成都很少展出素描作品。我考虑在上海做一个素描的展览,想把素描系统地呈现出来。”
GRACE:接下来在创作方面有是什么新的想法吗?
“目前最大的作品是1.65米的画,也想过那种拼在一起的作品,下一步我想会创作几幅大尺幅的画,但还是以人物为主。其实有时候我也挺分裂的,我的素描是纸本的静物为主,但实际上我也尝试过把它们画成油画,把那种很干净空灵的意境投射到油画上,需要攻克更多的材料和技法上的难题,也非常有挑战。”
GRACE:你认为中国当代女艺术家是不是比男艺术家更不容易?
“我觉得这些年女性艺术家还是有优势的。女性的东西更自我更敏感,但要放在宏观美术史或者美术馆里,还是男性居多,因为他们的作品里会有政治哲学方面的思考,这和思维方式有关。但就艺术本身来说,女性还是更敏感,有她自身特殊的优势。”
以下文字可作为小字配在旁边:
1“我读到一篇川端康成的花未眠,觉得很美,就赶紧分享给我在我的朋友圈,我本身读过他的许多书,正好那天去书店,又看到了那一句话,我觉得好感动,有时候有一些句子会反复刺激你,这种文字带给我的感受会浸入我的生活中。”)
2“我就属于在自己世界里呆很久了,我画自己喜欢的东西,至于我的观众,如果能产生共鸣就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