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光
摘 要:阐述了休闲观光农业的涵义和特点,分析了东营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研究了东营市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做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新品牌,充分发挥鼓励引导作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关键词:东营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1-72-2
0 引言
所谓休闲观光农业,就是利用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效发挥农村的休闲娱乐、旅游的功能,让城市居民能深入到农村并对农业有真实的体会,同时又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同时,休闲观光农业也可以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固有的生产结构,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实践证明,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市民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1 东营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与滨州市、淄博市、潍坊市接壤。东营现辖东营区、垦利区、河口区和广饶、利津两县,面积8053平方公里。东营区已发展18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7处休闲农庄,30多家农家乐,投资超过4亿元,每年举办10余个采摘节、乡村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吸纳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累计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及相关收入4.73亿元。垦利区12处规模特色农业景区现已建成,并拥有4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年可接待50万游客,可实现2.5亿元营业收入。河口区先后打造了一批申丰庄园、孤岛农博园、新户百枣园、河口街道高效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年实现4000多万元营业收入,年利润达800多万元,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年接待人次达90000多人次。广饶县现有13个各类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创建4个省级旅游强镇,1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有效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利津县以黄河中下游农耕文化为内涵,以观黄河、品野味、干农活、享农趣为经营理念,规划建设起了“黄河风情生态园”,成为当地的新景观。该生态园项目依托黄河滩区自然地貌串联起“一带二城三园四区”,是利津黄河滩区唯一的一座生态园。截止到2016年10月份,东营已有东营市广饶武圣府生态旅游文化交流中心、东营市陶园农业生态观光园、东营市刘集红星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山东华林庄园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东营嘉颐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5处入选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 东营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布局不足,缺乏规划
大多数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基本上以农民或企业自主开发为主,缺乏一定的科学规划和市场调查,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休闲观光农业业主之间开发缺乏必要联系,更不能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同一区域范围内观光农业项目重复建设、功能雷同,造成恶劣竞争。
2.2 品牌不强,缺乏内涵
现阶段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普遍现状都存在设施较为简陋、内容较为简单、科技文化含量较低、社会影响力较小等问题。园区对当地地缘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发掘不够完善,对文化主题的提炼不够鲜明,也没能将农业资源开发成特色旅游产品。由于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品牌建设的长远眼光,导致休闲观光园区品牌形象模糊,缺少可持续长远发展。
2.3 档次不高,缺乏特色
目前,东营市休闲观光农业所发展的地区很多是在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基础上自发形成的,而经营管理人员又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自我形象不够重视,服务意识也不强,营销手段缺乏、服务设施落后。具有东营市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
2.4 规模不大,缺乏配套
实践证明,当休闲观光农业的半径达到29.5km时,才能发挥到最佳效益。但基于对短期效益的考虑,东营市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大多采取规模较小的模式,形成产业体系更是差距很大。对于观光项目,大多采用简单、守旧、缺乏新意的诸如观光果园、垂钓园、采摘园为主要休闲娱乐项目,对于更加丰富的娱乐活动和配套设施没有进行有效的补充,对一些旅游功能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发挥。
3 东营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对策
3.1 整体规划,统筹发展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从长计议,统筹规划,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各县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有东营市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计划,对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重点进行规划,防止相同、反复建设,做到有序发展,相对集中。要立足东营市农业实际生产情况,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力的视角,综合考虑东营市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农林牧副渔诸产业中能够产生面向都市居民的休闲观光吸引要素,以此为基础,规划全市范围内成体系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群,并在市域范围内统筹道路交通、景观、资源保护等系统,发展具有东营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背景下的特色餐饮和特色住宿。
东营区、垦利区,利用城市近郊,结合打造黄河水城和广利河、广利港综合开发,规划建设服务于近郊城市休闲、餐饮的生态农庄项目。广饶县,以农业生产、种植为开发重点,大力发展蔬菜和花卉等生产园区,构建绿色高效农业区,依托农业开发项目建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利津县、河口区,利用黄河故道和滨海资源,以沿海滩涂、渔港码头为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以黄河湿地生态、黄河入海口为重点建设黄河生态观光项目。
3.2 注重服务,大力宣传
注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提高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东营市各级政府也将人才培训纳入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要成立、培育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及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行业自我服务和约束管理机制。探讨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切实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宣传力度和营销力度,树立观光旅游农业品牌。
3.3 注重特征,农旅结合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必须要坚持以农业为根底,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征,把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要突出农味,在农字上做文章,力图贴近农家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与农业生产和农家生活结合,体现农村特色,推出一些游客参与性强的农事活动,让游客的休闲旅游活动和农业生产及农户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突出休闲性,增强参与性、互动性。特别在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加一体化等高效生态农业形式的功用拓展上,到达求变、求异、求新、求特、求美的游客消费心理。
3.4 功能创新, 打造特色
休闲观光农业经营者要树立好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注重对特色品牌的研究、挖掘并能更好地突出特色,用特色来吸引顾客,树立形象、避免雷同。要以新颖取胜,定期更新活动项目,使游客百来不厌,避免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3.5 创新模式,多种经营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循环农业”,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同时,实现农作物秸秆—动物养殖有机肥—农业种植的循环生产,打造“旅游+循环农业”的新样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养生”,依托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旅游度假区和快乐农场,建设“市民的休闲观光带”和“市民休闲养生旅游集散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农产品销售”,大力实施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打通大型商超的农产品直接供货渠道,形成从农事体验到农特销售,从供应端到需求端,从一产到三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同时,探索农业“互联网+”模式,在网站和微信群、QQ群客户端搭建特色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开展直销直送业务,增加农民收入。
4 结语
总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潜力巨大,只要积极开发,科学规划,前景将十分广阔,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同时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王真,莫建林,泮进明.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探讨 [J].农机化研究,2006(3):11-13.
[2] 严力蛟.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模式与发展对策[J].新农村, 2007(2):6-7.
[3] 卢春玲.东营市龙居镇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4] 曲香艳、姜学海.青岛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路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