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木其尔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不仅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本文是以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自然保护区移民为例,通过对罕山无人无畜封禁保护区和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两地移民经济状况的调查,总结出合理给予经济补偿和完善移民安置是实施移民政策的重要前提,是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封禁;移民安置;经济补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78-02
本文结合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调查方法:深度访问和文献综述方法,针对通辽市扎鲁特旗罕山自然保护区和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两地的收缩情况,即移民的经济补偿、安置问题和建立移民社区做的研究调查。
一、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罕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西北部,保护区总面积1370000亩。始建于1996年,是把当时的罕山林场直接划为旗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同年9月正式成立罕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8年通辽市委、市政府实施收缩转移战略将它确定为重点区域。它是通辽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科尔沁沙地水源涵养地。
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扎鲁特旗毛都苏木,原先是一个很小的嘎查(村),扎鲁特旗政府为了维系荷叶花湿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专门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个计划是以收缩农牧民生产活动、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实施目的,按照计划现已竣工。
二、自然保护区移民的经济状况
2008年根据上面所述建立罕山及其周边地区的面积为1500000亩的无人无畜封禁保护区和荷叶花湿地800000亩的封禁牧区。旗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即:封禁区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围封禁牧,将保护区内所有住户和牧铺全部搬迁转移,禁止一切农牧民生产活动。建立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维系扎鲁特旗自然生态系统,建成水禽自然保护区。
(一)自然保护区的封禁情况介绍
表1 自然保护区的封禁面积
围封
禁牧 退牧
还草 退耕
还林 河道
治理 新建
棚舍 新建
窖池 新建
饲料
基地 购置
饲草
料加
工机械 封禁
保护
① 252
万亩 145
万亩 1
万亩 4.3
万亩 0.7
万亩 1.03
万亩 2.3
万亩 163台 140
万亩
② 80
万亩 23.4
万亩 1
万亩 2.5
万亩 3
万亩 8
万亩 2
万亩 152台 26.4
万亩
上表说明,确立①罕山自然保护区禁封地和②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封禁地是2008~2010年收缩计划中的重点工作。由于两地的级别不同,罕山保护区的封禁面积比荷叶花保护区的封禁面积大很多;因为罕山林场“退牧还草”和“围封禁牧”的面积比荷叶花保护区的封禁面积大;再加上移民搬迁至鲁北镇,并建立移民社区,所以摒弃了以前的游牧生活方式,资料还说明新建棚舍和新建窖池的数目跟荷叶花保护区的数目比起来少很多。
(二)移民人口统计
罕山自然保护区封禁的范围是整个罕山林场和阿日昆都愣苏木部分地方;而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封禁的范围是荷叶花苏木和额日格图苏木部分地方。由此可知,妥善处理移民搬迁问题也作为了重要的计划工作之一。
表2 自然保护区的移民人口
罕山林场 阿日昆都愣苏木 荷叶花苏木 额日格图苏木
普通户 187户 40户
人数 611人 167人
牧铺 57处 38处 100处
人数 194人 129人 382人
从表2中可以发现,2008~2010年收缩工作过程中总人数达到1483人。资料说明,罕山自然保护区移民的人数达到934人,占总人数的63℅;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移民549人,占总人数的37℅;主要原因在于两个地方的自然保护区级别不同,一个是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区,另一个是市级重点保护区。当地政府部门按照自治区指示:要全面、完整保护罕山自然保护区,不允许任何人住在保护区境内,建立了罕山及周边地区的无人无畜封禁保护区。
(三)移民的经济补偿分析
2003年1月实施的《退耕还林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实行生态移民,并对生态移民农户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偿。”
扎鲁特旗2008~2010年实施收缩转移战略工作总结中说明:2008年主要完成情况表明,罕山自然保护区累计完成投资83,700000元(其中通辽市财政补助10000000元)。2009年主要完成情况表明,完成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投资36820000元,其中财政资金13300000元(通辽市政府补助100000元),项目资金11620000元,群众自筹600000元。2010年主要完成情况表明,完成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累计投资1100,000元,其中财政资金1000000(市财政补助100000)元,整合项目资金810000元,群众自筹400000元。
罕山及其周边封禁保护区坚定推行禁牧舍饲,共清理牛39000头,羊264000只。并利用3个月对封禁区内所有住房和牧铺评估,给予了补偿,共拆除379处居住点,并安排罕山林场的青壮年移民176人担任公益林护林员,每人每年发放工资12000元,并将封禁区内草场,按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承包到户的农牧民草牧场,按每年每亩10元标准补贴,集体草牧场按每年每亩2元标准补贴,耕地按国家“退耕还林”标准补贴。当年总计发放补贴3790000元,一直补贴至2027年。
荷叶花湿地封禁保护区,对移民原住房、牧铺的固定资产经评估鉴定给予等价补偿,并对评估价值低于2万元的按2万元补偿。入住小区的移民从旗外购买奶牛基础母牛(5头以内)的,每头荷斯坦奶牛补助3000元,每头西门塔尔奶牛补助2000元。对承包到户的草牧场给予每年每亩7元的舍饲补贴。
(四)移民社区的建立
在移民社区的建设方面由于两个保护区规模和等级的不同,两个移民社区的所在地不同。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为罕山自然保护区移民购买住宅楼101户,共7919平方米,房屋产权归移民所有。另有108户同意现金安置的移民,每户按营业性商品房标准给予一次性现金补助,共发放就业安置资金11880000元。
荷叶花湿地保护区的社区建立主要通过三个步骤完成。(1)宣传发动;累计发放宣传单9000份,张贴宣传标语300幅。开展的宣传活动对移民搬迁起到重要作用。(2)拆迁评估和经济补偿;荷叶花湿地保护区核心区涉及的收缩转移范围内40户住房(牧铺),按物价认证部门的评估予以补偿,发放拆迁补偿金并对原址进行平整灭迹。
特定意义上生态移民的安置问题和赔偿问题都被视为移民搬迁的重要内容。两处自然保护区移民社区的建立标志着这次收缩转移工作取得成功。
三、思考
笔者在自然保护区移民搬迁问题和经济补偿的问题上做了大概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扎鲁特旗罕山自然保护区移民和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移民,经过三年的收缩转移工作成功移出自然保护区,收到适当的经济补偿并住进了移民社区。但是随着移民的搬迁和新社区的建立我们也发现政府部门要在给予经济补偿的基础上,妥善处理移民今后生活问题,即:就业、医疗保险、低保等,这才是今后面临的难题。⑴自然保护区移民的就业问题。数据资料说明移民中护林员和养奶员的人数占少数,大部分移民还没有就业机会。⑵移民社区的管理问题。移民对于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及更大的地域发展,意义是很明显的。所以妥善处理移民的管理问题也是今后要完善的工作。目前调查的结果说明,随着保护区的完善,罕山地区的林草植被和野生动物数量已恢复到十年前的水平,水源涵养能力和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正在逐步增强。这也是自然保护区移民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色音,张继焦.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郝亚明,包智明.体制政策与蒙古族乡村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