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林亮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对教育产生着影响。语文教师应当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揉合”的含义,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准确理解信息技术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呢?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实施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如下问题: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改进教学手段,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如何处理好语文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如何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力工具,这也就是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是全面的、系统的。这表现在信息技术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手段的变革、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改进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系统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如数字化编辑、数据库管理、检索)、教学内容的呈现(如多媒体的应用)、知识间关联(超连接和关联技术的应用)、教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兴趣是能力的源泉”,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审美因素,运用音乐、动画、制成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描述意趣横生的人物、场景创设一种审美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发挥网络教学优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广读、多读才能有所悟,广读、多读必须要有大量阅读的材料,网络教学就可以提供丰富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网络教学维持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网络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多方创设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网络教学环境,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
网海畅游。汇集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比如在教学《第一场雪》中,让学生真正领悟“瑞雪兆丰年”的深刻含义体会由这场雪给人民带了的喜悦心情。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那么怎么才能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决定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然后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学生通过网络的搜索找到这场雪的时代背景,了解了当时正直i年自然灾害。很多人因饥饿而死,而这场雪则预示着明年的丰收。这样一来使这一难点随之化解。同时也让学生在资源共享巾领悟了文章的内涵,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使课堂活起来比如在教学《第一场雪》第二、三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重点,难点都在这两个环节中。重点是让学生领悟到这场雪的大和美。我恰当出示动态画面和多幅美丽的雪景插图,同时利用音乐的渲染,使学生在视、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冲击下,不知不觉走入了雪花飞舞。白茫茫的雪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使雪大,雪美在学生头脑中定格成像,让学生真切的领悟到雪韵。突破教学的难点进而获取相关的知识。教学中。第一步:感悟雪之“大”。设计意图:借助这个动画让学生感受鹅毛大雪飘然而至的情形。利用媒体音响渲染。触动学生感情。辅助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能产生如闻其声之感。而且能从中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第二步:研读雪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1。品味“粉妆玉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一词语想不想亲眼看看粉妆玉砌的世界?先闭上眼睛,自己想象一下画面——睁开眼睛。与学科整合,使信息技术广泛介入学科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成为学科课程的组成部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但是在整合之中也应该注意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是有机的“整合”。绝非简单拼装的“凑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需要先“整”而后“合”。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水乳交融、有机结合的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这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一次挑战。二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要注重“实效整合”,绝非应付了事的“形式整合”。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切忌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不顾整合的实际效果。一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为形式而形式,单纯作信息技术表演,将徒劳无功,是不足取的:二要使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保证学生爱学,善学,乐学。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了,学习的劲头就足了,自觉性就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好。三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目光应该放远。坚持“长效整合”。绝非三分钟热血的“短期行为”。
总之“一个人的提高不算提高,整体提高才算真高”。将好的东西与其他语文教师分享这才是课题实验的根本目的之一。我利用教研活动、公开课等与同课头语文教师广泛交流,和他们一起共享远端资源,交流心得体会,互学操作技能技巧,推动了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