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孩」是大大的「活雷鋒」,需要政府有額外的「產人」扶持政策。
解析:
在現代社會裏,養老主要依靠社會福利和儲蓄。養小孩的成本主要由家庭承擔,但孩子成人之後繳納的稅收卻貢獻全社會。現在的年輕人繳納的稅收和社保,需要撫養現在所有的老人,不管這個老人過去有沒有小孩。因此,如果現在的父母多生一個小孩的話,對未來的社保貢獻差不多是15%,因為社保跟醫保加起來是GDP的15%左右。
所以說「生小孩」是大大的「活雷鋒」,需要政府有額外的「產人」扶持政策。國家應該給撫養小孩的家庭15%GDP的收入補貼。如果說占GDP5%的教育已經補貼了5%,那還應該補貼10%左右,10%是多少?一個城市白領的年收入是十萬元,那就要補貼一萬元。一年補貼一萬元,還是遠遠不夠撫養一個小孩,但應該還是會有引導和鼓勵的效果。
所以,在那些社會福利好的國家,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父母不願意生小孩,而政府卻會給予各種獎勵生育的政策。其中的原因,就是通過「生孩子」獲益的政府主動補貼因此在經濟上受損的父母們,通過對於利益的再分配,爭取實現「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