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布其
摘 要:汉语教育作为加强民族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工具,在民族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用。民族预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置阶段,对于学生各门类学科的展开学习带有奠基性基础。在深化高校民族教育的当下,对民族预科教育的关注显然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对其汉语能力的培养的关注更有着理论与实际价值。
关键词: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汉语;标准化;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54-02
当下,汉语作为国内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汉语,顾名思义,即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在我国社会课程建设中起到母语性奠基性功用。由于汉语推行程度的差异、民族对其理解与接受的不同,在高校汉语教学中,往往存在对现代汉语使用不够规范和缺失标准等诸多现象,导致了汉语推行过程中出现了误解、误导等问题,这一现象在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中尤为普遍,一度引起了专家与学者们的不断关注。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与应用能力一直为汉语言学家与教育学家所讨论。其中,汉语言应用能力的提议,成为了学者们共同支持的基本观点。在民族教育推广日益普及的今天,民族预科教育作为前高等教育的必备阶段,汉语作为其母语为学生学科门类的知识储备提供了基础性功用。然而,有失规范与标准的汉语教学也给民族预科教育带来了元知识的认知困境,因此,在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汉语教学中,对如何提高其应用能力问题的关注是极为必要的。
一、当下民族教育中汉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困境的由来
(一)汉语衍化过程中民族性的缺位
中国古老文明以汉字为载体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古有“书画同源”一说,原始人所画的简单的符号就是汉字的起源。随着人的进化发展,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甲骨文。在秦统一文字前中国汉字不成一体,春秋晚期已经出现了同样的字有多种写法。秦朝时期,为增强阶级统治,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以“小篆”书写汉字,这便是汉语规范化的开端。汉字书写规范统一但方言混乱,后又出现“扬雄作”整理出方言口语与共通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语法规范。汉字随着朝代的兴衰不断发展规范,汉朝时已经出现了对汉字字形字音及字意关系的深入研究,后整理编辑出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魏晋时期,汉字深受佛教中梵语的影响,使汉语语音的发展更为完善。到了清代,已经设立了“正音书院”作为官员讲官方语言的培训机构。辛亥革命后,开展了“国语运动”,这次运动以政令的形式在全国推进。新中国成立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更受重视,各种汉字协会的成立和书籍的编辑促进汉字的书写、读音等规范化标准化。1995年10月通过了普通话发音语法标准等汉字规范,自此以后,汉语言文字标准化规范化的进展工作都卓有成效。然而,这一系列标准化教学过程中,其规范化与标准化均以汉民族语言习惯给予安排,从汉语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实践过程中,其标准化的制定则是以汉民族语言承习的习惯对汉语予以界定的。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与接受大多数是源于与汉民族接触过程中所获得。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汉语教学则尚未有具体的体系出现。
(二)“生居”环境与意识缺乏使汉语规范意识缺乏
缺少语言环境的民族学生一方面是由于受居住环境所限制,同时,也是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和教学人员本身对汉语教学意识或观念有着直接关系的。众所周知,从语言学习的角度上来看,环境对于个体的语言获得是极其重要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这是语言本质所决定的,从民族环境中成长起来或者从半汉语环境成长起来的民族学生,使用汉语的环境相对较少,其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也与汉族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对于一部分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选择上有失良好的筛选,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却难于获得相对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各地方民族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对汉语教学的理解差异,也导致了部分院校对汉语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差异性。另外,缺少汉语学习环境,而教学人员与个体不愿意进入或营造汉语教学环境,也是阻碍学生对汉语的学习与接受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学生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受环境因素、教学人员意识以及自我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民族预科教育汉语教育教学中也存在教学人员具有严重差异的方言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民族预科教育中汉语应用能力的获得与提升。
二、高校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与学习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探究
(一)从日常基础教学中强化学生汉语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汉语有其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固有的规则和体系,但这种规范不是静止不变的,也不能放弃特定语言环境与其自身的内在关系独立出来。在民族预科教育教学中,应该从更现代和更规范化标准化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对汉语语感的培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间断性的使用民族语言来代替汉语,使学生能够进行汉语信息的基本交流,从而来培养学生汉语使用的自信力,反对盲目追求语言规范化的教育有效性。众所周知,现代汉字的规范化是贴近于人们的生活及讲话习惯,却又超出人们讲话的固有习惯,教师通过对汉字的发音、书写以及用法的选择与应用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民族预科生学生与汉族学生学习的差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族预科学生虽然可能获得了一定的汉语能力,甚至通过了相关的汉语语言考试(如HSK),但是,以其个体对汉语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而言,仍然很难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基于此,在对民族预科学生的教育中,确定适应与民族预科学生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极为必要的。通常讲,民族预科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习惯、规范化程度以最直接的口述方式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应时刻秉承着严谨教学的教学态度对自己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加以规范化、艺术化,意识到民族预科学生教育是影响民族预科学生汉语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培养的首要开端。同时,从现实生活中,还可以看到现代汉字应用具有其广泛性,不仅在于语言表达中的应用,还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现代技术领域等。因此,从汉语教学基础的规范开始对民族预科学生进行一系列规范是极为关键的。
(二)以范式化教材来促进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快速形成
目前,国内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学制是二年制,使其有效的获得汉语应用能力,从时间上来看,其难度是相对较大的。人们都知道,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需要至少3年到5年不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编辑相对精要的教材内容来用,如教育部普通高校编写委员会编写的《汉语精读教程(2006版)》则可以作为范式教材予以应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要考虑到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行教学,同时,可以使用以北京口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和现代白话文书样本作为教育教学的语法规范。并且,在学生中间大力推行对普通话的学习以及在教学上的应用加以推广,以保证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普通话规范教育,实现全面的以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的工作目标。当然,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汉语教学的语音、语法、语素、词汇、规范等内容的具体系统的安排,以及对学生听、说、读、写4项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来提升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素养,另外,应将普通话过关考试作为教师考核录用的重要标准,以有效防止课堂教学教师讲方言的语言偏误,以培养学生讲话规范化标准化的意识。对于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也应要求其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词汇、字形以及字音都应规范化标准化书写、发音,以此来促进民族预科生语文现代汉语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推广。
(三)汉语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反观民族语言教学方法与规则
在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民族性的特征,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不接触汉语的学生来说,在汉语标准化教学上,从发音方法与语言规则等方面入手是极为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其民族语言与汉语教学往往形成牵制,但也有部分相同的方法与规则,考虑汉语教学与民族语言教学的异与同,进行标准化汉语的教学实施是可以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因素,而可以以民族学生相对适应的方法与形式来落实汉语学科规范化和教学常规化,从而,更有利于教学的整合,更能制定出民族预科生适应汉语基础教育发展的工作目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规范化习惯。另外,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化能营造一种课堂形式上的美感,民族预科生汉语的规范化教学不仅传递了知识,更培养学生一种文化与应用的意识。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现代化时代,汉语规范化标准化对民族预科生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表面上,民族预科生对电子设备的应用操作以及对自身思想意识的深入发展也受其牵制。
宏观上来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预科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置阶段,在高校教育普及的过程中,汉语教育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通过对民族教育中的汉语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可以使汉语更加有序的在民族学生中获得良好的推广。客观上来讲,现代汉语教学是不仅仅对学生日后发展的深层铺垫,同样也是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的桥梁,因此,民族预科生教育中的汉语教育绝不允许各行其是,要有一定期许,一套合理的教学理念作为基本的保障,从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要素入手,以营造汉语应用的语言环境进行教育的再实施。汉语教学是以为了全民的沟通交流而存在,由于各地区的教育条件有限、汉语教学科学科研力量薄弱等多种因素,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对民族预科生进行汉语教学,尤其是以在民族预科生教育中进行规范化汉字的推广使用,这一点要引起教育人士与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应克峰,刘丽娅.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汉语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03):72-76.
〔2〕万世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改革实践[J].语言与翻译,2007,(01):70-72+77.
〔3〕周巧云,刘秀明.南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02):93-96.
〔4〕徐睿琛.内蒙古普通高校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3):31-33.
〔5〕卜祥坤,周宁.探讨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改革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4):154.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