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引 杨赤婧
摘 要:微电影是移动互联时代电影短片的衍生物。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与多种文化观念混杂在一起,为当代中国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后现代语境。微电影呈现出通俗化、破碎化、无逻辑化、简洁化等典型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叙事题材更加通俗化,贴近广大受众的心理;叙事结构背离传统线性叙事的方式,呈现破碎化的特征;叙事语言无逻辑化,强调对现实的折射;叙事画面更加简洁,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微电影在当代中国相较传统经典电影更加自由和丰富,取得了艺术与商业的双赢。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微电影;叙事范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07-02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微电影在我国的文化传播中显示出强大动力。作为网络时代一种新兴的影像形式,微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价值、理性、主体等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呈现出典型的后现代色彩,促使我们对其本体概念、后现代特征和叙事范式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和重新定位。
一、微电影本体
“微电影”这一名词是我国所独有的开放概念。
百度百科对微电影概念作如下编辑: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8-15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它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故事情节[1]。
而从国外的研究文献看,没有单独的“微电影”概念,较为对应的英文释义为“short film”,即“电影短片”。这一界定更强调了微电影的“电影”属性,即必须具备电影的基本要素和审美特征。从电影发展的角度看,电影短片是电影的最初呈现形式。微电影发展至今,与早期电影短片最根本的区别是新媒体传播手段的介入。微电影在互联网络上传播,由于电脑、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大众可以随时通过这些新媒体手段进行观看,不受时间限制。随着设备成本的降低,一般民众具备足够的经济条件亲身实践微电影创作,微电影为大众提供了全新的自我表达渠道。
综上所述,微电影是移动互联时代电影短片的衍生物,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播放的微型电影,制作门槛低、制作成本不高,其核心范畴仍然属于电影短片。
二、微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把艺术、审美同日常生活分离开来,而主张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对日常生活的重视,特别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艺术化,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2]。这种文化思潮进入中国,表现为对于自身和社会环境的消解,大众通过互联网络,零成本的发表个人见解与主张,使得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日渐薄弱,大众通俗文化开始盛行。多元的碰撞使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不再明显,文化开始变得“碎片化”。在这种“碎片化”娱乐需求的背景下,微电影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在大部分的微电影中,可以看到多元化表达、深度意义被消解,迎合了现代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感性诉求,这与后现代主义文化不谋而合,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特征。
网络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终端革命蓬勃开展,微电影正朝着一个更加自由的方向演变[3]。简单的相机、手机就可以完成一部微电影的拍摄工作,使越来越多电影人和电影爱好者不再受制于制作成本和技术门槛,可以自由进行微电影的创作,打破了主流价值对于电影的垄断。多元化的创作群体使得个体话语得到重视并被放大,同时又使得微电影在题材、主题、表达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审查制度的严格,使得很多剧本不能搬上大屏幕,一些前卫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也会受到成本的限制。微电影由于其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审查相对宽松,题材会有更大的自由度。这些都为微电影中价值和文化的多元表达创造了条件。
微电影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网民为其主要的传播受众,因此,微电影不可避免的以网络大众的审美趣味为主要的创作标准。具体表现为在主题内涵上,不倾向于过于深刻、难以理解的主题,在选择题材上也避免表现大而沉重的宏大题材,取而代之的主要叙事内容是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传统经典的文化深度在此被消解。大多数网民观看微电影,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放松身心。因此,得到精神愉悦和感官刺激是微电影观众最直接的心理诉求。再加上网络的观赏环境比较开放,观众的注意力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干扰而转移,微电影越来越倾向于简明的交代故事情节,易于大众快速理解和接受。正是在这种语境下,微电影作为时代的产物,更加突出了后现代化的倾向。
三、微电影的叙事范式
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的文艺样式,微电影基于互联网进行传播和播放,新的播放平台和传播理论,势必让微电影的叙事机制异于传统电影。互联网时代,在快速浏览和不断链接中,人们的思维被分解、逻辑被打乱、深度被削平,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任何冗长、深奥的影像表达和叙事都不适用于这一时代的信息传播[4]。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影短片的衍生物,微电影的叙事题材更加通俗化,贴近广大受众的心理;叙事结构背离传统线性叙事的方式,呈现破碎化的特征;叙事语言无逻辑化,强调对现实的折射;叙事画面简洁化,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一)叙事题材通俗化
在后现代语境下,微电影以普通网民为主要的传播受众,因此其题材应与大众文化相接壤,叙事从传统电影的宏大转向关注普通大众的发声,与社会热点相呼应,展现个体的生存状态。众多微电影作品并没有宏大的时代背景,也没有复杂多元的主题构建,而是直接围绕亲情友情爱情、职业家庭梦想这些贴近百姓平常生活的主题展开,仿佛每一个小故事都在试图寻找一种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一种平民化的人生思考,整体呈现出通俗和平易近人的特点。
以网站“V电影”为例,这是我国较大的微电影平台之一。在其门户网站上对热门微电影按频道进行了分类,包括“爱情”“搞笑”“创意”“人生”“剧情”“青春”“励志”“家庭”“公益”等类别。这些类别主要集中于人们比较容易感受的层面,并且主题都简单明了,呈献给观众的往往就是一个个近在眼前的生活横切面。
微电影的叙事题材,如《父亲的小黄鸭》,短片以父子间的亲情为主线,以第一人称展开故事,从儿子的视角去看待父亲老去后的种种哭笑不得的窘况。影片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将老人和孩子之间的内在感情一点点激化出来,反映了当代社会群体对生命两头关爱失衡的现状,呼吁青年人回归家庭,关爱父母。在微电影的创作中,正是以普通人的梦想和情感作为基础,凭借着新媒体的互动,激发着受众的情感共鸣,表达出创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叙事结构破碎化
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戏剧故事模式就被固定为一种具有本体意义的结构,包括开始、发展、高潮、结局4个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承、转、合。这种线性叙事以曲折的情节发展为引线,刻画人物,传达审美或哲理的意图,呈现出一种故事性极强的美学特色。
而后现代语境下,艺术合理性的传统已经丧失,依托网络的微电影采用了不同叙事结构,呈现“破碎化”的叙事特点,不关注与强调戏剧故事中的各个重要元素之间的完整,不关注传统叙事之中讲究的起承转合,而是摘取叙事中最精彩部分进行演绎,对次要情节模糊处理,有时仅仅是利用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跳跃性的片段便可展示出故事大致情节走向。这种破碎化的叙事特征使得微电影的网络受众可以直接切入影片的主题,并且达到一种自我的消解,使得整个作品呈现无限发展的可能,创造出充满偶然性的审美情趣。
例如筷子兄弟的微电影《老男孩》,将一个逆袭的故事拆解成了对选秀节目、经典黑帮电影与怀旧情调的戏仿,跳跃式的剪辑将现实时空打乱之后重新拼贴,这种“破碎化”的叙事方式展现出了电影所想表达的无常、荒诞等强烈的后现代风格。
(三)叙事语言无逻辑化
在后现代语境下,观众的观影要求更趋于娱乐性。因此,传统电影中采用的严肃、正统的经典语言为大多数微电影所摒弃,更多运用的是当今称之为“恶搞“的一种反叛的语言形式。
恶搞的语言体现了微电影解构传统、颠覆经典的反叛精神,是年轻人对传统或主流艺术的另类挑战。“万万没想到”是当下的热门词汇之一。这部同名系列微电影的播放量突破2.15亿,评分高达9.4分,高居各大网站播放榜首。《万万没想到》针对当下的热门话题或借用传统故事,采用恶搞的语言叙事,本质却是折射当今的现实社会。影片主角“王大锤”代表了当今社会在各种压力下生活的普通群众,他的经历,他承受的千奇百怪和万万没想到的意外,或许明天就会发生在你我他的身上。影片表达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宣泄,但更是对现实的无奈。微电影叙事语言的无逻辑化,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辛辣的嘲讽,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鞭挞。
(四)叙事画面的简洁化
微电影并不追求传统电影中诗化的表现手法,不刻意引导观众观赏深层次含义的画面表现,具体表现在电影画面处理的简洁化,具有更大的随意性。观众往往是直接把握影片的主题内涵,无需绞尽脑汁便可以理解片子的影像涵义。现代电影十分重视画面构图的“语言”功能,推崇具有丰富的场面调度和具有清晰景别、景深的镜头,靠画面来讲述故事和传递思想。各种景别所代表的内涵有着明显的区别,每一拍摄方向的使用都十分谨慎。而微电影的画面选取则相对单一,小景别和长焦镜头被更多的应用在微电影的拍摄中,更注重对观众注意力的吸引。各种特写和近景镜头可以将对象的细节进行放大,在情感上打动观众;而通过长焦镜头虚化背景,使被拍摄对象更加突出地出现在画面中,使之具有充分的视觉表现力。
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体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微电影中与多种文化观念混杂在一起,为当代中国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后现代语境。微电影表现出通俗化、破碎化、无逻辑化、简洁化等典型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呈现出相较传统经典电影更加自由、丰富的特点,取得了艺术与商业的双赢。
微电影的全新平台完成了普通人的电影梦,但微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它的审美价值也在不断总结和完善中,而对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模式的研究,将对其将来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电影”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342291.htm,2016-3-11.
〔2〕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1):43.
〔3〕丁亚平.“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J].艺术评论,2012,(11):28.
〔4〕宋瑜.微电影: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新景观[J].今传媒.2014,I(09):97.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