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与解构—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研究

2017-01-05 16:15孙小静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乌托邦女性主义

孙小静

摘 要: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乌托邦小说始终都代表着每一个时代女性最为美好的愿望,它既表达了对于两性秩序的批判及否定,同时还表达了对于理想中两性关系的向往及认可。女性主义的乌托邦小说家们正是通过乌托邦小说的形式和想象为女性营造出了精神家园,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成逻辑的世界,对男性的霸权主义做出了挑战,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理想。

关键词:乌托邦;女性主义;女性系谱;生态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45-02

乌托邦是内在于人的生命结构中的精神冲动的一种表现,更是对于人们想象中完美的自由王国的期盼与追求。19世纪初期,伴随着女性自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觉醒以及多种女性运动的不断爆发,部分英美的女性作家开始意识到在男性的乌托邦小说中父权意识以及女性形象的缺失及扭曲。为此,她们开始在小说的创作中将男权文化的现实主义批判逐渐转变为对于女性乌托邦理想主义的规划及拓展,她们在继承了西方主流乌托邦小说模式的同时,还进一步的融入到了更加鲜明的女性话题,更是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创作之中,开始在女性乌托邦领域初露锋芒,此后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在表达方式中更是对于女性主义文学做出了明确的诠释。对此,对于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进行更深的研究及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一、女性乌托邦小说的概述

(一)乌托邦与女性乌托邦

乌托邦(Utopia)是由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于15世纪末期所创设的一个术语。这个词来源于两个希腊词,其一是Eutopia,主要是指好地方,其二是Outopia,主要是指没有的地方,二者合并在一起是指乌有之乡的意思。但是这种语义在文学中的阐释并没有充分的指明其精神实质以及在文化中特殊的蕴意。

女性乌托邦小说兴起于18世纪的后半期,于20年代形成了非常大的发展趋势。女性乌托邦小说就是通过小说母体映射出女性主义的思想,从而进一步体现出乌托邦的精神,是对于女性以及人类未来发展进行关注的小说。乌托邦的精神是立足于现实且又对于现实的超越,不断对理想以及精神的开拓。乌托邦精神是对于女性主义进行更深阐述的灵魂。有美国学者针对于《妇女与乌托邦》曾经有非常明确的观点:对人类文化进行重构是乌托邦主义以及女性主义创作的相同目标,但是在两性平等的历史中从来都没有实现及存在过,所以女性主义就开始在理论以及作品中被不断的建构,作家们更是通过作品建构出了没有性别压迫的理想主义社会。女性的乌托邦思维,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表现,不论是处在文本中还是政治之中,都寄予了每个时期女性的愿望,更是其理想意识中对于两性关系的肯定及追求。

(二)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发展

乌托邦是对于现实的质问及颠覆,这是矛盾的二元对立,更是文学之中瑰丽浪漫的理想以及冷峻深刻的现实的对立与依存。然而这个二元关系结构之中,乌托邦是作为未来航标在不断的超越现实又在提高现实。它在现实中以他者的形象出现,以放弃当下的形式而出场,通过其自身较为丰富的内涵囊括了作者针对于现实的愤怒以及想要解构现实的雄心壮志。乌托邦虽然是由想象而出现的,但是如果被真实的创造出来,它便存在独立以及自足性,会与鲜明的现实成为对立物,通过各种形式涌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它通过与现实进行参照,是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解读出作者的雄心及非常强烈的基于理性重构的美好愿望。

1890—1921年是女性乌托邦小说最为鼎盛和繁荣的时期,《她乡》是这一时期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性作品。《她乡》全部都是由女性所构成,主要是以孩子为关键的乌托邦社会,通过独特的女性文化,来进一步的反映处在这个社会中的宗教、教育、社会形态等状况。

1921—1962年女性乌托邦小说可谓到了干枯期,1959年以后,关于女性乌托邦的小说才再度兴起,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主要是玛吉皮尔西的《时间边缘上的女人》以及莫尼克维迪格的《女游击队员们》等等,这些作品基本都被归类为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与乌托邦文学存在同根的,二者的发展路线以及脉络都是相互递交的,并且都体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梦幻色彩。

二、乌托邦小说对于女性形象的构建

在历史长河遗留下来的父权文化中,男人一直都是最为杰出的代表,而女性不过是作为商品,是附属品,作为生育的机器以及性需求的释放者,一直都是受到了剥削和控制。对此,女性重塑自我,则成为了女性乌托邦小说的重要目标。本文将主要以《她乡》和《克兰福德镇》为切入点,对于乌托邦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重塑加以阐述和分析。

(一)女性文化的突显

《她乡》描绘出了几种不同的社会形式,充分的表现出了女性分别在父权制强大的他乡与父权制缺失的她乡历史社会背景下各种生活状态,这为女性的生存关系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视野及领域。

作者笔下的3名男子是来自于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男权社会——他乡,虽然说他们对于女性的看法存在分歧,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全部都带有男权社会中所继承下来的偏见和优越感。他乡完全映射出了作者身处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美国社会:首先,男性占据了权威性。其次,否定女性的身份。总而言之,女性被放逐到妻子、母亲及主妇中,都是处于看不见的位置,作者开始意识到他乡这样的男权制对于女性的压制已经达到了极限。在面对现实的女性生存的问题上,作者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家园,以此来作为女性以及人类进行栖息的理想中的家园—她乡,试图通过精神的层面来为女性找到能够摆脱他乡的方式。文化在《她乡》中与在男权中是截然不同的,在“她乡”中倡导的是彼此不竞争,互敬互爱,共同建设和谐的社会,通过以“她乡”为镜映射“他乡”,充分突显了作者所追求的女性文化。在作品《克兰福德镇》中,作者也展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景象,父权制度与男性价值观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德拉姆堡和离开父权的资本主义的女性王国克劳福德镇产生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二)女性系谱的追求

“女性系谱”是法国女性主义文学论家伊瑞格瑞对于弗洛伊德和拉康精神进行分析后所提出来的思想主张。女性系谱在《她乡》中的表现在于,作者描绘出了一个男性已经消亡、性阶级已经不存在、女性挣脱了性别的歧视和压迫的世界。“她乡”的女子通过自体生殖来繁衍生息,进而形成了通过以母亲和女儿关系为中心,通过女性之间的友谊来进一步宣传和扩散由爱所主导的女性世界。她们始终都坚信通过孩子是能够构建出一个伟大的民族。作者构建出了一个既能作为女性精神与肉体的家园,又能够被大家认同的女性世界,完全表达出对女性系谱的追求。

三、女性乌托邦小说中的维度表现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曾经认为,乌托邦是作为一种来自远方的暗示,更是为当下社会悬设的道德价值和尺度,让人们能够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以及审视。在人类的发展中,乌托邦都寄托和承担了对人类命运关怀的责任和使命。

(一)对于女性生存现状的质问

乌托邦针对当下、对现实所进行的超越,根本是对于一种厚重的历史意念的追求,或者是说它原本就是历史意识最为生动的表现。这样厚重的历史意识追求,也就必然决定了乌托邦开放的结构。它永远都是将来完成时态之中,通过过去对现在进行反观,又将在现在中追问到未来,将过去、现在及未来这样的三维时空拉入到一个对话框之中。

女性乌托邦所关注和重视的话题始终都是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的生活困境以及由两性关系紧张而演变成为的社会失衡。换而言之,女性生存的现状就是女性乌托邦小说中赖以生存的现实生活中的根源。

(二)生态情节的关怀

生态女性主义是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合流的新生物,此术语首先出现于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的《在女性主义与死亡》中。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在20世纪后期产生的危机——社会危机和环境危机是男性价值观与行为的必然产物,这样极具破坏力的男权主义原则融合在日常的观念之中就形成了男性代表的是人类和文明的领域的观点,而女性、儿童以及动植物则扮演成为了自然的角色。在女性乌托邦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态情节这一主题,更好的将妇女解放和生态问题恰当的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将关怀和互爱变成了核心的价值,通过多种想象和模式构建出了人与自然、科技和生态和谐共处的关系。

综上所述,女性主义的乌托邦小说家们正是通过乌托邦小说的形式和想象为女性营造出了精神家园,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成逻辑的世界,对男性的霸权主义做出了挑战,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理想。通过对女性乌托邦小说的进一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足迹和视野。

参考文献:

〔1〕批判与展望.英美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的历史使命[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3,22(1).

〔2〕从女性主义乌托邦角度浅析吉尔曼的《她乡》[J].科技视界,2014,(11).

〔3〕寻找她们的乌托邦——三部女性乌托邦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上海大学学报,2013,(02).

〔4〕颠覆男权文化,重塑女性自我——美国作家乔安娜·拉斯《雌性男人》的女性主义透视[J].前沿,2013,(08).

〔5〕美国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中的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4).

〔6〕美国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中的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4).

〔7〕《她乡》中的女性乌托邦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2011,(03).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生态女性主义乌托邦女性主义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