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化、全球化导致对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陷入了困境之中,不仅弱化了国家的政治权威,冲淡了民族国家的文化归属感,而且公民身份认同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国家认同教育理念模糊、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只有确立既秉承传统文化又拥有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选取有效的教育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才能使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走出困境。
关键词
国家认同教育 认同危机 破解策略
经济全球化和随之而来的信息多元化不仅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在西方的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冲击下,我国的传统价值取向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也出现了较大偏差与错位,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分析我国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深刻反思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家认同教育的困境扫描
英国学者沃克指出,如果社会缺少某种集体认同感和共识,那么它很快就会分崩离析[1]。当前,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小学生不仅国家主权意识模糊、民族文化淡化,而且其爱国热情和理想信念也日渐低落和缺乏,加之传统学校层面上的国家认同教育观念陈旧,方法呆板,内容落后,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感,甚至还极易使得他们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因此,国家认同教育困难重重。
1.全球化弱化了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威
哈贝马斯指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民族国家的权利正在被超国家制度逐渐剥夺,国家机构也正趋于空洞,国家也终将非国家化,直至主权的终结[2]。随着民族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其主权一元化的权威地位冲击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就会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种多元化认同对民族国家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意识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进而严重削弱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威。除此之外,经济全球化也加速了劳动力市场国际化流动的步伐,国际移民的激增、跨国公司员工的国际间流动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壁垒,破除了传统民族国家公民的身份约束,必然会动摇公民对固有的国家主权的认同内容。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多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单向过程。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说,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国家政治认同出现混乱,这是国家的认同教育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信息化冲淡了民族国家的文化归属感
文化认同不仅使得公民找到了历史文化的归属[3],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国家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然而,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具个性和多样化的符号语言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不仅文化的自由空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扩展,摆脱了既定社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的时空限制,而且也超越了传统文化多元并存的现实语境,形成了文化多元互融的格局。这种多元互融的格局不仅消解了民族国家的边界,也瓦解了原有的一体化社会认同。
当前我国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融合给许多中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他们除了学会对西方繁荣经济的极度羡慕和对其生活方式的一味模仿外,还无比推崇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可产生了较大的动摇和抵触,不仅造成了政治信仰的模糊,也使得我国民族历史及文化的传承面临严重危机。
3.后现代思想促成了公民身份认同的多元化
现代公民身份是单一的,就是指国家公民,这是其现代性的重要体现,这种现代性既体现在民族国家完善的宪政体系和高度集中的政权上,也体现在国家认同的同质性和公民身份认同的单一性上。而后现代通过对现代公民身份的单一性解构,使公民的身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身份的单一性由于时空的变化被彻底地打破,可能是国家公民,也可能会是次国家公民,还可能是世界公民等等,他们的身份认同也因其效忠的对象不同,随着其多重身份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认同倾向。与此同时,后现代通过对多元差异的强调来消解现代族群身份的无差异认同。后现代主义反对民族国家采用的无差异政治方式让不同种族和性别的公民拥有单一的国家认同,认为民族国家存在种族、性别的差异,他们的需求是多元且各不相同的,应该承认差异、充分尊重差异,强调公民身份认同要在满足国家共性要求的基础上,要给特定族群以特殊权利,享有差异认同。由于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形成,人格塑造尚未完善,加之缺乏社会经验,极易被后现代思想宣扬的去中心、破权威、多元化等观点所迷惑,难辨事实真伪,进而造成国家认同的迷茫。
二、国家认同教育危机探析
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后现代思想不仅弱化了青少年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还动摇了他们对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使青少年的国家认同陷入了困难和危机之中。
1.国家认同教育理念模糊
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指南针,不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教育理念,就难以解决全球化趋势下对中小学生实施国家认同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也无法设定切合实际的国家认同教育目标和内容,更不要说结合时代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形式开展的,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重智轻德,中小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而思想政治课所占的分数比值又不高,自然无法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使得国家认同教育无法有效地贯彻和落实。有研究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国家政权认同模糊不清,不知晓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清楚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造成这种现状的主因就是国家对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观念过于老化,仅有的僵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政治辨别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形成。
2.国家认同教育内容陈旧
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下,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时代性特征不强,无法跟上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学校教育涉及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大多以我国古代的或者近代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作为教育的典型事例,尽管历史上他们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曾经激发起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爱国热情,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青少年获取的信息是海量的,如果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选择仍然只停留在传统的历史文化上,不仅无法满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渐增强的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也很难达到和实现国家认同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针对国家认同教育过于注重理论教育,要么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要么过分地夸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仅仅停留在为了教育而教育的形式上,使得教育内容缺少中心,连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存在问题。
3.国家认同教育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教育者习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说理式的话语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他们不仅陶醉于这种脱离中小学生实际的空洞抽象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论,还要强迫学生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这对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青少年来说不仅难以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甚者还会对这种脱离他们生活世界和现实语境的说教式国家认同教育产生极度的反感和抵触[4]。因此,要想使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得到有效地落实,还必须借助于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这些手段和方法必须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创新。
三、国家认同教育的理性应对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形式,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实施国家认同教育。
1.确立秉承传统文化与拥有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
青少年因知识水平和年龄所限,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发展期,面对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以及繁重的课业负担,其国家认同感极易产生矛盾冲突,缺少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责任担当。因此,我们必须秉承传统文化,具备全球视野,将多元、反思的教育理念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坚持以我国传统文化和国家利益为根本,站在全人类视野的高度,将其培养成为既是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和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未来拥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爱国者。一是要处理好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更多体现在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是否强大和繁荣上,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仅靠“舶来”就会丧失民族国家的自信与自尊,公民也就难以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以国家认同教育必须根植于灿烂辉煌的文化土壤,借助于悠久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进而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二是要处理好归属感与开放性的关系。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生存,这就要求国家认同教育必须避免一国独大、封闭自负的短视行为,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人类一切进步思想和优秀成果,为了人类共同利益和世界的繁荣稳定,在进行国家主权认同、政治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教育的同时,还要增强民族国家间中小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对他们进行全球意识的培养,促其养成开放包容的品格,能用开放的胸怀面对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2.选取切实有效的教育内容
为了使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能够被中小学生接受和认可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选取科学的、紧跟时代潮流的、富有我国特色的、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社会发展实际的教育内容。首先,要加强政治认同教育,丰富学生的政治情感体验。当下我国关于政治认同的教育内容多是通过课程的形式呈现,比如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品德与生活等,初中的历史课、思想品德课等,教师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尽管可以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的知识水平,但学生缺少内在的情感动机和理性基础,所以难以对政治认同形成理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取得政治认同教育的实际效果,政治认同教育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特点,借助于政治生活体验的方式进行,变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青少年的政治热情,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其次,要强化文化认同教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彻底融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我国丰富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发挥其对国家认同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青少年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方向和标杆。因此,中小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贴近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帮助他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实质,培养他们热爱和忠诚祖国的情怀。
3.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
学校作为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切实改革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实现由传统单向度的政治知识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方式,转向以政治体验活动为主的双向度教学方式,进而使其养成自觉的政治理性。为此,一方面要把国家认同教育与中小学生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变空洞的政治说教为学生的自主研讨,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中,通过老师对难点和盲点的讲解不断加深对政治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中小学生的课外指导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养成关注国家政治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感受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觉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要采取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征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提高国家认同教育的针对性。有研究显示,儿童的国家认同感在4至7岁时就发展的比较清晰准确了[2],这种认同感主要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仪式”或“象征”的方式获得的,比如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庄严仪式中,学生就可以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原本抽象的国家认同通过这种仪式变得清晰明了。再者,国家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参与,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全球化视野,又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公民,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雷切尔·沃克.震撼世界的六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怎样葬送了苏联[M].张金鉴,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
[2] 冯建军.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时代挑战与教育应答[J].社会科学战线,2012(7).
[3]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 曾水兵,檀传宝.国家认同教育的若干问题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作者:赵琼(1971-),女,江苏赣榆人,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