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亚,杨富超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主导、载体导入、任务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陈新亚,杨富超
(河南工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结合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点,探索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主导、载体导入、任务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能力模块化、载体驱动化、课证融合化”课程体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且新技术、新知识在不断涌现,但高职高专教育的总学时较少。为了能让学生在短短三年内系统地掌握机械、电气和计算机三大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成为综合性、创新型的机电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我们对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改革。
结合我校地处的豫北地区和新乡市是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重要生产基地、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实际情况,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于:以传统机械的制造、改造、维修和管理为基础,以现代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为主的机电专业,从原来的“以机械为主,以电为辅”调整为现在的“机、电、计算机相结合”。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专业和岗位要求,为培养“懂机械、会电气、精联调、能上岗”的高素质综合技能型人才,我们创新地提出了“岗位主导、载体导入、任务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其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是: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主要依据,按照“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设置课程,以岗位载体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学,以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岗位载体为切入点,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学做合一为手段,实施“岗位主导、载体导入、任务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岗位主导是指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提取岗位载体(机器人、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以及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按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养成过程,从基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职业专项能力模块→综合能力模块→校外顶岗实习模块。载体导入是指课程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所提取的岗位载体展开,各项职业专项能力的教学均以岗位载体的功能部件为任务对象,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在相应的岗位上交替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任务贯通是指岗位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一体化教学,培养“懂机械、会电气、精联调、能上岗”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工程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零距离上岗。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主导、载体导入、任务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岗位主导、载体导入、任务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在调研、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建立工学结合、突出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能力模块化、载体驱动化、课证融合化”课程体系。
以职业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对象作为教学载体,将其分解为多项任务,贯穿于职业基础能力与职业专项能力模块教学内容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完整掌握一种典型机电产品所涵盖的全部知识与技能。综合能力和顶岗实训模块的实现主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经过针对性的职业岗位训练,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能力,实现 “零距离上岗”。课程设置同时突出“课证融合化”,在上述模块化课程体系中,融入相应工种(机电维修电工、机电一体化中级工等)的技能要求,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达到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经过考试与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养成过程,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基础能力→职业专项能力→综合能力→顶岗实习四个模块(如图2所示)。
职业基础能力模块:完成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制图测绘、钳工、车工、铣工、电工等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职业专项能力模块:结合岗位载体分解的各项任务,在校内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完成电气控制、单片机控制、机电设备结构设计和安装、PLC控制和机电联调等实训项目,这些项目的教学对象是典型机电设备的各个功能部件。教学中,各专业课程功能部件以岗位载体为中心,推行任务驱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突出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综合能力模块:在职业专项能力模块的基础上,以完整典型机电设备作为教学对象,在内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岗位实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岗位训练,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能力,为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顶岗实习模块:以校外实训基地或拟就业企业为依托,安排学生进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综合能力和顶岗实习模块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全真工程氛围和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各模块课程设置与内容编排要坚持开放性,以便将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充实到课程体系中去。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多学科的集成,具有综合性。因而,在课程中增加了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
4.1 设置机构创新设计实践环节
在此环节,要求每个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题目或者自主选题,独立完成产品的开发设计、零部件设计、制作和装配的整个过程,最后提交产品和产品设计说明。通过此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2 成立机器人兴趣小组
从二年级选拔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学生组成机器人兴趣小组,提供实验场地,并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组装机器人,自己安装电机、传感器等元件,最后使用计算机和专用软件进行编程,完成对机器人的控制。
4.3 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和机器人比赛
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和机器人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综合能力。近几年,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比赛获得过国家二等奖、河南省一等奖;在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多次获奖。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各级各类平台的运行机制,提高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设计的经历。
通过实施“岗位主导、载体导入、任务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岗位载体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学生系统地掌握了典型机电产品所涵盖的机械、电气、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更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培养了学生实践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和企业需要,符合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责任编辑杨文忠)
[1] 耿金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2] 王平,等.基于校企合作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效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
[3] 聂作财,等.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
[4] 陈力.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调研分析[J].价值工程,2016(21).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of "Leaded by Post, introduced by Carrier, Task Linking" of Mechatron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HEN Xin-ya,et al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tronics, the paper explored the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of "leaded by post, introduced by carrier, task linking" of mechatronics, and constructed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bility modularization, carrier driving, class and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It provided a positive attempt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and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 mechatronics.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mechatronics; teaching reform
G642
A
1008–2093(2016)05–0027–03
2016-07-29
201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SJGLX404)
陈新亚(1973―),女,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电技术、数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