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 信息中心,安徽 马鞍山 243000
移动护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婷婷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 信息中心,安徽 马鞍山 243000
目的实现病人床边护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以无线局域网为平台,以Web Service技术作为数据交互手段,通过手持终端设备与医院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HIS)进行安全的数据交换和调用。结果移动护理系统的实施,建立了从护士站到病人床边之间的安全信息化应用和服务。结论护理流程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使护士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得到了保证,有效提升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移动护理系统;无线局域网;Web Service;手持终端设备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作为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水平亦在不断提高。移动护理系统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还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避免了护理差错,优化了护理流程[1]。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于2014年在集团下属各家医院全面实施市立医疗集团移动护理系统。该移动护理系统以集团无线局域网为平台,用手持数据终端设备及条形码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等相连,实现病人床边护理工作的信息化操作,优化了护理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
集团移动护理系统建设完成后,可以进一步的优化医护流程,实现“以病人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同时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移动护理系统使用之后,获得了如下成效:① 在床边随时获取患者的病历、检查化验结果、医嘱信息、历史体征和护理信息;② 在床边进行实时采集和记录患者的体征信息,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信息,同时对护理记录信息也可以实时进行记录等;③ 实现床边实时的三查七对工作;④ 对新下达的医嘱进行实时的核对与执行,并在此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
2.1 网络设计
无线网络的建设是移动医护系统的基础,集团采用FIT AP方式组建无线网络,通过AC控制器实现对全网的无线AP 的控制管理。各楼层无线AP通过网线与楼层POE交换机相连,POE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到各医院汇聚交换机,各医院汇聚交换机通过光纤直接接入内网核心交换机。市立医疗集团无线网络结构拓扑图,见图1。
2.2 软件设计
随着Android系统的飞速发展,集团移动护理系统使用目前较为先进的Android4.1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和XML技术,使用Web Service技术作为数据交互手段与医院现有的HIS进行安全的数据交换和接口调用。在硬件上,系统支持多种智能终端,凡是采用 Android4.1系统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PAD、PDA等都能运行该软件[2]。集团最终采用了带有CCD扫描头的高级企业级应用PDA设备,型号为联新Nr-510。
移动护理系统架构图,见图2。其4层架构包括用户界面层、系统业务层、数据服务层、数据层。界面表现层是移动护理系统的临床应用形式;系统业务层包括移动护理系统的查询浏览和录入执行两大功能;数据服务层是将临床业务产生的数据生成报表,供管理者查阅和使用;数据层是移动护理系统通过数据集成平台采集其他系统的数据。
图1 市立医疗集团无线网络拓扑图
图2 市立医疗集团移动护理系统架构图
3.1 信息查询功能
通过信息查询模块可以查询病人住院基本信息、医嘱信息,检验检查报告、所有生命体征信息等,见图3。
图3 移动护理系统信息查询界面
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者信息查询模块对护士巡床信息、医嘱执行情况、病人费用信息、病危病重病人数等信息进行查询。
3.2 护理记录录入功能
通过设备扫描病人腕带、床头卡、标签确定病人,进行病人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录入与提交或选择护理表单进行填写。
3.3 护理执行功能
(1)批量巡床。通过设备扫描病人腕带、床头卡、标签确定病人,进行巡床确认提交,护士可查看巡床提交情况,护理管理者也可查询巡床工作量。
(2)医嘱执行。通过设备扫描床头卡或药瓶标签,实现系统的“查对”、口服药执行、输液单执行、治疗单执行等。
(3)输血核对功能。通过设备扫描病人腕带上的二维码和输血条形码进行病人与输血信息的核对与确认,避免发生错误。
3.4 消息提醒功能
系统设计了消息提醒界面,医嘱开立后执行提醒功能,以便护士及时执行医嘱。
3.5 其他功能
(1)个性化设置。护士可对系统图形化界面进行个性化设置,管理部门可对系统权限进行设置。
(2)离线操作。客户端本地会缓存部分与患者相关的数据,在网络不稳定或异常的情况下,可继续支持客户端的部分应用。
系统可以图形化显示病区地图及病人图标,直观的体现病人信息;每一位患者佩戴唯一的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及重要医学信息的条码腕带,移动护理系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扫描病人腕带条形码进行病人确认和选择,实现诊疗过程中准确高效的身份确认,避免了在日常护理和医疗过程中发生错误情况。
系统可在床旁及时录入病人的体征信息,避免了反复转抄带来的差错;记录的病人体征数据通过网络提交至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后自动绘制体温曲线生成体温单,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记录病人体征信息的同时,系统可以图形化地显示相关检测项目的历史数据,供护理人员检查比较,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具备病人标记功能,可对诸如体温异常或脉搏异常的病人进行标记,供使用者归类查询,方便护士交接班时对需要重点监护的病人进行跟踪。
系统实现了实时采集病人医嘱信息,落实医嘱实际执行情况,明确执行项目的实际执行时间和执行人,真正做到了护理质量的实时监控;系统将每条医嘱与医嘱的实际执行人形成了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记录了医嘱执行的时间、给药途径、对病情观察的时间,方便护理人员及时录入观察数据。移动护理系统不仅能规范护士的行为,同时也为护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避免了在医嘱执行过程中责任区分不清,执行时间随意的无序工作状态。
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及HIS系统之间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具备对病人入院、转科、出院等行为进行即时监控并以消息方式提醒使用者的功能。
系统对于数据的安全性也有考虑,系统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无线传输的安全。在网络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将需要提交的病人数据转存至本地存储,待网络恢复时,使用人员可对执行操作进行状态查询,对于提交失败的任务可再次提交,避免数据丢失。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现安全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使护理安全目标人人清楚,措施人人执行[3-4]。移动护理系统实现了护士-科室-管理部门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1)护士可以通过查看病人当前的巡床记录、输液执行情况、采血核对记录实现护士自查,提高了护士的护理质量,降低医疗差错。
(2)护士长可以通过报表监控病区的巡床记录、输液执行情况、采血核对记录,能够随时掌握全科的护理工作动态,加大了对工作过程的监控及管理,能及时发现医疗护理过程中各环节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5-6]。
(3)护理部可以监控全院的巡床记录、输液执行情况、采血核对记录,摆脱对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依赖,真正意义上实现护理的电子信息化管理,并依据报表分析统计做全面绩效考核。
移动护理系统的使用将信息高速公路延伸到病人床边,建立了从护士站到病人床边之间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改变过去护士站到病人床边的诊疗信息靠人工操作传递的模式,使病人诊疗信息链完整地串联起来,实现了流程和数据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提升医院信息化应用水平。移动护理系统保证了护士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也使护士在工作中能有更多时间实施治疗、护理以及与患者进行沟通,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7-8]。
[1] 赵岫,朱怡霏,朱地.移动护理系统应用与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222-223.
[2] 李德珍,陈兰,高祖梅,等.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7):82-84.
[3] 殷兴艳,任国宏.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5):50-52.
[4] 崔慧霞,郭爱敏.掌上电脑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23):41-42.
[5] 俞亚萍.手持移动经常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 11(8):2884-2885.
[6] 吴王月,夏开建,蔡健,等.医院移动护理系统的建设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2):58-59,63.
[7] 周嫣,刘博,张薇,等.国内外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67-70.
[8] 谢欣兰,于晓玲,李琴,等.入院登记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1):76.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Care System
ZHANG Ting-ting
Information Center, Ma’anshan Municipal Medical Group, Ma’anshan Anhui 243000, China
Objective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al management of bedside nursing care.MethodsTo securely exchange data or interface testing with existed hospital medical treat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by us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s the platform with assistance of the hand held terminal equipment. The Web Service technology was adopted as the means of data interaction.ResultsThe informational service from the nurses’ station to patients’ bedsides was established.ConclusionThe mobile informational management of nursing process and data can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work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TP311.52
A
10.3969/j.issn.1674-1633.2016.02.029
1674-1633(2016)02-0109-03
2015-06-08
2015-06-12
本文作者:张婷婷,工程师,副科长,负责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作者邮箱:421957969@qq.com
Abstract:: mobile care system;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eb Service; hand-held terminal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