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英语学术论文中短语序列的学术语篇行为

2017-01-04 17:15傅翠霞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1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学生与本族语学者的学术论文,探究中国学生学术文本中为实现三类学术语篇行为在短语序列使用上的差异及其典型特征。数据显示,在序列搭配词的选择上中国学生多样性和丰富性不足;在典型短语序列的使用上存在偏差,中国学生更多地选择无明显主语的IT序列来凸显研究的客观性。研究结果对今后的EAP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论文写作  短语序列  语篇行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江西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国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用词错误的实证分析——基于短语序列的语篇功能视角》,编号为:13YB126 部分成果之一。并受201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YY1411经费资助。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97-02

1.引言

学术论文是研究者呈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本载体。作为一种特殊的语域,学术文本绝不是大量成果信息的简单堆砌,事实上它有其独特的语篇结构。这就使得研究者常常会用一些特殊的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来有效地组织语篇。因此,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存在着大量复现的习语、搭配、固定或半固定的词组及不完整的句式等短语序列式的表达。目前,少有关于短语序列的学术语篇行为方面的研究,且针对中国学生学术论文进行的相关研究则更少。本文将从语料库视角通过对比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学者的学术论文,探究两者在运用短语序列实施语篇行为上的差异及其使用的典型特征,以期从另一角度找到进一步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2.语料库与研究步骤

本研究所用语料来自两个自建的语料库。一是我们从全国七大地区14所不同类别的高校收集的28篇英语专业学生的硕士论文组成的中国学生硕士论文语料库(Chinese Student Corpus,下文简称CSC)。二是从7家国际知名的英语类期刊收集的28篇学术论文建成的本族语学者学术论文语料库(Native Researcher Corpus, 下文简称NRC)。采集语料全部经过人工及相应软件的整理和赋码,最终建成的CSC语料库形符数为444,438,类符数为19,906;NRC语料库形符数为211,889,类符数为14,320。

然后,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对所需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第一步,参照前期研究成果,确定短语序列实施具体的语篇行为其典型的序列型式;第二步,运用检索软件从两语料库中分别提取典型序列型式使用的索引数据;第三步,依据数据中的文本语境整理数据;最后, 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3.结果与分析

因学科领域不同,学术语篇行为也会略有差异,但3类语篇行为是各个学科所共有的,分别是:报道、篇章指示和陈述结果。下面我们将对这三类语篇行为进行讨论。

3.1报道

报道是指作者通过使用短语序列引出他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证明其观点的合理性,也可以凸显其研究的创新性(Gilbert, 1977)。其典型的序列型式为:Author (Year) + V + (that)和It + Be + V?鄄ed + (that)。两种型式分别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同行对话完成知识建构。

我们从两库中提取的索引行发现,两类研究者在该序列搭配词的类别选择上比较一致, 主要有两类:一是认知类的心理动词,大多使用一般现在时,用于提出观点或推论,如suggest, argue和 consider等。二是行为类动词,一般使用过去式,描述已完成的研究事实和过程,如find, conclude和show 等。但在具体搭配词的选择上,中国学生用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及本族语学者。

进一步从两种序列型式的使用频数分析,中国学生和本族语学者都较多的使用Author (Year)这一序列,使用频数分别为514和173次,而It序列的使用频次仅为168和24次,表明两类研究者都十分尊重前人学者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在It序列的使用上中国学生明显要比本族语学者使用得多,表明中国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英文中无明显主语的被动语态来凸显自己研究的客观性。

3.2 篇章指示

篇章指示指的是作者通过短语序列的使用来指向文本中的其他部分,或用于表明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其典型的序列型式为:as+(Modal)+V?鄄ed+Adv.。下图是as序列在两库中的部分索引行。

CSC中的as序列

NRC中的as序列

从as序列索引行我们可发现两类研究者在使用这一序列的差异:第一,从as搭配的动词看,中国学生仍然存在使用词语多样性和丰富性不足的问题;第二,从as序列中搭配的状语看,中国学生选择单一,几乎都是表示“图表”类、“章节”或是“篇章内大致方向”的副词短语,而本族语学者在此基础上,还用于搭配表示前文本中已有的研究行为和结果的副词短语。

3.3陈述结果

陈述结果是指作者对文本某个部分或最后的研究发现进行传递的语篇行为。它主要通过两种序列型式来实现:Subject+V_tense+that和It+(Be)+V(?鄄ed)+that。第一型式中的Subject指代的是和研究发现相关的相对固定的名词,高频词为result和finding。第二型式中的V(?鄄ed)也是成果呈现类的动词,高频的有found和turn out.

通过对两库中这几类高频短语序列的使用进行检索和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从Subject序列中搭配的谓语动词看,两类研究者搭配的都是“呈现”类的动词,高频的有indicate,show与suggest。但本族语学者比中国学生使用了一些更为丰富的词,如underscore,trigger和highlight等。第二,中国学生在It序列的使用上明显多于本族语学者,使用频数分别为61和9次,表明学生在陈述研究结果时仍然倾向于使用无明显主语的序列来凸显其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4.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学者的学术论文,分析了两类研究者在运用短语序列实施学术语篇行为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序列型式的选择上有所偏差,较多的使用无明显主语的It序列来凸显自己研究的客观性;在序列型式搭配词的使用上多样性和丰富性不足本族语学者。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带来启示。首先,我们应该有目的地扩大学生对具有学术论文语域特点词汇的知识储备,其次,进一步培养学生短语序列在文本中使用的意识和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事半功倍地实施学术语篇行为。

参考文献:

[1]Austin, J.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Gilbert, G. 1977. Referencing as Persuasion [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7: 113?鄄122.

[3]Hyland, K. 2008. Academic clusters: Text patterning in published and postgraduate writ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8: 41-62.

作者简介:

傅翠霞(1983-),女,江西南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