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手机也和我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近两年,不知不觉中,不少人关机的频率越来越低。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0%的受访者表示除特殊情况,几乎从不关手机,59.2%的受访者是因为担心遗漏重要信息或电话,7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症”。
59.2%受访者不关机是担心遗漏重要信息
调查中,55.0%的受访者除特殊情况,几乎从不关手机。25.5%的受访者会每天关机,9.6%的受访者每周关机一次,5.7%的受访者每月关机一次,4.2%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刚在北京参加工作的崔虹(化名)说,自己从大学开始,就没有关手机的习惯了。“一般只会在考试的时候,或者参加某个特别重要的活动时,才会关掉手机。平时从来不关机”。工作之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的工作环境,都不允许她关机。“别说关机,就算去上卫生间,也一定要拿着手机”。
这种状态延续的时间长了,崔虹也觉得疲惫,“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太乱,感到很累”。崔虹有时候很想关机一整天,不受任何打扰,也不去刷微博和朋友圈,安安静静地做点想做的事,可现实情况不允许。“现在很多工作事务都是通过微信沟通的,尤其是微信群,如果领导在里面发了消息,回复速度能体现个人的工作态度”。
受访者关机频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调查中,59.2%的受访者是担心遗漏重要信息或电话,54.2%的受访者因为睡前要玩手机,36.4%的受访者出于工作学习需要,35.9%的受访者觉得每天开关机太麻烦,30.7%的受访者是因为关机后手机闹钟无法正常工作。
正在北京某高校读大三的田明浩对记者说,自己没有想过是否要关机。“但我睡前肯定是离不开手机的,把微博、朋友圈、知乎、豆瓣等全刷完一遍后,才能安心睡觉。有时候太困了,玩着玩着手机就睡着了,当然没办法关机”。
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表示经常需要在夜间联系别人、或是被别人联系到,32.7%的受访者有时这样,42.8%的受访者偶尔这样,仅13.5%的受访者表示从来不需要。
75.5%受访者认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症”
调查显示,7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症”,其中,18.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严重。19.8%的受访者认为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自己并不存在“手机依赖症”。
在湖南长沙的张瑶(化名)是一名自媒体人,在她眼里,自己的全部工作都是和手机绑定在一起的,一刻都不能分开。“我必须不断地刷新微博热搜榜和朋友圈,才能保证自己了解此时此刻最热门的话题。不仅是‘日新月异,微博热搜榜每10分钟更新一次,我们的新闻热点,都是以分钟为单位计算的,真的是瞬息万变”。
“与当天社会热点话题相契合的文章,往往更受读者欢迎。我时刻拿着手机,24小时不关机,就是为了维持自己对话题的‘敏感度。”张瑶说。
调查显示,面对“手机依赖症”,55.1%的受访者认为即使自己不想依赖,为了工作生活也不得不“依赖”;53.0%的受访者认为对手机的依赖其实是对家人朋友的依赖;50.3%的受访者认为世界瞬息万变,时刻查看手机能让我们获得最新的资讯。
同时,45.3%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依赖冲淡了过去的人情味儿,人与人之间反而更疏远了;29.0%的受访者指出长时间看手机对健康无益;24.2%的受访者认为手机是工作学习中的效率杀手。
田明浩认为,“手机依赖症”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无论干什么事,总要先刷一会儿手机,很多时间都被浪费了”。
田明浩曾尝试在晚上把手机关机,放在离床铺较远的地方,可效果并不好。坚持了几天,他就放弃了。“睡前没看手机,总觉得还有什么事儿没做完,这一天没过完整”。
崔虹目前最担心的是健康问题,“长时间受到手机的近距离辐射,太不好了”。崔虹在尝试把消耗在手机上的时间节省出来,做些更健康、也更有意义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