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作为高温玻璃夹具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2017-01-04 07:08龚军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13期
关键词:酰亚胺聚酰亚胺杜邦

龚军

(顺益体系(集团),广东 珠海 519020)

聚酰亚胺作为高温玻璃夹具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龚军

(顺益体系(集团),广东 珠海 519020)

本文对聚酰亚胺有机高分子材料作为玻璃夹具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对聚酰亚胺特性分析,结合实际应用案例阐述杜邦VESPEL SP在夹具上的应用可行性。

聚酰亚胺;高温玻璃夹具;VESPEL SP;

玻璃瓶作为我国传统的包装容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无毒、无味、透明、美观、阻隔性好、不透气、价格低且可多次周转使用的特点深受大众接受和喜爱;同时重量大、运输存储成本高、不耐冲击也限制了它的发展。尤其是在食品行业和饮料行业中,在塑料工业每年近20%的高速发展冲击下,玻璃瓶制造业面临销售减速,利润降低,产能过剩;这就迫使企业急需转变思维,加强管理,注入新理念、新技术。

1 玻璃夹具材料分析

1.1 玻璃夹具材料现状

目前,玻璃制造业所用的夹具和支撑多为金属材料和石墨等。如制瓶机钳瓶夹、底风板部位,其制瓶机出瓶温度约350℃左右,现用铸铁、铜材料因为导热快、吸油率高易造成爆瓶和裂纹;石墨材质抗冲击性差,使用周期短,需要常更换;特氟龙材质高温软化,易变形。

1.2 玻璃夹具材料满足的条件

(1)耐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由于玻璃夹具及支撑都需要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所以必须能耐高温及好的热稳定性。(2)材质稳定,易加工性能。只有材质紧密度高,方便加工才能制成各种尺寸的夹具。(3)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玻璃夹具有好的摩擦磨损性,意味着使用周期的延长,降低生产成本。(4)材质的环境特性:包括耐化学性,无毒性等。(5)导热性。导热低不会引起瓶的破裂。(6)物理性能:包括应力、蠕变和疲劳等。

2 聚酰亚胺

2.1 聚酰亚胺简介

聚酰亚胺(PI)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H-CO-)的一类聚合物,其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其反应通式如下:

常规特性:

(1)阻燃性:PI为自身阻燃的聚合物,高温下不燃烧。(2)机械性能优异。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高;高抗蠕变;低热膨胀系数、高尺寸稳定。(3)耐磨性(VS45#钢):1 000转时的磨耗量仅为0.04 g(可填充F4、二硫化钼后进一步改善)。(4)具自润性。

(5)耐高温耐低温同时具备:长期使用温度~426℃(第三代);(6)突出的电性能:a.介电常数:通过设计可以降至2.4以下(超耐高温塑料中综合性能优良的超低介电常数材料)。b.介质损耗因数:10;c.耐电弧性:128~180 s;(7)耐化学腐蚀。

1961年,杜邦公司采用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配的缩合反应,用二步法工艺合成了聚均苯四甲酰亚胺薄膜(KAPTON),并于1961年正式实现PI的工业化。1964年开发生产出聚均苯四甲酰亚胺模塑料(VESPEL),其下VESPEL SP的棒材、板材和管材等加工用型材是关注重点。

2.2 VESPEL SP特性

2.2.1 适用级别

2.2.2 导热性(图1)

图1

杜邦TM Vespel SP-22及SCP-5050零件的转热系数比传统石墨碳部件低约50至100倍,这样可将玻璃容器的爆瓶和裂纹减至最少或消除,降低不合格率。

2.2.3 冲击性(图2)

图2

高温315℃ (600℉) 下老化100 h后,杜邦TM Vespel SP-22及SCP-5050零件的抗冲击性比石墨碳零件高70%~100%。这样就显著降低零件在装备、搬运和运行工程中发生的损坏,从而延长了夹持的寿命,降低成本。

2.2.4 磨损(图3)

图3

试验结果表明在315°C (600°F) 摆动运动下,磨损量比石墨碳低三倍。

2.2.5 总体对比(表1)

表1

3 现场应用

3.1 瓶夹(图4、5)

图4

图5

使用寿命4~5个月,改善了爆瓶现象,对瓶口无夹伤、夹痕,提高品质和效率。

3.2 底风板(图6)

图6

改善了爆瓶和裂纹现象。

4 结束语

从应用的实例来看,聚酰亚胺的特性决定其在夹具方面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丁孟贤,聚酰亚胺-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2012,09(2).

[2]DUPONT VESPEL 玻璃夹持技术

TD873+.9

A

1671-0711(2016)10(上)-0135-02

猜你喜欢
酰亚胺聚酰亚胺杜邦
聚酰亚胺纤维研究进展及应用
杜邦安全文化精髓研究
基于杜邦分析的某快递盈利能力提升研究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性能研究
安静
双马来酰亚胺对丙烯酸酯结构胶的改性研究
杜邦车用聚合物助力车辆部件闪耀SPE®汽车创新奖
EG/DMMP阻燃聚氨酯-酰亚胺泡沫塑料的研究
纳米材料改性聚酰亚胺研究进展
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薄膜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