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自超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实用性人才备受关注,社会需求量增大,因此,中职院校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中职院校跨越式发展,对中职院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全面分析中职院校班主任管理艺术的探讨。
【关键词】中职院校 班主任 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93-01
前言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在初中毕业之后进入校学习阶段,通常,学生的年龄不大,基础差,因此,中职学生的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压力较大。面对这一现状,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彰显较大难度。要重视对班级管理问题的分析,强化班级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1.对当前中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
1.1工作彰显边缘化的特征
对于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其受传统教育中的应试思想影响较深,将精力放在了对知识的传授,重视教学,忽视班级的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完善的管理思想,没有形成端正的工作衡量标准,班级管理工作边缘化突出。
1.2职业倦怠状态比较突出
对于班主任教师,其工作压力巨大,职业倦怠性严重,进入高发阶段。同时,班主任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有进行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工作强度和压力都较大,长此以往,更感工作的单调性与乏味性,职业倦怠心理十分容易发生。
1.3缺乏对学生的科学评价
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态度和积极性。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将成绩作为学生评估的重要指标,缺乏全面性与综合性,拉远了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很难进行融洽的沟通,无法实现对班级的科学管理。
1.4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管理缺乏精细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特点呈现不断变化,时代特点突出,个性化十足。但是,中职院校的班主任管理却存在停滞不前的情况,与时代脱节,没有紧跟时代发展,造成学生的反感和对抗心理,同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力不从心,倍感吃力,缺乏对学生自身特点的尊重,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制定了很多不符实际的制度,学生管理彰显将硬化。
1.5缺乏与相关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很难实现对学生高效、全面的管理
在学校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既要进行授课,又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二者之间的交流有效,无法实现全方位的学生管理。
2.如何提升中职院校班主任管理艺术水平
2.1重视端正管理思想和观念,发挥班级管理工作的作用
对于班主任而言,需要正视班级管理工作,端正思想和认识,调整观念,有效发挥班级管理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班主任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发挥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实现对学生思想和心态的引导。
2.2端正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认识,实现自我心态的调整
对于中职院校的班主任,需要重视心态的调整,改变思路,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树立端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职业道德,完成自我调整,以更加积极状态投入班级管理工作。
2.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级,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班级而言,学生的成绩存在差异,水平不同,班主任要公平对待,不应带有色眼镜,客观对待每位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职业教育的方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4尊重学生个性,进行层次化管理
为了更好对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班主任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改变,调整管理方式,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深刻认识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关系。班主任需要注重与学生的融合,了解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各项,对优缺点给予正确的评估,开展层次化教学,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5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对学生的综合了解
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任课教师也发挥一定的协助作用,能够将学生的表现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需要定期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获取学生状态的最新信息以及真实情况,有效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
结束语
综上,对于中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彰显系统性与复杂性,极具挑战性,班主任教师需要端正思想和观念,正确认识工作的性质,尊重学生,善于交流,具有耐心,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促进学生自我的不断提升。同时,尊重管理模式的创新,掌握更多更好的班级管理艺术,在根本上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周甜甜.职业素养培育视角下中职班级管理模式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武卫东. 中职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 学园,2014,03:186.
[3]杨菲. 浅谈对中职学校学生班主任管理工作[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4]郑天荣. 班主任工作艺术浅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6:271.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