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百刚
奉献比回报更快乐。如果退休了回家做饭算奉献的话,那就奉献吧!奉献自己,自己和别人都得到快乐。
什么叫幸福?当你给别人带来幸福的时候,那就是幸福。
一一2004年4月17日
我记不清2004年4月17日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背景了。可今天写这个《做饭得乐》时,却清楚记得:有一天,我到协会上班,我按惯例从家穿过中山公园,步行40分钟再上车。我爱人宋瑞荷正好这天要针灸,就顺便搭我的车。我们并肩走在中山公园,当走过公园内“湖光山色”景区时,爱人问我:你听清那对夫妇说什么了吗?我说没听清。她说,人家老两口说咱:你看人家老两口。当时,我给爱人提着包,疾步走着。我明白了,人家老两口非常羡慕我们。爱人说完,我侧脸一看,她满脸笑容,久久留在脸上。
我在协会办完公,近中午12点,我顺道接着爱人,回到家将近下午1点。我换上衣服,到厨房做好饭。饭后,休息、看书、喝茶之后,约下午5点,我俩又到百花园走了近一个小时,回到院子,正遇邻居几位女士在玩,我就对爱人说,我先回家做饭,你玩一会吧。
回到家,不用半小时,晚饭做好,炒了一个菜,拌了几个小凉菜,熬了几碗小米粥。饭菜放到客厅桌子上后,我到卧室敲了敲窗,看见爱人笑了,邻居女士们也笑了。直到睡觉时,我们仍沉浸在乐呵之中。
这种“乐滋”在我刚退休时,并不存在。我2008年7月16日担任了协会会长,8月1日退休。当时,从协会回家,一看见爱人没有做好饭,心里就不太高兴。下午一块出去散步,有时回到家爱人不舒服,就想休息一下,我也不能等,就去做饭,做着心想,有时也说了口:我们一块散步,回来后你休息,我做饭。显然心中不乐。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心里不时想:我退了休,没能安享晚年,倒成“大师傅”了。长期不高兴,自然要表现出来,爱人见状就说:你不愿做饭就不做,有时甚至还争论几句。怎么办?这样的日子,还有好几十年,就这样“凑合”吗?我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之中……
我想过,我孩提时代是愿做饭的,特别是母亲生病期间。15岁时母亲去世,我就主动帮二姐做饭。后来二姐出嫁,我也常做饭给父亲、二大爷吃。1971年招工后,过起了单身生活,不用做饭。和爱人1973年结婚,—块生活一年多,也基本是爱人做饭。1974年底,到县工作,又开始了单身生活。1983年春,将爱人和两个孩子接到县城,基本上还是爱^做饭,有时忙就到“伙房”买饭吃。从1984年明份开始,担任县级领导,直到退休,不仅不做饭,就连在家吃饭的次数也很少。为了表现,我常常每年腊月--+晚上,我做饭,爱人和孩子们吃。平常偶尔做次饭,邻居看见了,还作为佳话传播。不做饭,成了“习惯”了。再做饭就不习惯了,这是否就是忘本“脱变”?
好长时间没有再看《道德经》了。我有了个习惯,想不开的时候,一走二看三思。走路,看书,到海边静思。我读到了张国庆、张养年先生注释的《道德经》第九章,看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是啊,我有什么了不起。尽管我是一位农村孩子,退休时为正局级,工资级别为行政十一级五档。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领导告诉我,当时地委书记才十二级,他是正厅级。我这么高的级别和收入,还不是党和人民给的,还不是爱人支持,亲朋好友领导同志帮助的结果,单凭自己怎能从农民当上领导干部呢?再说,爱人不也是退休职工吗?她的收入比我少,可对家庭的贡献却比我大。我不愿做饭,难道她就应该做饭?一位退休职工就应该照顾一位退休干部吗?更何况她只比我小一岁,又是女同志,身体还不太好!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应当做饭。我回忆着老人的传统做法,酒店菜肴的品种搭配,找来一些报刊书籍翻阅浏览……下水饺,我就在开锅后放上水饺,吃多少下多少。水开后,点三次凉水,再开锅后近一分钟捞出,水饺熟而完整。煮鸡蛋,洗净后放入水中,水没过鸡蛋,水开后3-5分钟关火,在热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略凉即食,熟而不老。心想,以前不常做饭,不看书,有时煮鸡蛋不看时间,开锅后十分八分也是它,如全国家庭都煮3-5分钟,可节约多少热能和时间啊。有时早晨就煮三丝:凉水放上生姜烧开后,放入切好的胡萝卜丝,煮10分钟后,放入海带丝、白菜丝,开锅三分钟,放上盐和味精,盛出连汤放入盘中,给爱人放入香油,我放上橄榄油(爱人不爱吃),好吃极了。有一次我发明了“筷子面”,盛上200克小麦粉+豌豆粉+荞麦粉,打上两个鸡蛋,搅拌好略放。锅里放开水、花生油、姜丝和裙带菜,开锅后,用筷将和好的面一小块、一小块夹入锅中,5分钟后,放入盐、香油、味精,盛出放入盆中食用。在一次朋友聚餐时,我介绍了“筷子面”,大家都用羡慕、惊讶、赞扬的眼神看着我,我顿时有了快乐感。
有一次,女儿要回家吃饭,我千方百计让她吃点淀粉类,因为人必须食用碳水化合物,此物面食中居多。为此,我参照酒店白菜炖大虾的做法,将大虾收拾好,先用水煮5分钟虾头、虾皮,捞出,放入虾肉、白头菜(用手掰小即可)、粉条、大豆腐和花生油、姜丝、葱丝,开锅后煮3-5分钟,放入盐、味精、汤少许,盛如盘中,女儿边吃边说:好吃、好吃。我笑着说,你经常回来,我做更好的给你吃。
孙子,周六周日,儿子带他回我家,爱人陪他玩,做饭自然是我的事。我就做米饭、擀面条、包饺子、炒菜、做肉丸子。一次我做了驴肉丸子,用锅蒸了50分钟,孙子用小勺挖着边吃边说:“爷爷做的真好吃。”我哈哈大笑,多么快乐,多么有成就感啊!
中国海洋大学运动场上有一幅醒目的横幅: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六十年。一次我看电视,专家讲,每天至少适当强度锻炼一小时。有时四十分钟也可,然后在家多干活,洗衣、做饭、写字等等,要炼手、腿、心、脑、全身。对呀,我除了走路之外,每天做饭,不也是锻炼吗。练了腿、手,还有练了脑,一举数得,减轻了爱人的劳累,锻炼了我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爱人在一位叫汤朋龙的大夫那里针灸了一段时间,我常去顺道接她,汤大夫经常看看我不说话。后来,爱人回家说,汤大夫问:老孙为什么脸那么红。问得多了,我想,还是找汤大夫看看吧。一天,我去接爱人,顺便请汤大夫把了把脉,汤大夫说,你的更年期快过去了,那是去年明份的事情。我问怎么办,他说,我给你开点中成药,你到药店买,吃半年即可。我吃了半年多逍遥丸、六味地黄丸、谷维素、维C等。又找他看,他说,行了,是药三分毒,不用吃了,注意点就行了。我问怎样注意?他只说了几句:少喝酒,不生气,多运动,劳适度。我想,怪不得,刚退休那段时间,火气那么大。
又有一次,朋友相聚,我叙述了上述过程,并总结了自己做饭的七大好处:满足感,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想吃多少,就做多少;想怎样吃,就怎样做。健身,手、胳膊、腿并用,身体晃动。益脑,想方设法做得好一些,省一些,防止老年痴呆。促进学习,看书、看报、看刊、看电视,遇到好的做饭办法,就记下来,研究营养学。成就感,尤其是听孙子说“爷爷做的真好吃”的时候,多有成就感呀!受到表扬,青壮年愿表扬,实际上,小孩、老^也愿别人表扬,我能做饭给爱人吃,尤其是女士们,感到很羡慕。我为能成为“好丈夫”感到高兴。快乐感。现在吃饭,不再是温饱型了,也不仅是营养型了,而是娱乐型、社交型……我做饭,自己吃着快乐,做着哼着小曲儿快乐,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感到更快乐。快乐、健康就是幸福。
有一次,在家里喝着小酒,吃着饭,美滋滋。我就讲了以上我做饭体会到的几大好处,爱人听后,同样美滋滋地说:“还有更重要的好处:增加了夫妻感情。”对呀,我怎么没有这个觉悟呢?顺口又说:“对!是我挣到了立功的机会。”我没有讲“赎罪”,实际上是我过去欠她太多太多,该勇立新功了。爱人听完我讲的话,慢慢地说:“叫别人伺候,还不如伺候别人。”是呀,这多么简单的语言,蕴藏着太深的道理。最好人人都不用别人伺候。能伺候别人,证明自己身体尚好。叫别人伺候,不就是自己懒惰,就是身体不好。身体不好,官再高,业再大,钱再多,能快乐吗?想到这里,我就在2004年4月17日的日记下面,列了一道数学公式:幸福=健康+快乐+N。公式早已得到实践的证明。
奉献比回报更快乐。如果退休了回家做饭算奉献的话,那就奉献吧!奉献自己,自己和别人都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