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她没能活着转了世

2017-01-03 23:39李言
课外语文·中 2016年12期
关键词:圆明园虚拟现实

李言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建神殿,那儿造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

维克多·雨果在1861年写下这串如珠的骊歌,赞颂一场全世界有机械作业之前最伟大、最顶尖、最不可思议的建筑行为。

300多年前,北京城西二十里拥有这个世界奇迹,她虽由人做,却宛自天开,无以逾此。牡丹花盛开在她诞生的春天,唐三藏赐予她美丽的名字,她是中国近代史最为哀婉的一曲离歌,她的美令人失去理智,她的弱让人暴戾横生。她的名字叫圆明园。

世代中国人有两个理想,一个是山中桃花源,一个是墙里大观园。圆明园是这两种理想之集大成者。江南水乡的烟雨铺垫为她的血肉,墨客骚人的诗画构建成她的骨髓。也许美天生就是拿来被摧毁的,两个强盗闯了进来,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三天三夜的大火里瓷器破碎的声音提醒世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杰作已不复存在。

段乔小青写过一段话:造圆明园,用了最上等的材料,最精细的人工,置了最珍贵的宝物,真正漫天心血。我以为一定会永垂不朽,万古长存,最不济也是一生一世。岂料英法联军一把火,全烧个干净。有些人便是离去了,因为即使没了圆明园,他还有颐和园,恭王府……一世看不完的风景,但有些人却只能守着过去过活。

80岁的企业家徐文荣将复建圆明园作为“此生最后一个夙愿”。他要建一座比原来更大更美的圆明园,让子孙后代知道世界上不只有迪士尼。徐文荣和许多人一样迷恋圆明园。总投资300亿元的横店圆明新园,这个以梦想为蓝本、按1∶1比例复原北京圆明园95%建筑群的新景点,从提出至今7年时间,争论从未停止。新园全程门票近千元,因缺少历史厚重感备受诟病,直至今日鲜有人问津。

圆明园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几代国人都希望看到她被毁前的样貌。在百年前法国人的镜头下,最早的彩色中国再次让人知道,拍照是一件多么有纪念意义的事。不久前,在英国苏富比拍卖会上,几张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拍摄于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前北京的照片,引得收藏家们一片惊呼,这不就是北京被攻陷前的万园之园吗?这些圆明园旧景在苏富比拍卖行以20万英镑起拍,人们仍只愿怀想曾经的圆明园,因她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记忆,还是记忆的通灵者。而其余皆赝品,千种风情皆是客,万般浮华终成空。

中国人从未放弃让“万园之园”活着转世的念头,VR技术的兴起也许可以让这个愿望实现。11月1日,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了一次数字圆明园互动5R体验展,利用超前沿的“5R”技术模拟再现圆明园当年的盛境。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虽然我们还不能成为四维生物,但VR让人类有了四维视角,观者通过“皇家园居理政生活”一起“重返圆明园”,一帧帧“君临天下”“皇帝的风雅”“视觉幻象”“农桑之乐”在虚拟世界中还原了雨果笔下“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科技爱好者们纷纷为信仰充值,无数高科技将造梦的视角投向圆明园。昔日的她繁花似锦,富丽堂皇,就像世界的聚宝盆,多少人一直饱含梦想,期待有一天能一睹圆明园真容。虚拟现实给了当代人这个机会,随着人类科技的重重突破,VR技术已经能够让珍贵的文物活起来,甚至可以做到复原圆明园不需一砖一瓦。尽管高科技让我们看到的只是虚拟现实下的假象,但圆明园仿佛借此再次转世人间,160年前的烈火依旧熊熊燃烧。

就算她不能活着转世,又有什么关系。荣格在《美学原理》中说:“美不是一种存在,美是一种消失。”美的事物终有一天会消失,但美就像维纳斯的断臂、莫高窟的壁画、敦煌的月牙泉,因残缺而不朽。

中国四大名园,哪一个不是活着转了世?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和留园即便各有损毁,繁华旖旎处,断壁残垣亦足以风华绝代。唯独那人类想象力极限的万园之园,因绝无仅有,没能活着转世。

如果我们能接受亚特兰蒂斯沉入海底;接受巴比伦空中花园消失;接受古楼兰西夏王陵夷为平地;接受萨马拉大清真寺毁于战火;接受达拉哈拉塔沦为震后废墟;甚至还将接受乞力马扎罗的雪融化,为什么不能接受一个深埋心底的优美残梦的幻灭?

圆明园是侵略者留下的课堂。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谨记生而为龙的模样。

猜你喜欢
圆明园虚拟现实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论虚拟现实艺术的“沉浸”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虚拟现实:另一个真实世界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