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与控制学报》对论文的要求
论文的目的是宣示自己的创新或创见。论文要写的不是完成了任务、达到了指标,而是超越了前人,主题必须是创新。论文的主题不应是“研究”、“设计”、“实现”、“分析”等过程,而应是其产生的创新点。论文的学术水平体现在脱离具体产品、具体过程,抽象出可以覆盖更广范围的规律。要紧扣创新点,不必涉及整个任务、全产品、全系统,无需涉密。动笔前一定要选准自己的创新点。如果有多个创新点,应各写一篇。
论文由十个部分构成,缺一不可。并且每一部分都有特定的内涵,不能随意增减或张冠李戴。
1.篇名。准确、精炼的技术构成(而非应用、性能属性)关键词逻辑组合表达的创新点名称。要与任何论文不重名,忌通用。忌戴大帽子(小内容、大题目)。忌用非公知外文和缩略字母。不得超过20个汉字。论文的篇名应是名词表述的创新的软件(含方法和发现)或硬件,而不应是动词表述的“研究”、“分析”等过程。
2.单位和作者。只写作者和实际参与了论文写作的人名,按对论文的贡献排序。论文作者不宜多。
3.引言。将论文定位在解决当前学术制高点尚存不足的位置,相当于“问题的提出”、“发表理由”,关乎新颖性能否被认可。可以作为论文的一章(序号为0),亦可无标题。引言四要素:①范围,研究方向;②近期发展,引用参考文献综述该方向国内外学术制高点近期衍进历程;③学术空白点,找到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是引言的核心,要作为研究目的收入摘要;④点题,点出为解决上述不足而“提出……(创新点名称)”,一句话点到为止。引言不写结论、不必写论文结构(思路)介绍。
4.第1章,基础。包括参照物(改造对象)、借鉴对象(所“基于”的技术)等,相当于专利说明书的“背景技术”,是论文的材料库。这一章是“已知”,完全是引用,不涉及自己的工作。凡在参考文献上查得到的公式、概念均应出现在这一章。但只写原理和结果,不写推导,以免喧宾夺主。基础铺垫有助于理解创新点,并且避免已知与创新混成一团,知识产权被质疑。不要试图把创新说成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既不客观,也不明智。
5.第2章,主题。创新经常被描述为一种方法或装置,但是方法与装置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成熟构件。这一章的关键在于指出创新在新方法、新装置中的具体位置,将创新精确定位到“点”。精炼地阐明创新点及其独特之处,关乎创造性能否被认可。阐述创新点相当于专利说明书的“发明内容”,从原理上讲清要宣示的是什么。独特之处相当于专利说明书的“权利要求”,与参照物对比,划清界限,剥离出创新“点”。但是,仅此而已,无需写创新过程。方法一般由先如何、后如何的步骤体现,但不需要详细介绍或复杂流程图,最好是框图级的原理简介。如果分节,最好在第1节之前写明各节关系、与创新的关系。这一章以创新点名称为标题,完全写自己的创新,不直接引用参考文献(可间接引用第一章的公式代号)。
6.第3章,验证。未经检验的“创新点”无以令人信服。对创新点的验证关乎实用性能否被认可,是论文的重点,篇幅不可小。证明创新点解决了引言提出的问题,优于前人(速度快、精度高、灵敏、可靠等),也如实反映局限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没有实际应用或实验,至少应当有仿真(计算机实验)或经实践检验过的理论支持。多重验证更好,可分节叙述。所有结论均应有这一章的事实依据。
7.结论。一般标为第4章,是由第2、3章归纳出的重点。结论四要素:①点题(不应以“该”代替);②创新点概述(该方法……);③验证结果(应当有“试验表明”之类的句首);④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方向。不十分肯定时可用“讨论”代替“结论”,但不得使用“结束语”、“小结”之类标题。优点不应写入创新点概述,而应写在验证结果中。结论与引言互补而成为论文要点介绍,但二者各司其责,不越界,引言不写结果,结论不写“针对”。
8.参考文献。为论证提供理论出发点、对比参照物、验证数据,同时与引言呼应,反映作者跟踪技术发展的眼界和敏锐性,反映作者有资格说自己是创新。数量不可过少。参考文献不限于中文,但教科书不可多,不宜过陈旧。所有参考文献都必须被标引。
9.摘要。是论文引言与结论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精炼缩写。使读者不读全文即能知晓论文的实质要点,不能写成论文结构(思路)介绍。摘要只写四句话:①目的(针对……,提出……);②方法(创新点概述);③验证结果;④总结。摘要位于最前面,却应在最后摘抄整理(而不是重写),①摘自引言,②③④摘自结论。摘要是独立的短文,不得出现仅指摘要的“本文”字样。
10.关键词。关键词是表达论文所属门类和应用、性能属性的中文主题词。列出能通过模糊检索查到这篇文章的3~8个主题词,一般出自摘要。关键词排列最好按范围,先大后小。关键词忌生僻,最好出自《中文主题词表》。
注意事项:
1.按以上要求写,不可随便拉一篇“论文”当范本。
2.要突出创新点,除主题章精确到“点”外,要在结论和摘要中作概述,要在篇名、主题章标题、引言、结论和摘要中重复点题。
3.要善于运用对比,特别是背景与主题两章的对比,突出变化,凸显创新点。
4.要前后呼应、对仗。对创新点的表述要通篇一致。
5.正文(背景、主题和验证)要尽量多用图表(特别是原理框图)直观地表达,图表要有自明性,使用中文表头、坐标,无需解释就能看懂。摘要、引言、结论中不得有图表公式。
6.引用观点、公式、图表、数据必须用角标标明出处(参考文献序号),以免剽窃之嫌,引用只要结果不要推导。
7.不得涉密,不得出现“某”、“型”等敏感词。
8.外文及其缩写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加中文注释,并尽可能不要进入标题。
9.勿式文混排,文字段落勿使用公式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