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狙击手的能力素质及培养的重点

2017-01-01 16:05:54吴祥卿周磊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狙击手距离协同

吴祥卿,周磊

(1.海军陆战学院 陆战队系技能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430;2.特种作战学院 一系,广东 广州 510500)

海上狙击手的能力素质及培养的重点

吴祥卿1,周磊2

(1.海军陆战学院 陆战队系技能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430;2.特种作战学院 一系,广东 广州 510500)

着眼全域作战需求,在分析海洋作战环境对海上狙击行动的目测距离、固定瞄准点、击发时机、协同狙击、狙击行动和海况的结合、设靶保障等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海上狙击手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培养海上狙击手应把握的重点。

海上;狙击手;能力素质;培养

2009年“菲利普斯”事件中,美军特种部队营救被海盗劫持的船长行动中,狙击手的突出表现使得海上狙击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海上狙击手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不仅是海上反恐、营救行动中决定胜败的关键,同时,也是今后执行海上多样化军事任务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1 海上狙击的难点

海上狙击的环境、条件与陆地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别,对狙击影响很大,陆上成绩优秀的狙击手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在海上很难做到有效命中。因此,海上狙击对狙击手的要求更高,需要狙击手克服更复杂的困难。

1.1 目测距离判准难

海上视野比较空旷,能够作为参照物的目标较少。海上目标的实际距离看起来比陆地要远,特别是在较远的距离上,相差数百米都很难辨别,对于远程狙击影响很大。激光测距仪或其他专业的测距仪,在海上特殊环境下,能够对量程内目标进行较为准确的测距。但是,如果测距仪出现故障,就需要根据经验进行独立判断。

1.2 瞄准点固定难

海上狙击最大的困难就是难以形成固定的瞄准点,目标随海浪摆动,狙击手本身所立足的平台也是处于不停的晃动中。瞄准时,瞄准基线围绕目标画圆。就算是在风平浪静的港湾,海浪轻微摆动对瞄准影响也非常大。所以,在海上狙击时,基本不可能形成固定的瞄准点,这是海上狙击与陆上狙击存在的最大区别。

1.3 击发时机把握难

海上狙击手在击发时也需要进行调整,这是因为瞄准基线在目标周围晃动,真正瞄准目标的时间很短,狙击手只有根据自己的瞄准方式找到合适的击发时机,使心理的调整、时机的判断、方式的选择三者紧密配合才能保证击发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因任务需要而进行的听命令狙击时,狙击手不仅要克服口令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要完成快速、果断狙击动作。因此,这也是海上狙击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1.4 协同狙击难

海上狙击有时需要多人、多方向同时对单个目标不同部位实施狙击,或者同时对各自的目标进行狙击,这就需要狙击手在完成精准狙击的同时,必须注重彼此间的密切协同。每个狙击手的瞄准状况不一样,击发时机、方式也不一样,且受海风、涌浪、舰艇晃动的诸多影响,非常不利于狙击手及时构成瞄准关系。特别是在需要相互协同完成狙击过程中,其难度是可想而知。

1.5 人与武器、舰艇和海况结合难

海上狙击不仅考验狙击手的狙击技能,同时还考验着狙击手是否晕船、对海洋知识了解的程度,如对潮流、涌浪的认知,对舰船航速、舰位的了解,直接影响狙击手对狙击景况的判断,在短时间内做出狙击姿势、击发时机的正确选择,这就要求狙击手形成与武器舰艇、环境的有机结合,才能顺利完成狙击任务。

1.6 海上设靶保障难

海上特定的狙击环境,决定了海上组织狙击保障难度大、要求高、危险系数大,对于海上设什么靶,用什么工具设靶,保障海上安全狙击区域有哪些的要求等都比陆地上要复杂得多,它需要多单位、多器材、多载体、多层面之合力才能有效保障海上目标的设置。

2 海上狙击手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难点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次参加海上狙击的体验,并综合每名狙击手的个人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培养狙击手在各种气象条件和不同时间阶段判断海上距离的能力

在500 m 距离内,利用不同狙击平台(狙击手所在狙击位置)、不同方位、不同距离设置大小不同的目标,狙击手根据周围参照物或者感官判断距离,然后与精确测距仪器显示的数据进行对照,经过这种长期的对照训练来培养狙击手对海上目标距离的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感官判断。

2.2 锻炼狙击手快速捕捉的能力

每名狙击手的瞄准方法不一样,但是最终目的是找到每个人自己的瞄准规律,以及怎样使瞄准点更长时间的停留在目标周围,熟悉在不同风浪等级条件下瞄准的特点,在动态中正确判断何种时机能够使瞄准点恰好在目标上。一般来说,漂浮目标与狙击手所在狙击平台其运动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因为洋流或海风的作用,用锚固定的漂浮目标仍会有一定程度的移动,狙击手瞄准时最容易产生左右方向上的偏差,因此,在狙击时应首先把握好目标与狙击平台移动的规律,重点放在瞄准基线与目标左右方向的重合上。

2.3 提高狙击手果断击发的能力

海上狙击要求狙击手能够迅速抓住时机,果断击发。首先,这是海上任务的要求所决定的,海上行动特别是在营救任务中,任何犹豫都可能使时机稍纵即逝,错失最佳战机;其次,海上狙击的特点也要求狙击手必须培养果断击发的能力,海上狙击没有固定的瞄准点,只有在瞄准基线对准目标的瞬间果断击发才能命中。

2.4 增强狙击小组的协同配合能力

执行海上反恐、营救等行动时狙击小组之间需要统一行动、密切协同配合才能较好完成作战任务,这种配合不是临时组合或者经过短时间的训练所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小组长期共同训练、磨合,增加彼此间了解与熟悉,才能够在行动中形成默契,达到在规定时间内同时击发的效果。因此,从一开始就应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合理搭配人员,通常一个狙击小组为2—3人,根据任务需要也可适当增加人数。

3 培养海上狙击手的重点环节

海上狙击手的培训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通过多次海上演习,我们从中对狙击手的培训有了一定的经验。

3.1 选拔人员

海上狙击对狙击手的心理素质、狙击技能、判断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初步的人员选拔上要严把“四关”:心理素质关、狙击技能关、灵敏反应关、快速判断关。要求选拔的队员必须是在陆地上狙击能够达到优秀的队员。人员选拔上基本上应坚持从干部、士官队伍挑选,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考核,从中选出心理素质稳定,狙击成绩比较优秀的人员进一步强化陆上应用能力训练,特别是不断加强抗眩晕训练。再根据狙击手的表现进行筛选和淘汰,做到精中选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员选拔的质量与素质。

3.2 固强陆上狙击基础

陆上狙击基础是发展好海上狙击应用的关键一环,通过陆上训练可以培养狙击手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狙击技术,通过训练(通常在几周左右的时间内),要求每名狙击手在卧姿有依托条件下不同距离精度狙击达到较高水平,100 m 3发子弹达到30环,射弹散步达4 cm 以内;200 m 3发子弹达到30环,射弹散布达10 cm 以内。并通过远距离放置鸡蛋、酒瓶等小目标狙击,来提高狙击精度和快速瞄准击发的能力。

3.2.1 坐姿、立姿无依托狙击

卧姿狙击一般来说比较稳定,缺点是能够调整的幅度相对较小,调整的速度不快。如果在海上风浪较大的情况下,用卧姿瞄准基本上找不到目标,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采取坐姿、立姿无依托的方式进行狙击。采用坐姿狙击时,身体侧面朝向目标,两腿张开约40 cm ,两脚掌趴地,两肘以两膝盖为依托托枪,左手前臂弯曲;以左大臂支撑枪支下护盖(以88式狙击步枪为例),右大臂抵紧枪托;头稍侧进行瞄准。这种方式能够保持枪身的基本稳定,同时也增加了瞄准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为提高狙击手陆上狙击基本技能,采用端枪30 min 枪不动,瞄准1 min 不眨眼,提高狙击手据枪、瞄准的稳定性。立姿无依托狙击是通常对较近目标狙击时采用,对速度和精度的要求更高,所以在进行立姿狙击时,我们要求狙击手在100m 距离上对胸靶进行狙击,10 s 内5次单发至少命中4发以上方为合格。

3.2.2 对移动目标狙击

当狙击手对固定目标的狙击技能达到一个较稳定的状态后,即可开始完成对移动目标的狙击,但此时的移动目标与以往我们陆上狙击的移动目标还有些差别。以往的移动目标一般平移或斜移,在上下方位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在狙击中我们只需要跟随或者待机进行击发。

3.3 打牢海上漂浮目标狙击基础

在风浪较小的条件下,采取卧姿有依托对100 m 左右的海上漂浮目标进行狙击,以此来促进队员熟悉海上狙击环境以及瞄准的境况,这一过程大概需要3~4个训练日,然后再将目标推至150~200 m距离上。当狙击手都能达到规定的狙击标准后,开始采取以上所述的坐姿瞄准的方式,由近至远对海上漂浮目标进行狙击,充分熟悉各种风浪条件下狙击的要领。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不断摸索狙击规律,在不同距离、不同方向、不同航速、不同目标、不同风浪等级的情况下,一轮又一轮的对海上目标进行狙击训练,并根据狙击的效果进行及时修正,不断摸索出海上狙击的特点、规律。在训练间隙,通过谈体会、讲感受、提建议的方式,总结海上狙击手狙击的经验,不断改进狙击姿势和方法。通过边训练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的方法使队员海上狙击技稳步提升。

3.4 注重强化协同狙击能力的培养

协同狙击是海上狙击训练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对狙击手和指挥员都是严峻的考验,它不同于陆上可以对目标进行长时间的瞄准,并在全部完成精确瞄准后,达到精确狙击的效果。海上狙击不可能要求狙击手保持长时间的瞄准状态,指挥员只能根据情况,预先下达口令,让队员在某个时刻调整好瞄准点进行协同狙击。因此,在海上训练时,首先在陆上进行简单的协同,以小组为单位,采取依次狙击或同时狙击,培养狙击手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形成瞄准的能力,熟悉协同的步骤。转入海上训练后,首先是单个狙击手的训练。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狙击手必须完成多发狙击,成绩达到什么标准都有明确的要求;当每名狙击手都能达到要求后,狙击由时间段改为时间点,在某一时刻必须形成瞄准完成击发;狙击手必须对海上目标的移动规律非常熟悉,及时调整自己的瞄准点,这一训练过程所需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最后进行小组协同,由指挥员统一下口令,按照依时间顺序狙击,同时对同一目标狙击,同时对多个目标狙击等步骤真正实现海上狙击协同,形成整体战斗力。

[1] 马克·斯潘塞.狙击[M].白堃,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3.

Key to the Training on the Ability of Maritime Snipers

WU Xiang-qing1, ZHOU Lei2

(1.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Skills of Marine Department of Martine Academy, Guangzhou 510430;2.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 Guangzhou 510500,China)

Focusing on the full-spectrum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n the maritime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on maritime sniping operations' visual distance, fixed aiming points, firing time, synchronized sniping, coordinating of sniping operations , and supporting of setting targets on the sea, this thesis presents some key points must be grasped by the maritime snipers in training, aiming at obtaining the capabilities and qualities.

maritime; snipers; capabilities and qualities; training

2016-09-13

吴祥卿(1980—),山东莱州人,讲师。研究方向:陆战队指挥。

G808.88

A

1671-1300(2017)01-0032-03

猜你喜欢
狙击手距离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目标:成为狙击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算距离
美军狙击手如何训练?
如何成为狙击手
手持CS/LR4 7.62mm狙击步枪的警察狙击手
轻兵器(2018年7期)2018-07-07 05:24:56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5
爱的距离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