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边关文化的“根”

2017-01-01 06:01张凤坡
国防 2017年5期
关键词:边防军边关军旅

张凤坡

守护边关文化的“根”

张凤坡

前不久,代表文雅与情操的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了起来。其中,边塞诗引发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当代军人的极大共鸣。可以说,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基因的边关军人,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是戍边者的责任和担当。

边关文化蕴含着中国军旅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军旅文化的血脉和根基。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边关的战争最为惨烈,而且边关从来没有休息时、放松日。亲历过边关战争或了解边关生活状态的文学家多少都会留下一些文字,或诗,或词,或歌,以慰藉戍边军人的精神操守和生死壮举。无论描写思念家乡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抑或是抒发战斗决心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无不让人如临其境,激情澎湃。中国诗词千万首,凡是描写军事的,几乎都与边关有关。在古代文人眼里,边陲遥远、凄凉、寂寞,在那里,即使兵不血刃,只要静静守候在孤零零的哨位上,也是世人景仰的英雄。

在历朝历代中,边防战事和边关军人都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引领传统文化的导向。当年,岳飞在国家遭受欺凌后,义愤填膺写下了百世流传的《满江红》,“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字字铿锵,激励代代热血青年的报国之志。明朝著名军事家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十年抗击倭寇、十年抗击蒙古部落的内犯,其指挥的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至今仍在当地广为流传。这些著名的诗句和保家卫国的历史事件,无不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是边关文化最宝贵的“根”,是中国军人最忠诚的“魂”。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即使和平时期,中国的边防军人又哪一天不处在战争状态,哪一天没有战争威胁?边疆环境艰苦,没有牺牲精神又怎谈坚守?面对偷渡、敌人抵近侦察以及敌特的破坏,边防军人怎能不保持惯常的战斗状态?的确,边防表面上的宁静,一刻也离不开边防军人的枕戈待旦。边防军人的战斗意识靠什么来支撑?靠政治要求,靠责任担当,靠文化熏陶。正如军旅文艺大家阎肃所说:“军人也有风花雪月,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这正是边防军人最真实的写照。

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在国际格局不断变化、我国周边环境愈加复杂、备战形势日趋紧要的今天,按照习近平主席要求“打造强军文化”,最首要的就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要守住边关文化的“根”,用边关文化的血脉和基因来砥砺当代军人的军魂,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文化引领。

(责任编辑:何 荷)

E251

C

1002-4484(2017)05-0088-01

张凤坡,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队政工系,讲师,专业技术7级,上校

猜你喜欢
边防军边关军旅
王汉桥
军旅青春正步走
边关月组诗
胸怀军旅梦
边关战歌
本期主题:军旅
罗马舶菡纪ァ胺盟”安置法刍议
我在边关深爱着我的国,也深爱着我的家
军旅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