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的思考

2017-01-01 05:32:26赵海军
政工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官兵法规军事

赵海军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一系列新政策、新决定得以实施,部分军事法规也已经或即将产生变化。要将这些新政策、新决定、新法规落实到部队基层建设的各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国防和军队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完善当前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树立官兵法治信仰,培养官兵法治思维。

一、深刻认识完善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官兵加深对部队新政策和新法规的理解。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了很多新政策,部分军事法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将这些新政策和新法规准确、有效、及时地传达至基层部队,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问题,而完善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治信仰,培养法治思维,有利于加深基层部队官兵对于军改新政策的理解。

(二)有利于官兵自觉落实新政策和新法规。知法是守法的基础,基层部队法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法律规定的普及,使广大官兵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完善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对军改过程中的新政策、新法规、新命令的内容和违法后果进行详细的解释,有利于加深基层部队广大官兵对法律的信念,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

(三)有利于提高官兵运用法律的能力。首先,军改要求将部队建设引领到更加法治化的道路上来,通过完善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灌输法治管理理念,教授法治管理方式,有利于基层部队构建更加法治化的管理模式。第二,军改聚焦于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在战场上运用武装冲突法的能力也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的完善,使广大基层部队官兵知晓并熟练运用武装冲突法,不断提升我军的战斗力。第三,军改要求进一步保障军人权益。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列入法治教育的内容之内,有利于确保基层部队官兵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知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法治教育人才无法满足部队建设的新需要。此次国防和军队改革,着眼于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然而,目前基层部队比较缺乏法律人才,无法满足军队需求,其突出表现在:①基层部队专门性法律教育者数量少。目前,活跃在基层部队的、掌握专业性法律知识的人才相对较少,在进行法治教育时往往由主官负责。②军事院校法律人才培养数量少。目前,在全军院校中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军事法学专业课程,并且把重点放在研究生培养上,专业人数相对较少。各院校对于本科生的法学教育也大多局限于法律公共课的学习。院校培养的军事法学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军改对于法律人力资源的需要。③法律人才无法与专业岗位完全对应。军校毕业的军事法学专业学员和地方入伍的法学专业大学生中,很多人的工作岗位与法律无关,其所学专业知识很难有用武之地。

(二)法治教育内容无法适应军事法规的新变化。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很多军事法规将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更新,而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的内容与军事法规的新变化不相适应,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门性和新的法规较少。目前,基层部队法治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刑事类和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少涉及专门性和最新修改的军事法规。二是法律的解释较少。目前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的内容过多地集中于法律条文本身,基层部队官兵很难真正掌握。三是过多强调义务,缺乏权利教育。当前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过多地对官兵强调义务性内容,很容易导致他们忽视自身应有的权利,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三)法治教育形式无法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新要求。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落实能打胜仗的核心内容。战场证据收集、敌方背信弃义行为识别等运用武装冲突法的能力,也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些能力,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武装冲突法的内容,还需要通过军事演练,紧贴战场实际情况,设计不同战术背景,锻炼官兵具体应用武装冲突法的能力。然而,目前基层部队的法治教育形式仅仅局限于依靠案例评析的被动式课堂教学,无法调动起官兵主动运用武装冲突法的积极性,其效果很难达到军改对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新要求。

三、对完善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的对策措施

(一)大力培养基层部队法治教育人才。大力培养法律人才,要为基层部队提供更多的法治教育人力资源。这一工作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建立健全岗前培训制度。对基层部队法治教育者进行教育前的集中培训,明确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他们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二是完善院校法律教育模式。一方面,适当扩大全军院校军事法学专业招生人数,并增强对本科法学专业和短期培训的重视程度,培养更多能够扎实掌握军事法学基本理论的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探讨建立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机制,借助地方高校雄厚的法学教育资源,提升军校学员综合的法学素质。三是要尽量坚持人岗一致的总体原则,使更多军校毕业的军事法学学员和地方入伍的法学专业大学生能够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二)及时更新基层部队法治教育内容。基层部队法治教育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基层部队实际和军改中军事法规的更新,力争做到全面完整细致。做好这一项工作,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加强专门性法规和新法规的学习。在广度上,应在现有法律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战时军法、军事组织法、军事行政法等相关的专门性军事法律法规,以期使基层部队官兵全方位地了解军事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在时间上,要紧跟军改新政策和新法规,及时向基层部队官兵教授发生变化的新内容。②增强对法律法规的释义。基层部队法治教育模式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浅显的法规条文介绍,而应对条文背后的立法目的、具体含义和运用方法等进行详细地释义,使基层部队官兵更加深入掌握教育的内容。③注重弘扬权利性法治观念。要摆脱灌输义务性法规的传统思维,将更多军人权益、民主权利等内容纳入基层部队法治教育内容中,真正让基层部队官兵了解自己拥有什么权利和如何行使这些权利。

(三)积极创新基层部队法治教育形式。创新基层部队法治教育形式,关键在于摆脱被动式教学模式,使广大官兵主动参与到法律学习中来,在知法的基础上掌握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具体而言,一是引入法律教育训练。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武装冲突法的教育,通过在日常的军事演习和训练中设计不同的战术背景,模拟战场上可能发生的涉法问题,使基层部队官兵依据武装冲突法的规定进行解决,真正培养他们运用武装冲突法进行法律斗争的能力。二是注意解决实际问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基层部队官兵有时也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法律纠纷,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咨询机制,针对特定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建议,同样也是创新教育形式的有效途径。三是鼓励自学。基层部队单位也可以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建立奖励机制等方法,调动广大官兵主动自学法律的积极性。

(四)科学划分基层部队法治教育对象。对受教育对象进行科学划分,是为了让不同群体更完全地掌握国防和军队改革中针对所在群体的政策变化。在组织实施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军改政策新变化,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比如,对基层部队军官、士官、文职人员分别介绍有关军官制度改革、士官制度改革、文职人员制度改革的内容,对即将退伍的军人介绍有关退役军人安置政策的变化等,使他们真正把握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的变化。

猜你喜欢
官兵法规军事
千奇百怪的法规
幽默大师(2018年12期)2018-12-06 08:29:28
千奇百怪的法规
幽默大师(2018年11期)2018-10-27 06:03:04
千奇百怪的法规
幽默大师(2018年3期)2018-10-27 05:50:34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武警医学(2018年2期)2018-03-19 06:56:50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环球时报(2012-02-17)2012-02-17 12:00:09
军事幽默:局
军事文摘(2009年9期)2009-07-30 09:40:44
军事
军事幽默
军事文摘(2009年5期)2009-06-30 01:01:04
奇怪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