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2017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发布
2017年6月2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2017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旨在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快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切实履行好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项职责。
这是继2015年以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制定的第三个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本刊摘编如下。
推动顶层设计落地。组织实施《“十三五”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深化能力结构调整。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落实国家关于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部署,支持四川、西安等省市开展军民融合改革举措先行先试,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积极参与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设立工作。抓好局省战略合作。与陕西等军工重点省份签订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
发布推介“民参军”目录。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面向全社会遴选先进技术和产品,编制发布2017年度《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
支持民营企业承担投资项目。落实《国防科工局关于非国有企业申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科工计〔2016〕5号)要求,支持具备条件、自身有意愿的民营企业承担军工能力建设项目。
深化国有军工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完善政策环境,编制《涉军企事业单位改制重组上市及上市后资本运作军工事项审查申报指南》。深入推进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组织3家首批试点单位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配合发展改革委遴选第二批试点单位并组织实施;继续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军工资产证券化进程。
引导社会投资参与军工投资建设。完成企业投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核准和备案项目目录编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扩大军工投资的渠道和来源。
推进“两证融合”和军品免税审核。联合军委装备发展部,在前期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联合审查基础上,研究推进“两证融合”,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审查效率。继续开展民口民营企业军品增值税合同清单审核。
加强军工能力建设军民统筹。落实“十三五”体系效能型建设思路,合理降低政府投资比例,为社会投资进入预留空间;推进政府投资方式多样化,支持以收购社会过剩、富余能力代替新建;缩小建设单位范围、缩小建设内容范围,统筹重大科研试验设施建设、统筹高耗能和高污染等工艺环节能力,提高投资的集约度,突出专业化发展和安全绿色发展,通用机加等一般配套能力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
扩大信用评价试点。扩大军品科研生产单位第三方信用评价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化评价方案,健全评价机制,完善指标体系,推动建立军民互信机制,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推动军工技术转化应用。指导和支持有关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开展军工技术成果转化试点。发布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目录(第三批)。支持一批军工技术推广项目。联合举办第二届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编制发布2017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
支持军工高技术产业发展。编制“十三五”军工高技术产业项目投资指南,论证支持一批产业化项目。印发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推广指导意见,推动成立高分应用产业基金。发布乏燃料后处理科研专项2018年项目指南,调动全社会力量推进技术攻关,推动核燃料加工制造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统筹军民需求开展“两机”专项能力建设项目论证审批;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船舶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
推进设立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研究提出基地设立标准、程序和运行机制,会同地方政府明确配套政策,择优试点挂牌相关基地,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基金。联合财政部开展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方案深化论证,积极推动方案报批和基金设立,支持军工高技术产业发展、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军工科研院所改革以及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专业化重组。
推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拓展军贸溢出效应,服务安全发展利益,鼓励军贸企业利用军贸渠道优势,积极参与海外资源能源开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高端装备出口。推动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工程建设和实施。
推进军地航天资源共建共用。与军队有关部门建立军地航天资源和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军民卫星数据共享和航天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促进军民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数据和信息共享。协调推进建设开放共享的航天发射场。完善军民空间物体登记流程。
促进军工资源开放共享。向社会发布新一批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和国防计量标准器具开放目录。指导督促各军工集团公司等组织所属单位建立共享机制。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通运行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涉密专网,在各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部署查询点。建立和固化军民供需信息收集发布长效机制,组织各军工集团公司加强军品科研生产需求、军转民等信息报送力度,组织各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加强民口民营先进技术和产品等信息报送力度,建立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政策、动态和项目等发布制度。
加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意见》。发布“十三五”第二批国防特色学科名单,支持相关高校开展国防基础研究和军工特需人才培养。围绕国防特色学科体系中的学科方向设立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支持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研究。
推动军民标准制修订及转化。按照军工行业标准清理整顿工作要求,制修订500项军工行业标准,推动30项军工行业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推进实施科研经费后补助及319专项行动。推动局管各项科研计划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科研经费后补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面向军工和民口优势单位,支持一批关键先进材料科研攻关及应用考核项目。
实施军工高端制造装备创新工程。针对军民两用高端制造装备,积极与有关政府部门、协会开展需求对接,立足国家工业基础推动进口替代。针对军工专用高端制造装备,急需先行,面向全社会组织一批自主化攻关项目论证。
(略)
郭晗_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