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丽
Sports Marketing
家电圈体育营销风头正盛 价值究竟几何?
文_张丽
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的身影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体育圈,版权购买、赞助球队、收购体育俱乐部,不仅动作越来越频繁,投入也越来越大方。
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的身影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体育圈,版权购买、赞助球队、收购体育俱乐部,不仅动作越来越频繁,投入也越来越大方。今年4月,海信斥资近亿美元赞助2018年FIFA世界杯,更是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家电企业的体育营销热情。营销手段千千万,家电企业为何对体育营销情有独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企业经营更是如此。体育营销之所以让企业乐此不疲,正是因为其事半功倍的效果。数据统计显示,企业品牌知名度每提高1%,需要投入约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而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同样多的投入,知名度可提高10%。投入高,回报更大,这是体育营销特有的魅力。
对于成为世界杯历史上首个中国消费电子品牌赞助商,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坦言,目的是加速品牌国际影响,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海信电视全球占有率,获取更大的品牌溢价。无独有偶,去年,苏宁云商以2.7亿欧元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股份,其掌舵人张近东也曾表示,这是苏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外扩张中,加速当地消费者与供应商对苏宁品牌的认知和认可。
当前,中国家电企业正处于国际化的关键期,与国际化的体育赛事捆绑,无疑是营销的捷径。这一点已经被诸多家电巨头证实:三星借助奥运会一举成名,索尼、夏普则借助世界杯和欧洲杯快速成长。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提速,中国家电企业的体育营销热情会越来越高。
除了提升品牌知名度之外,体育赛事也是家电企业个性化营销的重要砝码。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选择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家电企业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更要有独特的推广方式,与消费者进行紧密互动,激发购买热情。体育营销的优势就在于“粉丝参与”。比如,以乐视、PPTV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电视品牌,通过买断赛事独家播放版权,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内容,吸引粉丝参与,最终将粉丝转变为用户,实现曝光量到销量的转变。
此前尼尔森发布的《2017体育粉丝研究报告》指出,国内体育消费拥有庞大的基数规模、优质的消费者结构,互联网较少的正面冲击以及受众对品牌赞助行为的正面观感,这些因素集合到一起构成了一个难得的市场机会。从消费层面来说,体育营销已经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同时,时下的家电市场已经从增量需求驱动转变为存量市场需求驱动,在市场需求整体低迷的情势下,原本的粗犷式营销已经无法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向精细化营销转变已经成为了业内的共识。体育营销,以特定人群的特定爱好为切入点,是精细化营销的典型代表。从家电企业营销需求来说,体育营销已经是刚性诉求。
家电圈与体育“联姻”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过,鉴于体育营销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且需要巨额投入,家电企业还是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恰当的方式,避免盲目跟风。
体育营销之所以让企业乐此不疲,正是因为其事半功倍的效果。数据统计显示,企业品牌知名度每提高1%,需要投入约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而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同样多的投入,知名度可提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