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宇
[摘要]英语是世界上通用性最强的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也具有语言本位的特点,也就是说,其听、读最终是为说、写服务。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哑巴英语”现象有所改善,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上来看,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一直偏低,仍然处于“单向交际”的层次,无法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语言本位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本位;大学英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一、引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日益一体化,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英语也逐渐成为我国的第二大工作语言,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是一门语言科学,也具有与其他语言相同的语言本位的特点,换言之,就是英语的说、写也是需要以听、读为基础,并最终为说、写而服务。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目标,逐渐转向以培养学生的跨语言交际能力为主,提升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目标和内容,在教育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模式也逐渐开始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英语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影响,以及学生个体英语基础存在差异,导致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大学生整体英语口语水平尚比较低,还处在“单向交际”的层次上,不能应用自如地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从语言本位的角度,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从而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与技能不断提升。
二、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1971)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理论,该理论引发了语言教学领域的重大变革。此后,许多学者从多维角度展开了对交际能力学说的研究,其中,卡内尔一斯维恩认为,人们的交际能力主要由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个部分组成。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则是指英语学习者能根据所处环境与对象,利用英语进行不同话题交际的能力及策略。交际的本质是“你来我往”的沟通,交际双方依据实际情况,以英语为媒介进行话题与角色的转换,由此交际也便具有了互动性的特点。
(一)高校与教师方面的因素
1.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还存在较大影响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通过“满堂灌”的方式进行说教,学生则被动地听讲和模仿;片面注重英语读、写、译,忽视对英语口语的教学和教育;一味地偏重于课本的知识,没有将英语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也缺少学习英语口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就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哑巴英语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口语技能与素质的提高。
2.高校普遍缺少英语语境的建设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一个特定的语境。英语语言教学离不开生活,英语语言的交流也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为口语的学习提供助益。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普遍以母语普通话作为第一语言,对于英语语境的建设则相对不足,这也成为制约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一大重要因素。有的教师会进行课堂口语练习,但是,这种练习只是教师引导下进行的机械性练习,没有真实、生动的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口语交流,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很难得到实质提升。
3.教师自身英语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口语教学方面,教师首先要具备很强的口语水平与实际交际能力,其次,还要对进行模式与方法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然而,通过调查实践发现,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接受的都是传统的英语教育,因而其自身素质和英语口语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理念也需要进一步创新,这对于大学生英语口语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学生个体方面的因素
尽管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已经有了十年左右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学生所受的英语教育水平不同,学生个体学习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与水平不均衡。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如下几点:
1.词汇储备没有达到通达程度
丰富的词汇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本,在大学低年级时候,大学生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往往都会背诵大量的词汇,但在开口说英语的时候,不少学生却搜肠刮肚找不到合适的词汇,使用时也是错误百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词汇储备还未到达通达程度。英语语言的输出,需要经过词汇通达和产出策略两个步骤。学生为表达一定的意思,需要激活大脑词库中的特定词汇和语法,然后,再利用产出策略输出语言。但在教育实践中,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词汇,词汇储备还停留在“短语加工”或“成分移位”层次上,也就是只记住英语单词的中文基本词义,而不能将之转化成产出性词汇,因此,在进行口语表达的时候,就无法做到运用自如。
2.英语听力能力普遍较低
英语的听、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听力在跨语言交际活动中占比45%。英语的听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渠道,制约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英语单词发音不标准,往往要考虑半天才能记起该单词;二是对英语口语中连贯性说话的语音变化识别不准,例如,爆破、弱读、连读、省音、同化等等;三是口语对话中的生词关注度过高,因而影响了对整个语句的整体理解。另外,中西文化存在很大不同,英语中也映射着西方文化的很多信息,如果学生不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也会影响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制约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3.受母语汉语干扰较大
根据实证研究,在我国英语学习者中,母语汉语的干扰是困扰学习者的普遍问题。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在先人为主的前提下,学生学习英语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知识、经验的影响,而且,汉语与英语的语法结构等也不同,学生在惯性思维下,往往会习惯于先用汉语进行思考,然后,再用英语进行表达。
三、提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应坚持以语言本位为教学导向
从语言本位来说,大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创建高效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英语口语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到英语交际中去。教学实践表明,交际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语言教学法,教师应将交际教学法充分应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位,以跨文化交际目标为导向,开展英语口语教学,并通过任务型教学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英语口语能力不断提升。
(二)合理配置学生英语口语练习时间
由于大学英语上课时间有限,教学内容比较多而复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与目标,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给学生留出更多口语练习的机会。例如,将传统的问答式评论,变为小组英语讨论或利用角色扮演进行辩论、演讲、表演等,通过这些丰富生动的形式,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用英语发表见解,获得英语口语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强化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认知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映射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英语语言是西方文化的写照,反映了西方文化的特点。教师应营造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文化环境,引导学生以一分为二的辨思观点,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与认知,使学生能更多地学习欧美优秀文化,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学会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去进行英语口语交际。只有这样,才能在应用英语口语进行跨语言交际时,成功做到文化移情和文化认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重要,而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技能之一。大学英语教师要从语言本位角度,认真研究和分析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