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情境的创设思路

2016-12-30 18:24黄少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路新课改小学数学

黄少燕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现状、基本原则展开分析,并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关教学思路,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路径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新课改;思路

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情境创设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同时,新《数学课程标准》也向我们传达了这一教学理念——要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由于部分教师的认识偏差或能力限制,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情境创设作用的发挥,为此,下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探讨。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现状概述

实践活动是在课外进行课程知识、技能培训的行为流程,旨在令学生更加有规律地梳理自身知识结构,在教师辅助范围下全方位地开发既有教育资源,但在实践中,由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等的不同,使得部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效果不太理想。具体如下:

(一)教学脱离生活,课堂乏味无趣

数学教学内容重在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缺乏感性色彩,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采用情景教学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数学学科自身的缺点,把数学方法和理论变得形象化、生动化,解决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不自觉地把学习与生活割裂开来,将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境创设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过度强调情境创设的教育性,忽略了情境创设的趣味性,把教学情境创设变成变相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灌输”使得学生只知“为学习而学习”,却不知“学如何用、学为何用”,全无学习兴趣。

(二)课程目的不明,活动流于形式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采用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完成教学目标或任务。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首要明确创设目的,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任务制定教学方法。但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仍然忽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原则,片面地为“情境创设”而创设情境,结果,创设出的情境固然好,但却没有突出情境创设的目的,导致情境创设与教学目的严重脱节。好的情境创设并非“昙花一现”,而是不断地导入新知识、拓展旧知识,把所有教学内容都联系起来。这样的循环往复能够让学生无论对易混淆问题,还是重点难点问题,都可从知识储备中“信手拈来”,顺利解决。但很多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并没有注意、分析其中内在的实质性联系,导致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探索和总结。

二、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基本思路

(一)遵循参与性原则

任何课堂教学活动的成功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在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地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及知识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确保教学情境适用于每一个小学生。同时,还要担负起组织者、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责任,及时发现活动的问题,对于实践活动中的部分内向胆小的学生,要多交流、多开导、多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和参与情境活动的机会。

(二)遵循层次性原则

小学生整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存在很大的共性。但每一个学生个体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设计“最近发展区”。通过差异化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

(三)遵循合作性原则

小组合作性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大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境创设也应遵循这一原则,组建有效的合作小组,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遵循活动性原则

小学生天生好动,如果长时间把他们封闭在教学课堂中,必然抑制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因此,要多采用游戏、比赛等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形式,把学生的思维调整到最活跃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三、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情境创设思路

(一)贴近生活

从学科特性来讲,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及时发掘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比如,可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总结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同时,配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创设故事、游戏、实验等情境。根据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实践活动课可以在室外上,也可在室内上,可以是游戏、竞赛,也可以是实地测量、模拟购物等。笔者在执教班级中,以“购物”为主题创设的实践活动情境,收效良好,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布置学生在活动当天从家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并自行标示价格;其次,让学生自行摆放“商品”,在讨论如何陈列时,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认为应按价钱高低摆放,有的认为应按商品分类摆放,有的则认为只需要摆一个样品就行了;再同一意见后,再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售货员”的负责卖货,角色“顾客”的负责购物;此时,再拿出课前制作的虚拟货币进行购物情境模拟,将学生引入现实购物中,在计算价格的时候练习加减法,在挑选商品时类比性价比,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之余,体会到现实生活中隐含着的丰富数学元素,由此激发更多的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探究合作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实践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可以把课堂上生涩难懂、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公式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改善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促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讲授”长方形纸卷圆柱形“相关知识点时,笔者采取了如下情境创设步骤:

(1)让学生回顾圆柱的特征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明确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理解圆柱特征后,通过实践探索活动了解圆柱形状和体积的关系;

(2)结合班级学生个体差异性,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将学生分成十个小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探究活动,关注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3)指导学生制作两个长方形纸卷圆柱,其中,一张横着卷成圆柱,另一张竖着卷成一个圆柱,之后分析两个圆柱体的面积大小;接着,再引导学生将两张纸裁开,把变化形状后的纸再卷成圆柱,研究圆柱体积的变化,此时,要注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究其中规律,进而深化对圆柱表面积、体积的认识,并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类以活动形式展开的情境和“以活促探”的教学方式,有效改善了传统单向知识的教学不足,既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实现了对生生交流协作精神的培养。

四、总结

情境教学法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数学学科抽象性和单调性带来的不足。因此,广大一线教师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注重对学生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的加工和设计,结合不同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和思维感知力,为其日后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奠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庆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4(12):46-46.

[2]卢满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运用情境激趣[J].中外交流,2016(17).

[3]田凤.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J].教育,2016(16):00043-00043.

猜你喜欢
思路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