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语
高中生对生物课程学习态度与归因
——以遵义高中生为例
◎吴可语
新课程不断改革的现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不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应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本研究是以遵义市四所高中为研究对象,对学习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认知和体验上水平较高,但是在学习习惯上还有待提升,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归因分析,对教师和学校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时代发展,科学进步的同时,教学改革也不断的推进,国家编写的高中生物教材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发展;如果学生用一个积极地态度来学习生物课程,会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得到丰厚的收获。
学习态度是指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持有的有关学习的,一种较为持久的、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之前的准备状态。一般包括三种成分:情感、认知、行为;情感成分是指:学生伴随着对学习活动认识之后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对学习的爱好或厌恶等;认知成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持有的对于学习过程、对象等所产生的具有评价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认知成分是学习态度的基础;行为成分是指:学生面对不同的学习过程或对象时,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之所对应的某种反应。三种成分是相辅相成、协调一致。
是学习的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是否成功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例如方法、智力、基础、态度等,最能够给学习过程带来动力的是学习态度。
是学习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技能、品格方面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形成关于人和事的态度,进而影响学生的个性、道德、品质等。同时会逐步对以后生活、工作造成影响。
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学校教育只是人一生中学习的一个阶段,而新时代要求人们学会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进入社会后更是要不停地学习,获取适应社会的新的知识与经验,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终身学习。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以遵义的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四所学校随机抽取220人进行调查,当场完成后收回,有效问卷比例为94.03%。主要调查高中生生物课程学习态度的现状,并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对应教育现状的相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几所高中学生的问卷成果进行分析、汇总后得到如下结果:
高中生生物学习态度从平均分值来看,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但学习态度的各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评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学习认知、学习体验、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学生对生物的学习认知上有较高水平。他们普遍认可生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并对生活有所助益,学生对生物有这样的认识与当前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有关系,有多种途径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生物科学也逐渐密切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学生在生物学习体验上的水平也较高,多数学生对“我觉得生物实验很有趣”表示认同。高中生物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理论性逐渐增强,既要求实验的探究性,也涉及到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调查,课本要求的实验学校应尽量安排进行,其余探究、调查类实验,如果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在生活中多对生物方面的知识加以留意和利用,最后既可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也会容易从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体验反过来又能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在调查中,学习习惯均分低于总分。即便是最基本的“每节课我都能带好学习用品”均分都低于总分,说明在生物学习上,在一些最基本的习惯培养上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在生物学习兴趣的水平上是诸因素中最低的。尽管多数学生“喜欢大自然的生物”、“爱做生物实验”,说明学生在学习生物上还是有很高兴趣的,只是在学习方法上,学生更喜欢在实践中学习。在“想从事与生物有关的职业”选题得分很低,说明了解生物的兴趣是有的,但是不愿意成为职业,说明对于生物科学的理解和喜爱程度还不够,生物学科对整个社会及个人的重要程度仍然不明确。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进行归因分析,主要原因涉及一下几方面:
学科因素:生物在高考学科中占分较少,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家庭因素:高中生长期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进而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去赢得父母的认可,因而学习态度不能很好内化。
自身因素:已有学习态度形成难以改变的习惯,正确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学习态度的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态度造成影响。
教师因素: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养成有着关键性作用。
对生物教师的建议:提高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过程中逐渐转变采用的教学方式,最终让学生能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等。
对学校管理者的建议:加强校际之间关于课程改革的培训、观摩与学习,鼓励教师们主动开展校际间教学研究,改变或增添适应新课改的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缩小班级人数等。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