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微 占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无锡及苏南地区外贸人才的需求结构
◎蒋微 占丽
近几年毕业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中,从事国贸行业占比并不高,至少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根本未涉足专业相关行业或职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所呈现的新的时代特征与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详细地对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理论进行分析,其次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况和存在问题,再次,从经济全球化背景和苏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出发,对苏南地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最后,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对苏南地区外贸企业人才需求和苏南地区各类高校的市场调研,基于苏南地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对制定能够满足苏南地区国贸人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若干建议。
国外有关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理论大多数集中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介绍方面,其中成果比较突出的有德国、英国和美国。
对于德国来说,应用型高校在其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国际发展和技术进步培养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并非培养一般的劳动力,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在德国的整个教育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专业性大学和学术性、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地位是相同的。两种大学的区别在于专业性大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学术性、综合性大学注重培养研究开发型人才。对于英国来说,其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三明治”式,即课堂教学和工业训练类似于“三明治”的各个层次,各个层次交替进行,并形成一个较好的整合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理论能力和工业训练中的实践能力相互交替作用和强化。对于美国来说,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有较大影响的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是“威斯康星思想”,该思想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于19世纪后期提出来的,“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为社会服务”是该思想的核心观点。
Martin Trowe在上个世界90年代提出,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高校要想获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唯有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Stephen p.Robbins(1997)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本科教育的关键思路,本科学生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应用能力的训练。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细节,都必须经过科学而合理的规划和构建,形成“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Alfred Greiner(2003)也认为必须以社会的用人需求为高校人才教育的导向,即高校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在培养过程中积极和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锻炼专业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
从国内的研究看,孔繁敏(2006)等提出普通教学型本科应该向应用型大学发展,同时大力培养面向地方和基层的应用型人才。余万辉和万青(2009)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应该培养可以适应当前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韦霞(2011)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且应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个体素质有机结合起来。阳立高(2012)等人则指出随着当前人才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的诸多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开启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无锡及苏南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基础好、实力强,并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无锡及苏南地区工业基础扎实,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生态良好,部分工业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就无锡市而言,其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的20.6%,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的7.7%。同时,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无锡及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升级,新兴产业如物联网与云计算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工业设计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等有大幅增长,而传统产业如塑料制品、纱、布、呢绒、服装、合成纤维等产业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无锡及苏南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对外贸进出口的结构造成了重大影响,无锡及苏南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地区结构向高附加值和市场多元化升级转型。
民营经济的发展高地。无锡及苏南地区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高地”,目前该地区共有民营企业4.64万家,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家民营企业。“十五”、“十一五”时期,无锡及苏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2005年民营经济占地区经济的比重上升到51.2%,2010年占比进一步上升到63.5%,2015年民营经济比重已达到65%,远高于三资企业比重。地区有18家企业入围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占江苏91家入围企业的19.8%,仅次于苏州的19家,位居全省第二。无锡及苏南地区制造业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大部分为本土民营企业,与一些工业规模相当的城市相比,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无锡及苏南地区外贸进入低速增长“新常态”。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苏南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速开始有所回落。近三年来,苏南地区呈低速增长态势。由于江苏省现有经济和贸易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由此带动的转型升级产生新的增长动力之前,苏南地区外贸较难获得突破性发展的动力,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政策带来新的发展机会。2014年以来,区域经济布局在我国宏观经济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发展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其中,“长江经济带”涉及9省2市,各个省市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差异,但是也存在着各自经济发展的优势,这些差异和优势成为了长江上中下游分工协作的基础,也有助于形成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全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上,江苏省的外贸第一大省地位在外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领军意义。此外,江苏段集中了75%的长江航运量,这是建立“承上启下”的进出口仓储、交易中心的良好基础,同时依托长江航道,亦可打开产业转移和转型的双赢局面。除此之外,“一带一路”的国际化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也在逐渐展开,将对苏南地区未来拓展国际市场的新空间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互联网经济带来了新型贸易业态。互联网经济带来了新型的贸易业态,给苏南地区的外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正在推进的苏州地区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省内多个在建的具备网络交易功能的进口交易中心,都是江苏省新型贸易业态发展的领头军。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依托创新监管方式的新型贸易业态也在迅速成长起来,如昆山周边县区如花桥等,在设立台湾消费品进口保税仓库,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展销会来建立和完善进出口贸易的商务平台。
招聘企业情况及招聘要求
企业业务领域。招聘企业主要有服装纺织品类、机械制造加工类、电子电器类、生物科技类、医药器械类、汽车零配件和用品类、进出口代理类,其中50%左右是服装纺织品类,30%左右是机械制造加工类。
企业性质方面。民企和个体占绝大部分,绝大多数企业人数在500人以下。
企业的招聘要求。学历要求:所调查招聘企业中,80%的企业的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专科以下,高中、硕士、博士、博士后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企业所需人才中,绝大多数都是本科或者专科人才。
招聘岗位情况中,外贸业务员为75%,外贸经理为8%,报关员为4%,跟单员为4%,报检员为4%,国际商务谈判人员为2%,出口营销管理人员为3%。
职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中,职业道德素养为83%,外贸专业知识为64%,外语能力为69%,计算机操作技能为72%,电子商务基本技能为76%,实践经验为71%,沟通能力为68%,团队协作为49%,心理素质为48%,职业资格证书为19%。
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江苏民办本科院校共有32所,位于无锡和苏南地区的共有20所,其中开设本科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校有28个,其中1个未查到相关信息。经过对各个开设本科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发现: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很好的和社会经济发展、企业需求很好的对接;目前还未有院校实施“专业+”,尤其是缺乏和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复合,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国际性视野;实训、实践类课程少,校企合作流于表面。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念贯穿于专业建设全过程,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和发展现状,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法律、惯例和政策法规,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英语沟通,具有从事涉外经济与贸易工作的能力及较强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
实施理论+实践的专业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重视和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实训和实践环节的教学。
调整课程设置体系,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专业必修课,此部分课程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能力和素养。第二部分是专业选修课1,此部分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共分为国际商务、进出口业务和网络贸易三个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第三部分是专业选修2,此部分主要是和相关专业的复合课程,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调整素质拓展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体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这样既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企业人力资源不匹配的问题。
(作者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无锡太湖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一般课题,课题编号:JGYJ2015016;课题名称:基于苏南地区外贸人才需求结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