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悦
(1.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
“空巢村”现象是指农村地区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暂时性或永久性离开农村,不断向城市迁徙,导致广大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在农村固定居住和生活的主要是老幼妇孺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由于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出现了“空巢村”现象。而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以,“空巢村”现象的产生是我国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的一个“副产品”,是解决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活跃城乡经济交流、促进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发育所必须付出的“社会成本”,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
涪陵区被定位为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是重庆市未来综合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经济增长极和战略支点。“空巢村”现象带来了经济萎靡、人口迁出、新型人才匮乏、养老缺失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空巢村”是涪陵区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最困难的地方,也会是返贫和相对贫困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
本文通过对涪陵区12个乡镇的村落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涪陵区“空巢村”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空巢村”形成的原因。
近10年来,我国自然村综述减少90万个,传统村落每天消失100个,村落消亡的势头迅猛和不可阻挡。通过调研发现,有些村落虽然还存在,但是空心化和空巢化现象严重。这些村落由于长期缺乏政府的扶持和帮助,缺乏相应的政策,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比如罗云乡的铜矿村,2005年人口共有325人,到2014年人口已经逐渐减少到256人,并且还存在减少的趋势。村里的基本不存在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至今交通、天然气等仍然未解决,许多房屋因无人居住长期锁着。村里大部分的人都外出务工,有些村民直接将新房修建到镇上或者其他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落。长期发展下去,部分村落很有可能会逐渐消失。
根据调查发现,白涛镇建峰化工村、江北街道点易村等由于地理位置较优、第二、三产业发展具备一定规模,整体经济发展情况较好,村里劳动力流失不太严重。其他的村落,特别是离城区较远、除传统农业外无其他产业基础的村落,劳动力流失非常严重,外出务工的人口占整村人口的比重较大,有的村落达到50%以上。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在村的人员属于“386199”部队,其中“38”是妇女,“61”是儿童,“99”是老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劳动力,马太效应致使整个村经济越来越萧条。在罗云乡的铜矿村现居住的256人中,20岁以下的有60人,50岁以上的184人,20岁至50岁的仅有12人;在百胜镇的红花村现居住的200人中,20岁以下的有30人,50岁以上的150人,20岁至50岁的有20人。最适龄的劳动力大量外出,留下来的都是“386199”部队,而他们的劳动能力有限,这些村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要求规模经济,家庭承包制的生产方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一方面促使农民不断向“市民”的转变,提高我国城镇化率,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土地集聚规模开发,可带来比传统农业更大的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涪陵区近几年来土地流转工作一直如荼如火的开展着,土地流转后一部分的农村居民选择进城寻找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的居民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搬迁至统一修建的农村居民居住点,并为土地流转后而集聚发展的产业工作。比如百胜镇、珍溪镇等乡镇都在镇街道上修建了移民居住点,重新整合和规划,让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不用离开自己的亲人,也能赚取比种植农业更高的收入。
1978年,我国开始对农村施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该体制极大带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的体制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国家也提出通过土地流转的发展,形成规模经济,促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进而拉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正是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改革和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地区生产力,进而促使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的解放和迁移,导致“空巢村”现象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转型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加快城镇化进程也是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吸引了农村地区的劳动人民,因此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劳动力结构的不断优化也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因之一。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进而也带动了内陆地区的发展,但是由于各区域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科技技术等多方面的差距,导致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另外,各省市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城市地区财政支出、各方投资等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城市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等都优于农村。在城乡二元化的背景下,农业收益率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许多农村居民也逐渐意识到这种差距,另外,也为了给子女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很多都选择进城务工,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把小孩也带到城市。
涪陵区是重庆市比较典型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区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困扰涪陵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之一。2014年,涪陵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14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96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62倍。在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如此大的差距的情况下,再加上农业发展本身存在的有限性和风险性,使得农村地区大部分的青年人和中年人都陆陆续续的离开农村,到城区或者沿海地区打工就业,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来获得更多的收入。
2010年,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施行。尽管五年来户籍制度改革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完全打破。在城市化背景下,城乡户籍制度的弊端,导致城乡区域明显分割。所以,城乡居民之间不仅仅是职业、工作上的差别,在户籍制度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反映的是两种“身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推行之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城市居民的就业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城市建设中劳动强度较大、脏乱差等体力活,城市居民都不愿意承担,因此,这也为进程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些工作岗位,带动了大批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往城区迁移,而将老幼妇孺留守农村。
政府可以通过多途径宣传、定期入乡宣讲等方式,改变农村妇女的传统思想,积极培养妇女的市场意识,引导她们加入农业生产当中。另外,需要针对留守在村落的劳动力进行定期的技术培养,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挑选一些积极分子作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的带头人。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时不仅收入得到增加,而且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技术。但由于城市的生活成本过高,以及长期未能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部分农民工开始逐渐产生“归巢”的想法。因此,政府可建立相应的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并以此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形成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积极推动土地流转的相关工作,通过土地集聚效应吸引投资商,形成农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大力鼓励投资商或者农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种植-加工-市场”的产业链,降低购买、运输、生产等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通过税收、技术、贷款等全方位的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
空巢村的治理可以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出发,重新进行布局划分,统一修建移民点,引导村民集中居中,统一为其供应水、电、气、有线电视、电话、网络等生活设施,配套修建公路,易于村民出行。另外,在移民点附近修建医院、学校、贸易市场等配套,使村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也因此愿意留下来生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传统村落每天消失100个[N].中国文化报,2013-3-28.
[2] 彭迈.“空巢村”的隐忧与治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61-64.
[3] 张世兵,彭蝶飞.空巢村对现代农业的影响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7):101-106.
[4] 杨淑琼,刘河元.“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30):325-328.